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6|回复: 0

这么多的“想不到”,专科护理做到了!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oderator 发表于 2016-11-14 15: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为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山东省立医院护理系统开展了“专科助力·快速康复”行动,在实现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医疗费用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各专科护理小组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工作以来,医院手术患者平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平均住院天数大大缩短。以心脏手术为例,2014年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76.54小时,2015年为32.35小时,提前了44.19小时;平均住院日由2014年的18.77天缩短至11.35天,缩短了7.42天。


下面,我们追随患者刘大爷的脚步,倾听刘大爷的诸多“想不到”,感悟专科护理是如何让他搭上“健康快车”的。

“想不到,手术咱没那么紧张”

今年5月23日,68岁的刘大爷因冠心病到山东省立医院心外科住院治疗,拟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入院后,责任护士小张向刘大爷进行了入科介绍,让刘大爷知晓了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经过与刘大爷的交流,小张获知刘大爷吸烟已经长达20余年了,每天都要吸上3~5支。针对刘大爷的情况,小张拿来了一张呼吸功能锻炼表单,嘱咐刘大爷一定要戒烟,并指导刘大爷学会了深呼吸、有效咳嗽、借助呼吸功能锻炼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

健康教育组、手术室与病房联袂构建并实施了“术前一体化访视”模式,通过采用访视图册、幻灯讲课、视频播放、面对面交流、微信平台等多种方式,快捷、方便地向患者及家属传授术前并发症预防、术中配合及术后快速康复相关知识,有效缓解了患者的术前焦虑。刘大爷说:“从决定哪天手术,就有手术室和监护室的护士来轮流给咱指导,告诉咱怎么配合。说句实在话,虽然咱也知道心脏手术是个大手术,但咱心里有谱,对手术有信心。”

“想不到,营养也跟得上”

营养是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营养护理组自制《营养护理管理记录表》,进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目前,营养风险筛查在ICU、肿瘤、胃肠外科、胸外科、肝胆外科等科室的普及率已达100%,有效避免了因营养不良导致的各种风险。营养护理组还与临床科室联合共同规范了不同病种的围术期患者禁饮食要求,有效避免了长时间禁食禁饮使患者处于代谢的应激状态。

刘大爷说:“以前听说做手术前一天晚上不能吃饭喝水,可难受了。这次俺做手术,护士说现在不是这样了。第二天早上7点半有人来接俺去做手术,今天夜里12点以后不能再吃饭了,凌晨4点还可以再喝点水。”

除了心外科,器官移植科、创伤骨科等病房也都开始实施术前科学饮食管理,将术前禁食时间缩短为4~6小时,术前2~3小时饮水或葡萄糖水200毫升~300毫升,减缓患者饥饿、口渴、焦虑感受,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想不到,皮肤护理护士真用心”

手术压力伤是目前我院伤口造口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伤口造口专科小组以改进围术期患者压力伤管理为工作重点,通过改善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改进压疮预防措施等环节的操作管理,致力于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切实加快患者快速康复的进程。目前,手术压疮的发生率已由2014年的2.3‰降低到1.1‰。

刘大爷说:“手术室护士来访视就告诉我因为手术时间长手术过程中都是一个姿势,很容易压坏皮肤,出现压力伤,咱之前可真是没想到。去手术室前,护士给我贴上了海绵贴,近5个小时的手术下来,受压的皮肤也没有任何问题,护士们真是用心。”

“想不到,身上的管子没那么多”

刘大爷在手术当日12:30结束后,直接转入心外ICU进行监护治疗。当天下午17:40,刘大爷意识转清、生命体征平稳,血气分析显示各项指标符合拔除气管插管的指征,于18:20拔除了气管插管。术后第一天早上,对刘大爷的膀胱功能进行评估后,尿管被拔除了;术后第二天,刘大爷身上的心包纵膈引流管也被拔除了。刘大爷说:“没想到,我从监护室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剩下一个打针的管子了。”

早期有计划地拔管,也是我院专科护理小组在全院推动的快速康复行动举措之一。管道护理小组以患者快速康复为目标,与临床科室协同规范了不同病种、不同管道的留置时间需求,在全院开展了早期计划性拔除非必须管道的举措。同时,在调研全院基础数据的基础上,细化了院内管道的评估规范、固定方法、明确各种管道的更换时间。

“想不到,活动可以这么早”

刘大爷手术结束的当天夜里,心外ICU的护士就开始指导刘大爷咳嗽、在床上自己活动脚腕等。第二天,刘大爷已能自己熟练进行踝泵运动、抬腿练习了。刘大爷由衷地感叹道:“想不到,这么快咱就能活动了。”

刘大爷之所以这么早开始床上活动,是受益于VTE防治护理组在全院推行的防栓行动。VTE防治护理组对患者VTE风险评估、记录、护理管理流程、基础预防、物理预防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规范,并借助信息技术,创建了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防栓联盟”。同时,编制了《VTE护理预防手册》,鼓励各科室发掘科室特色,形成以点带面的长效血栓管理体系。
“想不到,术后也没那么疼”

“ICU的那些护士们可仔细了,每天都问我好几遍疼不疼。第一天咳嗽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疼,护士就问咱怎么个疼法,睡觉、吃饭受不受影响?还给了一把‘尺子’。让我说疼到哪个程度了?并且处理得也很及时,很快就不痛了,吃饭、睡觉、活动啥都不影响。真是没想到,这么大的手术,竟然没觉得有多疼!”

疼痛也是快速康复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针对患者疼痛,疼痛护理组围绕“建立健全疼痛学术小组管理机制”“完善疼痛护理管理业务标准”“培养院内疼痛专科护士,形成长效考评机制”分别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逐步制定了多项规范。此外,疼痛护理组在全院开展了“疼痛关爱病房”创建活动,让患者全程康复“痛无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