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1-5 23: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一句,实在令人哑然,小时候看红楼,从不愿意去碰后40回。不是瞧不起高鹗,而是没办法接受;怎么那么好好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变成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后来读书,看到一句话:靡不有初,鲜花有终。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所有的名字所有的故事,都是写在水上的。那些波澜的涟漪,在当时看来是惊心动魄,而长江滚滚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已。流过,终无迹....
《碧血剑》在金庸的书里不是最出色的,甚至可以说是平庸的。但间接写到的那一段历史,却与《甲申三百年祭》不谋而合。最不能忘的情节,居然是李岩从容自尽前吟唱的那首歌:早早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当时的心境又如何?是否想起了初见时君臣相待的礼遇和挣一个太平天下的夙愿?漆黑一片的世界里,有喑哑的胡琴声响起。神机妙算刘伯温料不到,大明天子坐龙庭,文武百官命归阴,昨日的一缕英魂,今日的万里长城..........
想起了另一首词,文证里写的:“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这个“飞”指的便是岳飞。他是看到当初高宗给岳飞的手谕,亲切温和,推心置腹,如对家人,因而有感而发。悲剧往往都是这样没征兆的开始,而种子已深埋在初见的那一刻。隆中初见,羽扇纶巾。笑谈中三分天下,再见时已是白帝托孤,六出祁山,壮志未酬身先死。
西厢初见,风流不用千金买,风影花移玉人来;再见时却是弃掷今何在,悔教夫婿觅封候。
梁山初见,天罡地煞席卷天下,那一派豪侠风光令人血脉贲张;及至再见,听潮而圆遇信而寂,寥儿洼招魂幡动,依稀鬼哭。
金屋初见,千娇百媚,永世相守,而色衰爱驰之日,终于千金难买长门赋;华清池中温泉水滑,长生殿里夜半私语,又有谁会料到结局是马嵬坡立脚点数丈百绫,一杯黄土?
年少的意气风发,最初的感动和梦想,在时间的浸润下渐渐磨灭;一见如故的亲切,山盟海誓的诺言,只剩下一个依稀的背影,难道朋友是用来出卖的?情感是用来遗忘的?美丽是用来摧毁的?忠诚是用来背叛的?........金甲的战神披着天边的彩霞在故事中定格成永恒的记忆,猜得中绚烂的开头,又有谁见到了那早已注定的结尾?
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