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95|回复: 0

[原创文章] 往事(16) 二十多年前的上海人印象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4-7-14 12: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可可 于 2014-7-14 12:28 编辑

可可往事(16)



上海人依着天时地利人和 的自然条件,傍着母亲河的优势,常常会有一种高人一等的错觉。少数上海人曾一度对外地人存有偏见。 于是乎,上海人称外地人为乡下人 ,这是认识上的问题。其实退一步想,真正意义上的上海原住居民,都是郊区浦东人。住在浦西的大都是移民。因此故乡是什么?所有的故乡都是从异乡演变而来。是我们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拘泥于出生的土地呢?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为自己的籍贯而骄傲呢?[摘自huangni.ucool 《不要地域歧视》] 

二十多年前的上海人印象

可可

那是我第一次出差到上海。让我感觉自己被人看成是电影《陈奂生进城》中那个“土包子”陈奂生大叔了。上海一部分人的优越感和刻薄,我是着实领教了。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那时候刚提升为公司副总,一心想着新官上任烧“三把火”,做点事情出来对上对下好有个交代,于是主动请战到宁沪等地找一点计划外供应的紧俏物资。那一次,上海给我的感觉真的很不好。我进宾馆问可否还有房间,那服务员爱理不理的,她们斜睨了我一眼后,扭转头只顾自己交谈,老半天也不睬我。我听到她们用上海话在嘲讽我这“乡下佬”,我不客气地说:“你管我是不是乡下佬,我住店付钱,你管得着吗?”“哦呦!他还装还阔气,还打着领带哎,啧啧!莫不是身上真有几张分的土财主?讲话这么冲。普通间没有了,1880元一间的倒有!你住得起吗?你要扔扔清呵,这是大上海的星级宾馆哎!不是你们乡下几块钱就能住上一天的招待所……”。到了那家工厂,在厂门卫处被一中年男子拦住,查看了介绍信又查看工作证后,用轻蔑的口气问我:“你是副总经理?现在真是什么人都喜欢挂个经理的头衔,就那么几个人的街道办的小厂子也叫什公司,还总经理、副总经理的叫着,哼!好笑的很!你们是国营单位还是集体单位?……”我耐着性子向他介绍一番。请他给我指一下厂长办公室在哪个方位。他急急叫住我:“回来,回来!你干什么乱往里闯!你以为这里是在你们乡下啊?我们厂长是你说想见就得见的吗?你拿那副总经理的纸片还真当回事啊?就是你们县长亲自来了,也还得看我们厂长他高不高兴……”

其实那家化工厂也是个两三百人的单位,比我们公司大不了多少。可他们的那个厂长的架子真的大过水牛了。当我走进那间会议室兼办公室时,五六个人正在那里吸着烟,嘻嘻哈哈高谈阔论。我以为他们正开着会议呢,正要告辞回避,那厂长却说,不碍事。你就在这里等着吧!他们看了我们县长亲笔信后,问我:“你是副总?大学刚毕业没两年吧?你们那里一定是有文化的人太缺了,连黄XX都当了你们副县长了,像他那样的当年的同学,在我们上海连混个科长都难。你们说是不是?呵呵!.……”那几个人附和着他一道笑了。我如锋芒在背,黄XX是管理着几十万人的人民政府副县长呐,却被上海滩上的昔日同窗溪落成这般,这人也不过就是管理二三百工人的小化工厂厂长而已。他们就那样闲聊了一个多小时才离开厂长办公室,厂长这时好像才想起有一我这个人一直枯坐着等他。

从上海回来向黄副县长汇报时,我不敢将他那位老同学溪落他的话如实相告。黄副县长还特意吩咐我:“不管这次人家给我们的货是多是少,他还是没驳我这个老同学的脸嘛!下次他若来桂林,记住要好好热情招待他们呵!不要让人家说我们忘恩负义,一股子小商小贩的势利小人样,最让人瞧不起了!”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我相信现在的上海这一部分人不再这样浅薄自负了。



附录huangni.ucool不要地域歧视》

不要地域歧视

       在聊天室里,经常会碰到一些外地的朋友。我在和他们的聊天过程中也能感觉到他们的淳朴和好爽的性格。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似乎很多人都有点地域歧视。尽管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户籍制度也在不断放开。但地域观念,在很多人身上,还是根深蒂固的。很在乎自己所处的地方,特别对上海人存有一 种偏见。总认为上海人怎么怎么的,“看不起外地人”用的最多一个字:“就是精”。好听的说“精明”难听的说“贼精,”我想,其实这是理解上的偏差。“精”怎么看啊,居家过日子,精打细算,无可厚非哦。很正常啊,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好好继承才对呢。呵呵,只是我们现在要响应国家号召。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哦,,,,,,如果人精了是用来算计别人的,总是损人利己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些什么的动机与人交往。那是人的品德问题。而不是地域问题了。

地方就像一条生产流水线,人就像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世界上任何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可能100%的全优啊。否则产品不要实行三包和售后服务了。人也同样一个道理哦。而且一个人的手指也有长短呢,更不要说不同得人呢,任何地方都有不同得人很正常哦。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如何播种,收获什么,这就是人的素质问题了。绝对不是地域的问题。

上海人依着天时地利人和 的自然条件,傍着母亲河的优势,常常会有一种高人一等的错觉。少数上海人曾一度对外地人存有偏见。 于是乎,上海人称外地人为乡下人 ,这是认识上的问题。其实退一步想,真正意义上的上海原住居民,都是郊区浦东人。住在浦西的大都是移民。因此故乡是什么?所有的故乡都是从异乡演变而来。是我们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拘泥于出生的土地呢?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为自己的籍贯而骄傲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