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可可 于 2014-7-22 11:06 编辑
可可往事(20)
当年的少年壮志 ——读一鸟《生命承当》 可可 柳州仔一鸟是只好鸟啊!从小就有志于当名火车司机,心中装着广大人民群众。而我青少年时期的梦想就是考上名牌大学,将来做一位腋下夹着一个黄色牛皮包、脚下登着一双铮亮的皮鞋走在都市橘红色的路灯下大街上也还沉浸于自己构思角色的悲喜之中的文学作家,(这些都是从电影和小说中看到的情节,我把它们搬到我的作文上了.)不用再和我那被迫下放到农村劳动的父母那样,一年到头日晒雨淋累死累活辛苦还那么穷困了。因此,我被校革委会主任(相当于现在的校长一职)在全校师生大会上点名批评。都怪可可那时年少不懂事,快高中毕业了(不满16岁),班主任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叫《我的理想》,老师让我们心里是怎么样想的就怎么样写。人家个个都说一颗心两种准备,听从祖国的挑选,考上大学则学工、医、教……将来学成归来为建设“四化”服务;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回乡当农民、工人,做华主席教导的那样“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我那时体质瘦弱,又是全班年龄最小、个子也最矮小,体力劳动真的让我觉得好难,再加上见我父母一年四季出工队里尽派给他们又脏又重的活,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云,夏天身上晒脱皮,冬天手脚上冻开皲裂,好是心疼和害怕。我不想当这样的农民,做一辈子的苦役,这是我当时真实想法。没想到这篇作文被革委会L主任知道后,作为反面教材在全校进行讨论批判。好在那时已接近真理标准大讨论了,“极左”政治风气虽然还浓,但已经是强弩之末,除了L主任威胁我若不好好反省,哪怕我考试上大学,他也在政审意见时要考虑是否写上这一条外(还出过一期批判墙报,记得下一年级的一位同学的大字报题目是《当农民又怎么样?》,陈词激昂,大抒知识青年回乡务农大有作为、无尚光荣;他慷慨激昂地批判我的作家梦是腐朽的资产阶级享乐和名利主义思想,是一切剥削阶级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反动思想。这是那一期所有大字报中调子定得最高的一篇。 我真不明白,那时的人,只是十五六岁的学生娃娃,怎么就懂得那么多的“主义”、那么深刻的政治名词了?真是不可思议的特殊年代!可这位同学高考落榜后应征入伍了,退伍后招干进了乡镇机关,没几年就当上乡党委书记,真是好样的!),学校也没拿我咋样。当时我后悔极了,我是害怕因有这条“错误”政审过不了关而断送了我上大学的理想(在1977年以前只是梦想,1977年国家恢复高校招生考试,以及宣布“文革”结束,我和千千万万青少年才有上大学的梦想变为理想。)班主任老师找我谈心,安慰我。他说: “你立志高考考出好成绩、上名牌大学,将来当一名作家,这没什么不对的,不是什么资产阶级思想,因为作家是知识分子,也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现在‘四人帮’被打倒了,国家的政策变了,知识分子不再是资的‘臭老九’,国家需要新一代又红又专的工人、农民,更需要又红又专的新一代知识分子。这些年‘四人帮’把国家搞乱了,现在是百业待兴,国家需要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从哪来?需要经大学培养呀!所以国家才要恢复高考嘛!你不要因这篇作文说了一些真心话,被校领导批评几句就背上思想包袱,影响你复习功课。没什么大不了的,L主任也不过随口那么一说,都是这些年来喊政治口号习惯了才会这样的。你若考上大学,不仅仅是你的光荣,也是学校和老师的光荣。到时学校张贴光荣榜、敲锣打鼓祝贺都来不及,哪还会在政审上搞动作拦自己的学生上大学呢?你放心好了,有老师我呢!你只要考的分数上了录取线,我怎么也不会让学校在政审意见上给你写上这一条的。” 老师在我的作文后尾用粗红笔写下了如下批语: 梅花香自苦寒来,美好的理想要用辛勤的汗水来港灌溉;百业待兴赖人才,实现“四化”要靠年轻一代! 有志者,事竟成。认准目标,契而不舍,不离不弃地追求定能成功! 黄老师,您已作古多年了,学生有愧没能实现我当年的作家梦,至今还是一名名不经传的低职公务员,辜负了您对学生的教导和期望。但您的鼓励和教导,学生一直牢记在心上。不忘,永远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