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98|回复: 2

[原创文章] 往事(46)无意中讲出来的实话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4-8-29 12: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可可往事(46)

——————————————————————————————————————————

平安大叔说:“ 某地在七十年代初开“忆苦思甜”会,请“苦大仇深”的贫农代表上台现身说法,结果一个大字不识、说话直率的老贫农在台上搞出一句:“要说苦算是六零年,旧社会帮财主犁田还有攴饱的吃,六零年连稀粥都喝不饱!”一旁民兵见势不对赶紧拉他下来,若不是成份好又有人讲情早关他进大牢了。”(引自平安大叔茶城往事——两个月才有次猪肉吃的“知青”岁月。

无意中讲出来的实话

可可
    这不是杜撰的笑话段子,而是真实的事件。那位老农就是原XX供销社饼子加工厂的黄老师傅,人称“苟师傅”。八十年代初,他老人家年纪60来岁了(我是凭其外表猜测估计的),因供销社缺乏饼子制作手艺的师傅以及饮食店的大厨师傅,就将已办理退休手续(那时男职工是55岁、女工50岁可退休了、国家干部则比工人身分延长5岁退休)的老手艺工苟师傅返聘回店带徒弟。那时我刚分到那地方工作,听供销社职工昌哥绘声绘色讲起这段故事时,我笑得泪水都是飚出来,于是我亲自向他老人家求证过。老人家承认确有其事,他告诉我,他为此在那个年代还吃了不少苦头。他说:
    “那天实在是太肚饿了,那个话题偏偏又是让他回忆年轻时在地主东家吃饭的情形,一想起那时隔三差五就有一顿肉吃、平时总有几块黄豆腐炒辣椒下酒的情景,清口水就满嘴巴了,肚子咕咕地叫得更响,不晓得怎么的就没控制好嘴巴,一不留神就如实讲出那些话来了……当天就挨叫到大队部(那时还没街委会)训了一顿,之后又在群众会上挨批斗两回、做了自我检讨、下了保证,大部干部和下乡工作队的同志念我家是三代贫农,实在是饿昏了头又没是故意讲旧社会、地主好话,只是狠狠训了一顿就放过了我。”
    苟师傅还告诉我:他老婆就是那东家许给他的丫头,当年东家为她置了一整套嫁妆,其中有一个银镯子、一对耳环,东家是把她当养女出嫁的,好风光不得。这事我也问过在职工食堂工作的、苟师傅老伴老嵇婆,她说确实如此。解放前她一直将东家当自己的娘家,东家一直待她如亲闺女一样。她是走“日本鬼”那年,随家人从广东什么地方逃难到这个地方的,后来与家人走散她被人贩子拐卖,东家见她年幼可怜就将赎买回家做了小丫头养着,之后等到她15岁那一年,就许配给长工后生苟师傅为妻……
——————————————————————————————————————————
平心静气(网友)评论说:
    就你话题来分析,我先来估计黄老先生的年纪。八十世纪初,我算他1981年。将近七十岁,我算他68岁。那他大约是1913年生人。恭城“走日本”那 年是1944年底到1945年中旬,算1945年。那么这时黄老师傅大约有32岁了。1945年时老师娘才走失,他被东家收留后又出嫁如果是两年后,那么 这时黄老师傅已经有34岁了。那时34岁的人蛮老了点的,34岁还没讨老婆是什么情景?说明黄老师傅不是一般的穷。若不是东家开恩,他可能就一辈子讨不到 老婆,那时可没得晚婚的限制。
    不能讲黄老师傅把工钱全部都变成酒肉装进肚子里了吧?要么是东家管吃住不开工钱的?东家拣个逃难走失的丫头又配给老单身的长工做老婆又做顺水人情,一举两得。
    再问:人家为什么喊他“苟师傅”?呵呵!讲的不对请指教。
————————————————————————————————————————————
可可  回复平心静气(网友)
    关于这些问题你得去问知情人才晓得,反正他们是老夫少妻配,其他的猜测我不敢妄言虚实。苟师傅的小名叫“苟仔”说是他大大给他取的乳名,并非他瞎混人家给他起的浑名。
    据黄老先生自己讲,以前他家太穷,他老子好早就过世了,亲娘又嫁湖南克了,他是跟着一堂叔婆过的,好在他的手艺,那东家就雇了他做长工,不用下田地,只为主人磨 豆腐和烧酒。苟仔老大不少还没成家,不因别的,是因为没房子(他尚少时,老屋卖给人家抵债了)。东家待他不薄,每天除“两干一稀”外,额外给他一“当古”的米酒,伙食虽然不是天天有肉,但豆腐总是有一两块的。东家这样管他一日三餐,一年下来的工钱结余还有约3-5块大毫子,可是他好酒,爱和人打“拼伙”,拿到钱后,没出几个月就花个精光……这是他自个讲的,没有征求旁证。
    他老伴老嵇婆讲,她卖到东家时还是个小丫头,在东家做家务,相当现在的小保姆,东家待人和善,没打骂过她,还给她做花洋布衣穿,家里没来客人时还让她 上桌和东家一家子人吃时餐。15岁那年东家认她做了养女,送给苟仔两间原来放柴草的旧房,将她风风光光嫁出克,新郎就是苟仔。连那一合双人床都是东家送 的,为他们摆了八桌酒。那个花销是苟子几年的工钱,东家说是借给他们的,其实东家一直没有向他们讨要。生大妹崽时,东家反而送了一份厚礼,有鸡、蛋、黄糖和旧衣裳…… 她们一直把东家当娘家走往,直到1952年老东家遭难了以后,他们和东家的后人还悄悄来往。她说:
    “人不能忘恩负义,他对别人如何,这条街上的人都晓得,用不着我讲好讲丑,他对我们一家的好,那是讲不丑的。我没文化没觉悟,我只晓得哪个人对我好,我就对他好。老头子以前为了得那点便宜工分和一杯水酒,也是那些 人吓他哄他要他那子讲的,讲假话说打长工受东家剥削了,真让我替他脸红,瞎讲的!”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4-8-30 09: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1_481:}{:1_481:}{:1_481:}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4-8-30 09: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1_481:}{:1_48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