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月柿果实蝇刻不容缓
果实蝇是近年我县新发生为害水果的一种危险性害虫,其寄主植物广,主要为害柑桔、柿、桃、李、梨等250多种植物。果实蝇以成虫在果皮下产卵,卵于果实内孵化成幼虫,幼虫群集于果实内取食果肉为害。老熟幼虫脱果入土化蛹,果实受害后造成未熟先黄腐烂或者脱落,影响果实的产量、品质和人们的食用欲望。果实蝇一年发生7-9代,有世代重叠现象,无严格的越冬过程,5-11月为发生高峰,尤以果实成熟期发生最重。2008年最初在我县部分山区村屯发现果实蝇为害早熟蜜柑、椪柑、南丰蜜桔、沙糖桔等水果,2009年开始发现为害月柿,近年随着害虫基数的增加,对月柿和其他水果的为害越来越重。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控制。
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是关键。近年来,县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果实蝇防治,农业局等技术部门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声势浩大的果实蝇防治工作,这为我县防治果实蝇工作打下了坚家基础。
二、果农认识到位和积极行动是前提。果农要充分认识果实蝇危害的严重性,因此,全县果农要积极行动起来,在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月柿果实蝇的防治工作,为促进我县月柿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广大果农增产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科学防治果实蝇是捷径。为做好果实蝇的防治,县农业局技术部门就如何防治月柿果实蝇提出如下防治措施,供广大果农参考。
1、农业防治。冬春季适时翻耕松土15-25厘米,使蛹裸露在外,成虫不能正常羽化,减少第一代虫源基数;在果实成熟期每隔2-3天收集田间烂果或落果进行集中沤浸,降低虫源基数。
2、撒毒土防治。利用刚羽化的成虫一般在地面爬行数小时后才能飞翔的特点,在春季第一代果实蝇成虫羽化初期(一般在4月初)地面撒3%辛硫磷颗粒剂4-5公斤/亩或者3%毒死蜱颗粒剂2-3公斤/亩杀死刚羽化的成虫,降低第一代虫口基数。
3、悬挂性诱捕器防治。该技术是利用仿生合成的性信息素化合物,通过诱芯释放到田间,引诱雄性成虫至诱捕器诱杀,从而降低害虫田间基数的技术。每亩使用果实蝇诱捕器5-10个,在每个诱捕器诱芯板上每次涂抹性诱剂半支,每隔一个月涂抹一次,将诱捕器用细铁丝串好7月下旬开始悬挂于树冠中部荫蔽处,直至果实采收完毕后将诱捕器收回备用。60%性诱捕器应悬挂于果园四周边,以便将果园内的雄成虫诱至果园边诱杀。
4、“神捕”、“靓粘”诱粘剂防治。该技术是使用粘胶缓释天然生物香料诱杀果实蝇雌雄成虫,降低果园果实蝇害虫基数的技术。将“神捕”、“靓粘”诱粘剂摇均后均匀喷施于空矿泉水瓶四周表面上,隔40天左右再喷一次“神捕”、“靓粘”诱粘剂于矿泉水瓶表面。用铁丝固定好后于8月上中旬悬挂于果园中部荫蔽处,一般每亩悬挂空矿泉水瓶10个,与性诱剂防治技术配合防治效果更好,果实采收完毕后将空矿泉水瓶收回进行无害化处理。
5、实蝇粘胶板防治。实蝇粘胶板是将粘胶和诱剂喷于纸板上制成,诱杀果实蝇雌雄成虫,与性诱剂配合使用效果更佳,每亩使用实蝇粘胶板10-20片,于8月上中旬悬挂于果树中下部,当粘板粘满害虫时要及时更换。
6、果实套袋。一部分经济效益高的品种(甜柿)和管理水平高的果园可以采用果实套袋防治果实蝇。在果实未成熟转色前,做好清除虫害果和喷药防病防虫后,经疏果后外套纸袋,防止成虫为害产卵于果实,并能兼治其他病虫害,生产高品质的绿色食品果。
7、化学防治。9月下旬开始,每隔10-12天施药1次,至采收前农药安全间隔期停止施药,农药可选用1.8%阿维菌素、20%丁硫克百威、4.5%高效氯氰菊酯等农药。
以上防治技术以一、三、五或者一、三、四项技术配套防治效果最为显著,同时在防治时要做到连片防治。
县农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