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社会中男女关系的现实主义 老田 如果是为性爱,中年人追求所谓"爱情"也未免有点可怜,那玩意如吃饭,老了当然比不上年轻时的胃口好。老了,饭还是要吃的,只是别再贪口恋多,再好的饭菜也吃不出当年那么香甜可口的滋味来了,换一百道菜都会如此,别嚼坏了自己的牙了. 婚姻本质就是性和责任的共同体。当一方当事人明知另一方当事人只是在交换性,而不可能承担相扶一生的责任时,他捂紧口袋自然是有理了.这种两人心知肚明而心照不宣的关系,更接近当今商品经济社会的特质.这种两性关系,虽然与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还不相干,但比起封建社会时代的纯传宗接代和单方性发泄的婚姻来,还是有一些进步了. 起码现在的男女是在交换性,多少与婚姻实质沾上了一点边.虽双方没有享受到情爱,可他们可以此合法方式享受到了性爱,这不比纯粹的传宗接代和单方性发泄的婚姻进步了吗?因此,我们不能主观地判断那些纯为感官悦愉而组成的半路夫妻“老少配”当事人就一定无奈和尴尬了。其实,他们需要的就是如此的现实而明确。就如现在正悄悄兴起的小青年的同居“试婚”和婚前财产公证一样,他们认为是习以为常的、天经地义的事呢?我们好心替人家愁什么啊!
附录永远开心的《一些中年男子对甜蜜爱情的无奈》 一些中年男子对甜蜜爱情的无奈 永远开心 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男人过了中年,还有年轻美丽的女子爱上他,崇拜他,愿意成为他的红粉知己.让男人凭良心来说,应该是可喜可贺.虽然,这种后福看起来,在他同龄的女人眼里,一定换来老不正经之类的评语.不是觉得那年轻的女子太爱慕虚荣,就是觉得她太好骗,太傻.白发遇红颜,对当事人来说很有幸福感,好像有一种枯木逢春,久旱降甘霖的喜悦,特感爱情的甜蜜.但是,不再青春年少,顾虑也就多.下面就是一真实的例子. 某杂志上说,一外国老男人想和26岁的前养女现在的女友订下不平等条约:结婚,生小孩,可以,但要跟前女友一样分居两地,每次来找他要先约时间,万一离婚,别想带走他的一点财产.买房子?也行,但只肯出20万美金.大概是怕自己万一撒手西归,正值盛年的妻子,正好拿他大半辈子挣来的钱养年轻的男人.老男人对迟来的春天,竟是如此百般顾虑.一个人如果已经把得与失看得太清楚,想得太多,谈感情,再怎么幸福甜蜜都很无奈.所以,爱,就要全心全意,无所顾忌,那才会完全享受到爱的轻松与甜美,幸福与惬意. 以前的女人常叹息,女人比男人更经不起老,一老就明日黄花,不像男人,可能越老越值钱.其实,老字很公平,即使是值钱的男人,不在血气方刚之后,遇见红颜知己,烦恼的事也绝对不少.比如问题之一的性生活问题,不是"伟哥"发明之后就可以解决的(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人不需要性交.....).如果是落魄的老男人,那才算幸福(落魄的老男人会有后福吗?其实不易);成功的老男人遇到后福,思量也多(成功的人本来就想法多),他们也不可能不质疑,她爱上的是我的人,还是我的钱?就算爱上得是我的人好了,她将来也可能会因耐不住寂寞,随便乱用我的钱...... 说起担心的,远不是财产问题而已.一个年逾半百,风度翩翩的成功人士就曾烦恼地说,离婚多年,忽有想成家的感觉,但找对象谈何容易.老妇人又不想找,年轻美貌景仰他的,又觉得有代沟.而且,哪一个女人不想生自己的孩子,要他重新经历一次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读小学的艰难历程,他可受不了了啊. 说感情,谈爱情,情字这条路,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不管你条件如何,其实,没有人谁比谁多容易获得幸福与甜蜜.轻松面对,开心思维,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