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652|回复: 42

[茶城往事]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21-9-22 20: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恭城的古建筑不少,曾经拥有过古老的城墙、高耸壮观的古文碧塔、充满地方特色的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在县城街心建有过抗日烈士纪念碑,甚至听说文庙的旁边曾建有过忠烈祠古建筑,更有恭城街的老骑楼是过度到如今的七十年代才被城改拆掉的,进入现代社会的今天,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城市面貌以基本消失!
        武庙、作为恭城的古建筑之一,经历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对于这段过往历史,史藉记载很少,今天的人们是知之甚少,但据一些资料记载,民国时期的武庙还是有些史实可寻,依稀记得、曾听老人们传说过的故事,据说旧社会的恭城也有赶武庙庙会的习惯(还耳闻过老恭城也有过城煌庙),武庙戏台在庙会期间常常唱戏要连唱三天三夜,那年月可不象如今,有多样性的文化生活不供人们选择,或许当年的唱戏就是那时的主流文化,崇拜更古老的民族英雄便是一种信仰,对三国人物关羽的崇拜,庙会的形成、便演变成一种文化活动,当今一年一度的关公节便是这种文化的延续!
        恭城解放之后,一度中断了武庙的庙会活动,在往后的历史进程中,武庙经历过什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结合我们家的经历,我就来讲讲在武庙经历过的老故事,先来一段引文,就从恭城解放说起:
        据一位恭城老者的描述,恭城解放之后,进驻县城的解放军战士就驻扎在武庙,据冼老先生回忆:那时的冬天很冷,武庙里许多的闲木常常被战士们取来烧火取暖,刚解放的县城百废待兴,物资短缺,解放军取木烤火,也属不得已之举!这是我向冼老了解别的主题故事时他顺便讲述的一个情节,这是在讲别的故事时顺带说出的。
        据说早期武庙内附带有蛮多设施的,其中的说法就是中厅某门曾设置有自动闸门,它内置闸制机关,人穿越门洞之后、它便会自动关闭闸门,此为民间一说。
        文革年代,我的父亲由革委招待所调入革委食堂,那时负责此项安排的是县革委副主任陈树祥,当时的革委后勤部门的单位食堂以及澡堂子就设立于武庙院内,革委公务人员及其普通职员连带家属大多居住于武庙内,那是一个人人尊称同志、人人平等的时代,那时的我们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劳动人气当家作主的新面貌!那些年,幼小的我们没有机会直接参加轰轰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却让我们通过各种宣传贴画感受到了劳动人民那种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雄心壮志,印象最深的还是新华书店里的宣传贴画,那搞高警惕、保卫祖国以及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荜命意志鼓舞着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大干社会主义的革命热情,我们这代人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
        住进武庙那年,正值我小少年启步的阶段,大约是在七一至七二年之间吧,入住一段时间后,开始熟悉院内的左邻右舍,经常见到住在门口院落的公务人员融洽地打着招乎拉着家常。我也在学校读一、二年级了,有了一些记忆,知道了院内住户的大概构成,他们全是县革委会的工作人员,其中包含有:县革委副书记蒋开乾、鲁明义,部级领导覃祖勋、县委常委王文耀、还有当年县委宣传部的陈部长,由于我那时年龄太小,不涉世事的我还不会刻意地去了解大人们的事情,故还有几户公务人员如张绍会,彭中才等等以及其它几个不知姓名的公务人员具体工作事务尚无了解,前面列举的信息也是自己长大一些才知道的!
        我的父亲携我们全家入住在后院,每天都要从院前的大厅通过,革委食堂就设在大院前厅,我们外出时每天必需穿越吃饭大厅,常常要左突右闪地绕开正在就餐的人流,才能回到后院的家中,一日三餐都是如此,时间久了便习以为常,倒很喜欢那种热闹!早期父亲负责后勤的烧热水工作,澡堂位于武庙右侧门口(即西门)的旁边,靠门墙边是烧水灶堂,侧面西墙是一排洗澡间,洗澡间前面是一个超级大水池,水池天面不设盖面,为的是方便人们取用生活水,当然更方便就近洗澡的人取用冷水。别看那时是低工资时代,公家提供的热水却是收费的,每天到下午四点左右,我的父亲便会提着那收费钱箱挂到烧水灶旁边的木柱上,供用水人员投币,每桶5分钱,钱箱收回后,父亲会把收上的钱币上交当时分管后勤的谭惠福总务手上。记得那时以有自来水供应了,何许早期的自来水厂尚无条件提供过滤后的水源,所以,每当雨季来临时,自来水就会变得混浊不堪,黄色的水质几乎不能使用。但烧制热水用的是自抽井水,泵房设在武庙大门前马路对面的老县委大院,院内的前侧面就是抽水泵房,据说它与墙外居民取水用的古井来自同一地下水糸,两井仅一墙之隔,这条水路的水质特别清甜干净,每天,父亲都要去这边的泵房抽水两次,那时我以11岁了,到了可以帮轻家里的年龄,故父亲不时地会让我帮他去那边抽一下水,其实只是合一下电闸而以,有时也会叫我帮他去烧水灶那里添添柴、凑凑火什么的,当时的自来水由于不太清洁,大家都会去往武庙片区居民区的崔家门口那口古井去打水回家使用。我的家里用水主要由父亲及我去完成担水工作,取水的水井井沿壤砌完美,平台宽大、干净整洁,井水冬暖夏凉,此现象实为该井一大特色,这可能与优良的地质条件有关,即使在很冷的冬天,直接用井水洗衣洗菜,居然这井水不冻手,而且这井水清澈甘甜。这是一个设有提水吊臂的井台,周边居民取水时!偶尔会把公用吊桶弄脱掉入井里,有些好心居民会设法把吊桶勾钓上来并修好桶头连接,当然吊臂用久了,难免会有用坏的现象,经常修桶的人会有修烦的时候,就会没人操心了,取水吊臂就无法使用,我去担水时就会带上一根用两条棕绳接成一长条的吊绳去取水,别看直接用绳打水十分简单,初去打水的人把桶放下去之后,那铁桶会浮在水面,如果技术没用到位,你无论往哪边拉就是提不起水来的,有时提上来的只有半桶水,这半桶水恰好就巧合了别人经常用来骂人的那句话!
        听人说,记不清是哪一年了,住在武庙居民区的那位残疾驼背女子在某晚取水时,不幸掉入井中,被淹死了,第二天才被发现,从此,这口存在几百年的古井再也无人取水,直至上几年建设滨江小区时,这古井才被填埋掉。
        七十年代的恭城,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县里组织有专业的县级蓝球队,常常能在文庙旁的灯光球场看到运动员们训练及比赛的身影,就在当年县委副书记魯明义一家搬离武庙的居住地(好象是鲁书记调往桂林任职去了)之后,县蓝球队的女队员就进住了这里,这一年大概是我12、3岁的时候,灯光球场离武庙很近,听到球场里那位体委主任通过音响扩音的激昂的解说,还有球场里观众的纳喊声与鼓掌声,更有球场里传出那球击声与裁判的哨子声交帜在一起,此起彼伏的声音让路人想不进场观看都难,就连我这小小少年就被吸引进场,欣赏起蓝球的艺术,我的兴趣也被培养了起来,最难忘的是那位女蓝队长阿珍(我们观众常听到其它队员叫她啊珍),投蓝命中率高,运动速度超极快,激情一上来就异常勇猛,虽然那时的我俨然一个小毛孩,却很崇拜这个阿姨了!然而,不曾料到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又遇见了这位当年的女蓝超人,她老了,住在茶江桥边的老车站商品大楼房里,见到当年的明星,我跟她打了招呼,讲了当年见她打球时的情景!如今走路上街,路过老车站下的超市时,也常常能见到她。
        七十年代还来过一组地质堪探队,他们的队员就住在武庙的后面,挨着我家,那位叫陈金德的叔叔就是我们的邻居,他们的堪探设备就装设在西河瓦厂那边,每天用钻机钻探取样,钻取地下矿物标本,以确定事先用电子探查的可能性物质,似乎事先电子测定这地下可能有乌矿还是什么的,那位陈金德叔叔很爱弹琴,常常听到他的琴声!
        一九七二年,我在城小读5年级,住在武庙这边,通常我和二弟都由十字街的大路上学,有时我会选择爬文庙岭去往学校,似兴趣而定,当年的文化馆设在文庙主殿旁的箱房里,阅报台则摆在中殿的平台上,我常常会在上午放学回家时翻越文庙岭回家,当年岭上还是原始的土路,下文庙岭时的路是只通文化馆工作人员住属区的,虽然也能穿越宿舍区走到马路,但总觉有些别纽,便选择穿越文庙后小门转往前门出去,那时文庙里少见人影,常常碰不到人的,我们家的午饭算吃得早的,放学到家父母大多以做好了午餮,午饭后在家似觉无聊时我便会提前出门,进入文庙翻看陈列于书报台上的画报及其报纸,当年陈毅逝世的消息就是在这看到的,那时还涉世未深的我还见过文化馆的王世强在文庙门口给文庙画油画,也见过那位县文艺宣传队转到县文化馆工作的彭匈老师常常搬个坐椅放到文庙大门右侧,坐在这里拉二胡,却未料这两位老师都在随后的年月里成了知名度很高的名人,王世强家里培养出了一个世界知名的天才儿童画家,而彭匈却成为大学教授及全国知名的作家,当然这是后来的事了!
        那些年,我遇见过许多大人们的新鮮事,每年都会见到武装部召集县内基层武装民兵大量集结在文庙门口以及周边区域搞军训,高音喇叭唱着有关毛主席民兵工作三落实指示放光芒以及打鞋归来那歌曲,还记得歌曲唱的“三落实”是指: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当年的文庙门口也算是一个热闹区域了,每隔一定的时间,就会见到外地拉练过来的解放军部队,临时停靠在文庙门口,有一年还过来了一个骑兵部队,也停在文庙门口,那马就栓在庙门口的树旁,一路绵延散布在武庙以及武装部旁的树下。
        那年来了一个捡瓦的师付,搬了一个很高的长木梯子,由武庙后院爬上了中殿的屋顶检瓦,他一边检瓦一边哼着调子,一副兴奋的表情,你猜他哼的是什么:古怪古怪掐古怪,爬山上岭算我快,蚊虫被我一锤打死,跳骚被我掐怪掐怪,我们站在后殿的家门口,离那检瓦人就很近,我弟弟听到他的小调,便问他唱的什么,他回答说那是旧社唱的戏词,我们小孩当然不懂,但何许现在哪位老人看到我写出的这几句,还能说出这是哪出戏的台词,后来得知,这检瓦的老者是住在燕岩河县城这边居民区的矮子陈,因他生得矮小,故邻居们给他取了这个雅称!
        还记得当年过年的时候,我家几弟兄在后院自己家门口顽炮竹,二弟毫不在意地仍了一颗到前面中殿的瓦面之上,没料到这炮竹没炸,一直在冒烟,这可把我们几个小毛孩吓着了,看着那好久不息的青烟,个个噔大了眼晴,生怕这炮竹把瓦面的樟树叶引燃了,好在见到没再燃烧之后,提起的子眼才放了下来!还一有更危险的一次巧遇,还很小的我们几兄弟,正在后院顽着躲猫猫游残,二弟躲入了早以搬走空置后的原魯书记住过的那套房子里面,二弟见到空置很久的灯头线因短路而燃烧,燃烧以快烧到顶端的垫搭,这是一种竹制编结的大型竹垫,当吋整个武庙用了大量木板做住房隔间,由于庙式建筑空间太大,故每个隔间房的房顶用了大量垫搭把房顶盖满,故那短路燃烧的电线很快将要危及庙建筑的安全,二弟就近急报给武庙食堂的刘伯伯,是这位刘伯伯叫人处理了这事,也算避免了一场事故!
        武庙食堂位于前院的右侧(西面)厨房人员约为5人加我父亲及食堂总务应是7人,由于它属内部服务机构,不为赚钱,故打的饭莱份量很足,当食堂搬迁到革委大院后,好多县委机关之外的人都涌到这机关食堂买饭吃了,不知何故,在一九七三年之前,这食堂又由革妥办公大楼旁边搬回到武庙。
        那些年,除了阶级斗争抓得紧外,学校还经常给学生上忆苦思甜教育课,让学生们吃糠粑,体验旧社会贫苦人民的生活,感受一下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委食堂及县人武部也会安排一些这种吃糠粑的机会、无论是大人以及我们家属都被动员去参加这种忆苦思甜教育!当然吃糠粑还是随各人自愿的!
        那个年代,反美反苏修,县城到处在挖防空洞,武庙岭脚的靠文庙这边,挖了一个超极大防空洞,洞门高度约有3.5米左右,洞宽可能也有接近3米的样子,这洞拓通到了武庙后墙,并打通了这后墙墙体,在墙体拓了一个能供人出入的大洞,要是当年不是我们小孩子淘气,我们就不会知道这个秘密,那是因为住在后院的我们兄弟四小,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的年龄,当大人都上班外出后,这后院就成了我们孩子的天堂,有时会顽得很非勾时就会展现一些淘气行为,小孩吵架习以为常,打架哭闹是常事,常常捧着家里养的洋鸭到高处的房门阳台往低处的院落放飞、当时住房是用板壁隔开的,后板壁上下有推槽,隔板可以推移取出,发现这个秘密之后,我和二弟就尝试推取后面的隔板,这才惊讶地发现庙墙开的大洞,当你走近洞边,会发现洞里阴森黑暗,吹出丝丝阴风,其实好早我们就知外面的这个防空洞,只是从未进去过,一见到这后墙之洞,心中以经明白了一切!
        八十年代末,我早以在水泥厂上班十多年,曾听到那位崔家小伙子讲到他的奇遇,他家住武庙外面的侧后那片居民区,不知何时爬上武庙食堂的楼上顽耍,那时食堂以搬走,他们惊奇地发现了一枚那种以前在电影中见过的叫作麻磊的那种手雷,可见历史中的武庙经历过许多不为现代人们所知的历史过程!
         再回到当年说说我们住户的一件事,涉及到上厕所的事情,后厅的东面石阶半中间的侧边墙面处,原来有厕所的,后来觉政机构重新分开时在武庙冲重建县委大楼,由于那时文物保护意识不够,武庙后殿被拆除了,部分土地被新建的县委大楼占用,后殿石梯右侧即是原来的厕所,侧墙设有一个门洞往庙外延伸,这是一间武庙住户全员共享的厕所,四个蛮大的卫生间,每间带有门页,受占地空间的限制,厕所不分男女,门页十分严密结实,这在当时倒也不觉有何不妥!院内实施各户轮换冲厕制,一日一换,从不间断,设有一块木制值日牌,值日户都在晚上稍迟一些交牌转往下家,平等轮换,不论职务高低。轮换维护厕所卫生。现在的后殿是重建的,所以那原来的厕所估计是没必要故没恢复!
        当年我的一个同学就住武庙侧后面的居民区,这边居民区的中间,就是那时通往西河凉亭往西河村的盘岭大道那时弯弯曲曲的路况真的不太好走!武庙岭的这边边坡生长有一颗古榕,榕树每年一到合适的季节,就会有大量金绿色的跳跳虫从树上掉下地面,这虫扁长个大,能从地上弹起好高,特别好玩,这种个大的甲壳跳虫,从没在别处见过,它的个体要超过那种大牛角虫好多!还是小学生的我常与二弟到这边玩。挨文庙这边的武庙冲,当年整个冲道尽是农田,最为奇特的是冲道的最下边一块大荷圹,居然会把武庙墙漫在水中,荷圹的荷花春天盛开,在大马路上就能闻到荷香,到了收获莲耦的季节、能见到好多农民在釆收,荷圹虽大,却见采收的农民
脚踩得并不深,由此推断,这荷圹可能开发得不会很久,我们常常在晚上出街时听到大量青蛙的鸣叫声,十分响亮。有莹火虫的时节,大量莹火虫闪耀田梗空中,连武装部的大门口都见莹光闪过!有时还能见到,武庙冲上面有抓蛙人举着火把照明,垌子上的火团一闪一闪的,那年月武庙冲的夜间十分荒凉,我那都感受到了抓蛙的人真有胆量!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今年中秋节我们全家汇集五福佳宴吃团圆饭时,我二弟更讲出了一个惊人的故事,他们几位一同在武庙住的家属子弟,在一起顽耍时,某日突发奇想,一起在睹谁的胆子大,敢不敢上文庙岭的烈士园那里睡一夜,然后几个豆子鬼便真的去到陵园,睡到墓园中去,睡到半夜,我弟弟被冷风吹醒,发现所有的豆子鬼都走了,他一个人非常害怕,颤颤抖抖地回到武庙大门口,此时半夜时分,里面的人早睡得死死的了,喊不开门,便硬着头皮又返回烈士园去睡,度过了难眠也难忘的一夜!
离开武庙几十年了,当年还是小孩的我们如今都老了,想起那老时光的老故事,感到值得回味,特地写给今天的青年人一同欣赏,也能了解这段七十年代曾经的故事,谢谢大家赏读!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718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49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153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128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205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833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176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408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867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328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604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584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955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662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369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467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156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10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524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9-22 21:14: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教育网/广西农业大学
好长一篇记事散文,记忆力蛮好!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21-9-22 21:3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蛮多错漏字,有空再纠!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21-9-22 22:2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刚刚在重温稿件时,又想起了住在武庙前院两位领导,一位是苏程远,只记待职位很高,另一位是那位劳动局的赵局长,另有两位是稍后才住进去的那位在农械当书记的蒙书记,另一位是老公安局的老周,还有曾在老公局的王军菅。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9-23 09:1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联通
文彩彬彬的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9-23 09: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2 / 作者:麻辣鸡翅 / 帖子ID:289100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9-23 09:3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柳州市 移动
学习了很多谢谢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9-23 10:0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文化太羞好多看不懂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9-23 11: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老陈又来讲故事了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21-9-23 14:0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纠错:第二段第十三行的“生活不供”应为生活可供。第三段第五行的闲木应为“闲木”。第五段第十八行的“搞高警惕”应为提高警惕。第八段第四十七行的“壤砌”应为镶砌。第十五段第七行的“噔大了眼晴”应为瞪大了眼睛。第十五段第十行的“提起的子眼”应为提起的嗓子眼。第十六段第九行的“又由革妥”应为又由革委。第十八段第五行的“洞宽”应为洞口宽。第二十段第五行的“觉政机构”应为党政机构。第二十一段第三十一行的“我那都”应为我都。
特此更正!

点评

还有几个地方应该用“已”字的用成了“以”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3 14:29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kx开心
    前天 16:56
  • 签到天数: 20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9-23 14: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看的眼睛都快花了,难为你编辑这么长

    点评

    真的、眼晴都弄到疲劳不堪了,本来眼视力都好差,加上精力不足,想睡三天大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3 14:25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21-9-23 14:2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耶啵西蓝花 发表于 2021-09-23 14:13
    看的眼睛都快花了,难为你编辑这么长

    真的、眼晴都弄到疲劳不堪了,本来眼视力都好差,加上精力不足,想睡三天大觉!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440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953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武庙轶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老故事75 / 作者:陈爱国 / 帖子ID:289100

    点评

    可以保存草稿慢慢来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3 14:29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kx开心
    前天 16:56
  • 签到天数: 20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9-23 14: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陈爱国 发表于 2021-9-23 14:25
    真的、眼晴都弄到疲劳不堪了,本来眼视力都好差,加上精力不足,想睡三天大觉!

    可以保存草稿慢慢来嘛

    点评

    这篇稿子就是按你讲的方式弄出来的,人老了,精力不够,加上视力受伤好多年了,可以说我是克服困难,用毅力在写稿的,尽管因水平问题,稿子质量不太高,但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还是有人喜欢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3 14:41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9-23 14:2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陈爱国 发表于 2021-09-23 14:08
    纠错:第二段第十三行的“生活不供”应为生活可供。第三段第五行的闲木应为“闲木”。第五段第十八行的“搞高警惕”应为提高警惕。第八段第四十七行的“壤砌”应为镶砌。第十五段第七行的“噔大了眼晴”应为瞪大了眼睛。第十五段第十行的“提起的子眼”应为提起的嗓子眼。第十六段第九行的“又由革妥”应为又由革委。第十八段第五行的“洞宽”应为洞口宽。第二十段第五行的“觉政机构”应为党政机构。第二十一段第三十一行的“我那都”应为我都。
    特此更正!

    还有几个地方应该用“已”字的用成了“以”字。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21-9-23 14:4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耶啵西蓝花 发表于 2021-09-23 14:29
    可以保存草稿慢慢来嘛

    这篇稿子就是按你讲的方式弄出来的,人老了,精力不够,加上视力受伤好多年了,可以说我是克服困难,用毅力在写稿的,尽管因水平问题,稿子质量不太高,但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还是有人喜欢的!

    点评

    那么你这篇花了多长时间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3 15: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