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一口热水“烫”进医院是种怎样的体验? 
 今天,#一口热水喝掉5000多块#登上微博热搜,发帖人称由于着急出门,一口喝下过烫的热水导致舌下腺囊肿,手术报销后花了五千多元。 
 
 一口热水“喝掉”5000多块钱:食管癌就是这么「烫」出来的   
 
 该帖下方的评论区,网友纷纷留言分享自己被烫的经历。 
 
 一口热水“喝掉”5000多块钱:食管癌就是这么「烫」出来的   
 
 刚煮好的热茶、滚烫的火锅,让你酣畅淋漓却也正悄悄伤害着你的食管。 
 食管最喜欢的温度是多少?怎样呵护这个脆弱的管道?结合新闻,采访专家为你解读。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尤长宣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 贾大成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 宋正己 
 不只是帖子中提到的舌头“怕”烫,食道也是个怕烫的部位。 
 正常成人的食道长度约25厘米,直径约2厘米,是食物进入人体的必经通道,主要功能是配合吞咽动作将食物从口腔蠕动传输到胃腔。 
 
 一口热水“喝掉”5000多块钱:食管癌就是这么「烫」出来的   
 
 中国人有“趁热吃喝”的习惯,但食道黏膜比较柔嫩,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在50℃~60℃;超过这个温度,食道黏膜就容易发生破损、溃烂等机械损伤。 
 和其他消化道肿瘤一样,食道癌的发展都是从反复黏膜损伤,到慢性炎症,再到黏膜癌变的过程。 
 虽然黏膜上皮有增生和修复功能,损伤后会自行恢复,如果我们常吃太烫的食物,就会导致黏膜受损后尚未修复又被烫伤,长期反复刺激会导致黏膜慢性损伤,可能诱发癌变。 
 到底放到几度的水才适合喝?关于这个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出过“温度预警”。 
 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报告,警告饮用65℃以上的热饮,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一口热水“喝掉”5000多块钱:食管癌就是这么「烫」出来的   
 超过65℃的热饮,属于2A类致癌物 
 《国际癌症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也提示,茶水温度过高,会显著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与那些几乎不喝茶或喜欢喝凉茶的人相比,每天喝两杯以上、温度为60摄氏度茶水的人,患上食道癌的几率高出90%。 
 
 一口热水“喝掉”5000多块钱:食管癌就是这么「烫」出来的   
 
 而当你不小心喝了烫着食道的热水时,应该这样做: 第一时间喝凉的液体进行局部降温,可以是凉白开、自来水、常温饮料等; 
 不要喝冰水,以免对食道黏膜、胃黏膜加重损伤。 如果夜里食道感觉不舒服,可以含服保护食道和胃黏膜的药物。 
 一般来说黏膜恢复是很快的,只要不是腐蚀性液体,一两天应该能恢复。如果两天后症状仍然不能缓解,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呵护食道要从日常饮食下手,从“入口处”减少食道黏膜损伤和炎症的发生。 
 食道黏膜比较柔嫩,适宜的食物温度在10℃~40℃, 
而人们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在50℃~60℃,超过这个温度,食道黏膜就容易被烫伤。
 
 
 一口热水“喝掉”5000多块钱:食管癌就是这么「烫」出来的   
 
 尽量少吃高盐食物,做到不喝酒,少喝浓茶。 
 腌制的高盐食物、高浓度酒精或浓茶等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同样会对我们的食道黏膜产生侵蚀或刺激,造成食道黏膜损伤,长此以往,可能诱发慢性炎症和食道黏膜癌变。
 
 为了保护食道黏膜,还需要控制食物的硬度。 
 进食偏硬的食物,会加重食物与食道黏膜的摩擦,造成食道黏膜,特别是食道狭窄处的黏膜机械性损伤。 
 狼吞虎咽导致食物在口腔中得不到充分咀嚼,无法与唾液充分混合,而这种粗糙、没有充分润滑的食物,很可能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用30分钟左右。 
 普通人群一口饭建议咀嚼20次左右,肠胃不好的人及老年人群,每口饭菜尽量咀嚼25次以上。 
 食道癌早期发生都很隐匿,因此高风险人群应及时进行筛查: 
 包括年龄在50岁以上,嗜好烫食或腌制食物,长期酗酒或重度吸烟,出现吞咽不畅,进食有停滞感、咽下疼痛或吞咽困难者,有长期反流性食道炎病或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等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