查看: 583|回复: 0

孩子吃药时家长别说“甜甜的”,后果很严重!!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oderator 发表于 2016-11-13 14: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近期接连发生的儿童误服药物导致中毒的事件引人关注。儿童药物中毒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天有125名儿童因中毒而死亡。在中国,中毒是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有约1500名儿童(0-14岁)因中毒而死亡。



  在近日由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药品合作安全联盟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共同举办“我‘药’安全 娃娃做起——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的主题活动中公布的调查显示,86%的儿童中毒发生在家中,73%的中毒与药品相关,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导致儿童中毒的主要是家中储存的药品和化学品等,特别是家人长期服用的慢性病药类,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维生素类,还有灭鼠药、灭蟑螂药、洗涤剂、防冻液等。仅北京儿童医院2015年就救治了各类误服的患儿507例,而其中与药物和化学品相关的占96%。主要原因是这些药品与化学品的外观,有些太像糖果或包装类似食品。大人平时在哄孩子吃药时常会说“甜甜的”,以及大人当着孩子面吃药被模仿,家庭药箱未管理,药品等随意放置于孩子能够取到的地方等。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研究显示,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药品与化学品的储存、使用与处理方式存在误区。首先是安全储存。37%的家长认为放置在不显眼的地方就是安全的。实际上,对成人不显眼的地方,可能正是在幼儿视线范围内,如桌底下、花盆后等。因此,储存这类药品与化学品时,建议遵循高而远的原则。其次是安全剂量。70%的父母在请祖辈给孩子服药时,往往采用口头告知的方式。但祖辈们往往上了年纪,记忆力下降,视力不佳,很难辨别或者看清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因此,当请祖辈给孩子服药时,建议用清晰大字写下正确的用法和用量。再次是安全处理药品。35%的家长会把药品随生活垃圾扔掉,却没有认识到这样做可能导致儿童捡到药品而误服中毒,同时造成环境污染。



  针对以上认知和行为的误区,此次儿童用药安全普及巡展宣传活动中特地为家长提供了儿童用药安全行为贴士与行为改进的三大工具,即:

安全存储,高而远提示挂牌;

安全剂量,使用标签贴;

中毒预防,让宝宝认识中毒标识贴,远离有此标示的物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