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楼主: 古建灵韵

[小道消息] 恭城油茶 | 他做皇帝那年有了茶城,他死的那年有了恭城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24 14: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100多了吧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24 14: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恭城原由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24 16: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孤独の帐篷 发表于 2016-5-23 17:43
他死的那年,是公元621年,在这一年,茶城县被大唐王朝正式更名为“恭城”。也是从这时起,史料中开始有了 ...

真的假的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24 16: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真的假的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24 16: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这太玄乎了吧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24 16: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gcyxz 发表于 2016-5-24 07:58
楼主一手好文笔

我也觉得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24 16: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gcyxz 发表于 2016-5-24 07:58
楼主一手好文笔

赞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24 16: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孤独の帐篷 发表于 2016-5-23 17:43
他死的那年,是公元621年,在这一年,茶城县被大唐王朝正式更名为“恭城”。也是从这时起,史料中开始有了 ...

赞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24 16: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这你都知道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24 17: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真的假的 ?我也想问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26 08: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风流D霸道 于 2016-5-26 08:44 编辑
孤独の帐篷 发表于 2016-5-23 17:43
他死的那年,是公元621年,在这一年,茶城县被大唐王朝正式更名为“恭城”。也是从这时起,史料中开始有了 ...

据清光绪十五年重刊的《恭城县志》所载:“隋末梁肖铣起兵巴陵,据粤境,始分平乐地置县,日茶城。唐武德四年肖铣置平乐州治,改茶城为恭城。”


之前老有人说要恢复“茶城”的名字,茶城恭城哪个的使用时间长,县志里明明白白的
恭城油茶 | 他做皇帝那年有了茶城,他死的那年有了恭城552 / 作者:风流D霸道 / 帖子ID:173378
恭城油茶 | 他做皇帝那年有了茶城,他死的那年有了恭城299 / 作者:风流D霸道 / 帖子ID:173378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29 00: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可以{:1_494:}{:1_494:}{:1_494:}{:1_494:}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29 14: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好像是赶考状元的卷子上有只蚂蚁正好在茶字的右边下方,被不小心按死了,改卷的老先生老眼昏花就以为是一个点,后来以讹传讹就变成了恭字了吧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5-31 17: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风流D霸道 发表于 2016-5-26 08:39
据清光绪十五年重刊的《恭城县志》所载:“隋末梁肖铣起兵巴陵,据粤境,始分平乐地置县,日茶城。唐武德 ...

这个县志我也是看过的,不过县志写的是“茶城”,不是记载“恭城油茶”吧,而本贴楼主写的是“也是从这时起,史料中开始有了关于恭城油茶的记载”,是不是我的文化水平低,理解不了?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6-1 08: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风流D霸道 于 2016-6-1 08:53 编辑
孤独の帐篷 发表于 2016-5-31 17:39
这个县志我也是看过的,不过县志写的是“茶城”,不是记载“恭城油茶”吧,而本贴楼主写的是“也是从这时 ...

恭城油茶的起源传说太多了,我之前查了一些相关的论文,基本上也是唐朝期间:

恭城位于广西东北部,境内大部分是林密山高的地形,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以
大瑶山为生,靠山吃山。古代瑶民为了祛瘴除湿,逐渐发明并养成打油茶喝的饮
食习惯。恭城的油茶在饮食的方法上,与我国的饮茶方法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基
本相似。但在此基础上,恭城油茶在食用的方法上,同时具备煮咀嚼煎饮、煮食
羹饮、研末冲饮等几种方法。
对于恭城油茶最早的起源时间,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官方记载。笔者在田野点
观音乡水滨村的师公家中访谈时,师公唱起了师公唱本中的一段关于恭城油茶的
起源的传说:

山清水秀桂北瑶乡,茶江河水涓涓流淌。
沧海桑田源远流长,恭城茶歌千古传唱。
远古瑶乡一遍荒凉,天灾人祸暗淡无光。
瑶民面对病魔恐慌,随时随地面对死亡。
山中虫毒日益扩张,山中雾障终日无光。
瑶乡某天来了药王,童颜鹤须身强力壮。
药王独行象从天降,去往哪里停留何方?
药王研究瑶民病状。采集药材保人安康。
古老瑶山人心惶惶,古树参天怪藤似网。
乌云弥漫山风发狂。无处不有虎豹豺狼。
民间草药丰富此方。为救万民生死无妨。
踏遍青山把百草尝,天气闷热火烤一样。
药王来到碧石身旁,一千脚虫盘在石上,
药王此时心情开朗,抓虫就往嘴里面尝。
虫毒扩散药王要亡,拯救苍生如梦一场。
药王顿觉世事渺茫,霎时天空雷声巨响,
倾盆大雨倒海翻江。雨珠淋湿药王衣裳,
滴入嘴中入王胃肠。大难不死天赋吉祥。
药王起来东瞧西望,终于找到驱毒妙方。
中毒药王倒茶树旁,茶沾雨水解毒止痒,
提神健胃消腹肿胀,破除百病保民健康。
恭城传药不知去向,茶树种在恭城山上。
喝了茶水人丁兴旺,恭城茶叶万里飘香。
为了纪念这位药王,恭城有河取名茶江。
岁月流逝日久天长,恭城油茶大做文章。

打油茶放盐油生姜,炒米花生做茶伴娘,
恭城油茶千古流芳。


这则药王靠茶叶解毒的传说据师公说,在瑶民中影响深远。尽管没有确切的
时间证明作为恭城油茶最早出现在何时的证据,但从师公唱本中的这首唱词中,
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恭城地区在饮用茶叶的历史起源较早。

二、恭城油茶在饮用的技艺上,很早就开始了科技创新,不单单的饮用茶水,
还通过煮食、羹饮等方法,打打提升了恭城油茶的营养价值。

三、唱词中提到的关于茶水的对人体有益的相关唱词,间接的证明恭城的平
地瑶人民很早就认识到了恭城油茶的科学营养价值,并将其作为恭城的一种特色
饮食保留至今。

关于恭城油茶的起源,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如清·清桂等纂修的《平乐府
志》引金志载:“茶,恭城出。”说明恭城很早是就是广西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
由于瑶族的师公在传授弟子时,往往以身手相传、口口相传的形式进行,只有少
量的师公唱本略有记载。笔者在田野点观音乡水滨村的师公唱本就发现有关恭城
地区茶叶的唱词,记载如下:
茶在深山岭上寻,茶生林里报芽萌;
茶来捧献迎宾客,茶供桃园洞里仙;
茶是清明源内树,香茶呈献满堂神。

在观音乡水滨村中,老人世代相传着一种关于油茶起源的讲法,他们称之为
“茶根”,这一点在广西境内的三江地区也有着同样的说法作为印证。观音乡水
滨村中老人们提出的“茶根”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指的茶叶的起源。以下是村
中 ZTJ(周庭基老人)记录的一首师公唱词《茶根》:

古有茶农老祖公,西天古佛取茶种。
九颗取来七颗生(好),分开两地来下种。
洞庭湖上种三颗,种下茶种遍地生。
九龙山上种四蔸,茶种大发满山坡。
药王祖师去采药,细找慢寻到山脚。
为求药理尝百草,不幸误吃千脚虫。
中毒慢慢往后倒,正好倒在茶树脚。
天公下雨真作美,天晴茶水滴入嘴。
迷糊将水吞下肚,昏迷逐渐才醒回。
醒后药师自琢磨,昏迷能醒是为何。

随后再舔茶叶水,倍觉神智清醒多。
茶叶之水有此功,抓紧试验莫放松。
于是就把茶叶采,回家奋将茶叶舂。
捣烂茶叶忙放水,急将茶水灌肚中。
提神醒脑果然好,茶水果有解毒功。
茶水功效如此神,长期传承到如今。
民间常吃疾病少,药王祖师扬美名。


这首《茶根》诗虽然相比较前文中的那首师公唱词略有不同,但同样真实记
录了茶的解毒功效和恭城的平地瑶人民为何喝油茶的历史。
在恭城,过去打油茶基本都是用煮菜用的锅头,用锅铲拍打姜和茶叶后,再
放水煮成茶。后来不知道什么期间,平地瑶先民发明了厚实耐用的专用油茶锅,
用茶槌将茶叶在茶锅里反复敲打,打出来的油茶浓酽清香。据了解,在恭城的各
个乡镇中,栗木镇是最早使用茶锅打油茶的。水滨村 90 高龄的周桂荣介绍:他
爷爷的爷爷就开始使用茶锅打油茶,什么时候开始用茶锅已无从知道,但用茶锅
打油茶开始是用木片撮捣的,而不是象现在用“7”字形的茶搥来打。
如今在恭城,至今流传着“到恭城不喝油茶,等于没到过恭城”的说法,从
侧面说明了油茶在恭城属于家常便饮了。可能是因为太平常的缘故,所以从官方
的史书里才很难找到相关的记载。
综上所述,关于恭城的油茶起源,从饮食的技艺上与时间上比较推断,由于
唐朝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边区的少数民族大部分是在这个时期接受的饮茶习
俗,而恭城油茶也较多地保留了这一时期在茶叶中加入其他食材煮食的方法,所
以恭城油茶的起源可以与唐朝时期相比较。

                                                                           ——《平地瑶特色饮食“恭城油茶”的历史与科技探究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