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邓明盛从恭城电影院退休,每天在家逗逗孙子,陪陪老伴,像一个普通老人,日子过得平静又幸福。 直到记者看到他的一等军功章,以及腿脚上的弹孔疤痕,才知这位英雄有着惊心动魄的辉煌。 1974年底,高中毕业的邓明盛光荣入伍。1979年2月17日,对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打响。27日,邓明盛所在的广西军区独立师步兵第2团奉命攻占高巴岭,这是一场极为重要的攻坚战。 “高巴岭海拔有1000多米,属于战略制高点,当时一条边境交通要道就在它的下方。”邓明盛回忆,争夺高巴岭的控制权可以直接影响战争最终的胜负,参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 27日凌晨7时战斗打响,受敌密集火力压制,部队进展缓慢,上级严令当日下午必须攻下高巴岭。 英雄血性,总在生死抉择的关口激烈迸发。 “党员站前排!”第二次攻击发起时,3营7连代理副连长邓明盛主动请缨,带领党员骨干组成突击队。 “林密,雾大,几米外就看不到人,敌人的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为了不暴露行踪,队员们彼此之间不能喊话确定方位,只能走几步,猫着腰停一下,等后面的人跟上了,再往前走。 几百米的路程,一路摸索前进。抵达预定攻击位置后,邓明盛清点人数,只剩下他和樊安荣、王方国、吴和俊、丁忠辉5人,其他队员都在中途走散了。 距离总攻的时间越来越近,不能等了。邓明盛命令机枪手丁忠辉火力掩护,率其他战士一齐冲击,于下午4时35分首先冲上高巴岭主峰,与越军展开壕内战斗。一小时后,突击队又配合连队主力,攻占高巴岭东南侧无名高地,打掉越军营指挥所和炮兵阵地。 28日,邓明盛率领3排支援9连夺取4号高地,一枚火箭弹从天而降,弹片穿过邓明盛右小腿后,再从右脚面射进、脚底穿出,他倒在血泊之中。 此次受伤,让邓明盛腿部留下终身残疾,难以重返战场。 战后,邓明盛荣立一等战功。5名突击队员被誉为“高巴岭上五勇士”。 1981年,他转业返乡,3年后进入恭城电影院工作。 “在电影院先是打扫卫生,后来又去检票口检票。”基层工作一做几十年,邓明盛一直兢兢业业,从未有过不满和抱怨。夏天,有人看到他腿部和脚背的伤疤,他总会说:“小时候砍柴弄伤的。” 2014年退休后,邓明盛和妻子常秀珍用一辈子的积蓄买了房,这是他们这辈子拥有的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如今,全家六口人生活在一起,虽然稍显拥挤,但其乐融融。 邓明盛说,在经济最窘迫、伤口痛得入院、儿女都没有正式工作的时候,他也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现在,他的退休工资加转业干部补助,每月已涨到4600元,逢年过节民政部门还有些慰问,这让他心满意足。 “我的命是那些用身躯挡住子弹、掩护我前进的战友们给的,我也是为他们而活,没资格再向国家提要求。”他说,“我要替他们,用这双眼睛看着祖国越来越富强,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