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5·20”抗洪抢险救灾及恢复生产工作有序开展 2015年5月19日晚至20日,我县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县城及部分乡镇严重受灾,供水、供电基本中断。灾情发生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洪涝灾害和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积极组织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今年入汛以来,我县大部分地区持续降雨,自5月10日—20日,短短10日内,我县连续遭遇3次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栗木、嘉会、观音等乡(镇)降雨量均超过100mm,三次强降雨叠加造成的洪涝灾害使我县群众生产生活和全县基础设施遭受重创,尤其是2015年5月19日晚—20日12时左右全县再次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全县14座自动气象站达到大暴雨量级(100mm至250mm)的有11座,达到特大暴雨量级(250mm以上)的有2座,最大降雨量为观音乡269.9mm。强降雨导致我县中北部7个乡(镇)山洪爆发,河水猛涨,恭城河、澄江河、龙虎河、栗木河等四大主要河流均出现超警戒水位。5月20日19时30分,恭城河最高洪峰水位达134.75 米,超警戒水位3.45米,为1972年以来最高水位记录,洪峰流量约5040立方米/秒。峻山水库最高水位达245.76米,最大溢洪3.76米,库容达8571万立方米,溢洪流量为1340立方米/秒,均为峻山水库历史以来最高值。罕见洪灾造成我县恭城、栗木、嘉会、龙虎、观音等多个乡(镇)村庄、农田大面积受淹,沿河街、村多处房屋倒塌,道路、桥梁、河堤、水渠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县城通往西岭乡、全州、湖南等多条主要交通要道中断,县城多处被洪水浸淹,全城停水断电,灾情严重。 截止5月23日12时,据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10.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8万人,需紧急救济人口2162人,尚无人员因灾死亡;房屋倒塌652户1380间,严重损毁房屋297户563间,一般损毁房屋131户162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7.2万亩(其中经济作物5万多亩、粮食作物5.8万亩、水果6.3万亩),农作物成灾面积7.8万亩,绝收2.23万亩;鱼塘过水面积214亩,网箱损毁793㎡;家禽损失2.7万羽,牲畜损失160多头,栏舍倒塌900㎡,栏舍受损4220㎡;公路受损20处70km,S201线全州至沙子段、X160线恭城至龙虎关段、X162线嘉会至秧家段、Y827线虎尾至龙岗段等多个公路路段积水严重,导致交通中断;村屯道路塌方110多处约15000多立方米;河堤、水渠受损180多处37.1km,决口30处3.48km;桥梁受损6座;排水涵管损毁45条;变压器烧坏2台,供电线路不同程度受损,致使县城及 8个乡镇不同程度断电;部分通信设施受损;县城供水厂进水,泵房和配电系统损毁严重,县城居民供水全部中断;嘉会、栗木等乡(镇)集镇街道及县城滨江苑等片区被洪水浸泡,商铺、学校、企业机器设备、车辆等不同程度受淹。预计经济损失3.72亿元,其中农业经济1.19亿元,工矿企业损失0.3亿元,基础设施损失0.97亿元,公益设施损失0.83亿元,家庭财产损失0.43亿元。 灾情发生后,我县迅速启动洪涝灾害和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赶赴受灾现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自治区政府张秀隆副主席、市委赵乐秦书记、市政府周家斌市长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抗洪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王建毅副市长于5月20日深夜赶赴我县亲临抗洪抢险第一线,对我县抗洪救灾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迅速召集相关县领导和县水利局、应急办、气象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民政局、卫生局等单位领导在县防汛指挥部召开抗洪抢险救灾紧急会议,认真分析研判灾情,科学调度防汛救灾等工作,县财政紧急拨付救灾应急经费78万元,紧急调拨价值300多万的帐篷、饮用水、粮食、衣被等应急救灾物资,专项用于抢险救灾和人员安置。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受灾乡镇,指导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了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有序开展。 5月19日气象灾害发生前,我县气象局、防汛办等部门组织人员通宵达旦值班,根据气象监测及时分析雨情和水情,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及时发布红色预警,通过手机短信迅速发送给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县直相关部门、乡(镇)迅速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低洼地带群众重点监测,密切监视雨情和水情,提前动员危险地段群众转移,共安全转移安置群众2.8万人,其中14所学校学生2580人。由于预警和撤离及时,在此次罕见的洪灾中,我县未发生一起因灾死亡事故,确保了群众人身安全。 针对急需解决的供水、供电问题,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召开紧急会议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并及时请求市人民政府协调阳朔县等周边兄弟县帮助解决县城居民供水问题;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组织水利、交通、民政、公路、公安、交警等单位人员,迅速赶赴受灾较重的嘉会、栗木、观音等乡镇开展抗洪抢险工作。县人民政府于20日下午和晚上紧急下发《关于迅速贯彻落实自治区、桂林市领导批示及全县抗洪抢险救灾紧急会议精神的通知》和《关于切实做好抗洪救灾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对抗洪抢险救灾、转移和安置群众、开展灾情核查、隐患排查、值守应急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并要求各单位立即赶赴联系村指导抓好灾后重建与发展生产工作,争取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按县洪涝灾害和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及时组织人员、物资赶赴灾区,扎实开展防洪减灾和恢复生产各项工作,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各乡(镇)、县防汛办出动抢险车辆和冲锋舟及时救援被困群众,成功转移780多人,同时,强化水库和小山塘的管理、巡查、值守,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县民政局及时组织调拨救灾粮35000多公斤、救济衣被等物资10000多床件套和饮用水等物资满足受灾群众临时需求,发放倒房户生活救助金39万元(600元/户);供电部门组织300多人次抢修受损电力设施,县城及受灾较为严重的乡镇已有部分线路抢修完毕;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派出100多名技术员开展养殖场的消毒和灾害技术指导;供水、市容等部门在县城设立7个免费供水点,全力保障县城居民生活用水,并重点保障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用水,经县供水部门紧急抢修,至5月21日6时,县城供水全面恢复;卫生防疫部门及时对受淹居民点做好消毒防疫工作;交通、公路部门组织8台大型机械抢修塌方公路,及时抢通交通道路;公安、交警、武警和消防应急队员冲锋到一线转移群众,并组织力量,在各主要道路、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识,加强值班和巡查力量,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县人武部组织民兵预备役100多人参加抢通灾区道路工作;教育部门科学安排部份受灾学校课程,突出抓好学校学生和群众安全工作;国土、水利部门重点做好了地质灾后隐患和水利工程安全隐患监测、排查,切实做好防范工作。 目前,全县抗洪抢险救灾有序开展,我县正组织各乡(镇)、部门深入受灾村屯核查灾情,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灾后清理及救助工作已全面展开,受灾群众情绪稳定。 恭城瑶族自治县对外宣传办公室 2015年5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