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莫林骐)本报早前报道了恭城李宗涛夫妇为救爱女,先后开腹切肝(详见8月4日晚报3版)。报道发出后,引发了全国的关注,也有爱心人士得知情况后对李宗涛夫妇进行爱心捐助。记者获悉,李宗涛的女儿李若佳于昨天平安出院。 “谢谢《桂林晚报》的关注,谢谢大家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今天我们出院了,女儿一切都好。希望借《晚报》向帮助过我们的人说声感谢!”昨天下午,李宗涛联系本报记者,说通过两个多星期的观察和治疗,女儿李若佳的生命体征平稳,黄疸也完全褪去。 李宗涛还给记者发来一张当天出院时的全家合影。照片上,李宗涛怀抱爱女,小若佳的脸蛋白白嫩嫩,已经看不到黄疸。切下部分肝脏移植给女儿的妻子卢松清也显得精神很好。据医生介绍,人体肝脏再生能力比较强,卢松清的肝脏预计能够在几个月内生长恢复。 “接下来,还要在上海呆两到三个月,给宝宝定期做复查。主要是防止宝宝受到感染。”李宗涛如今的语气,显得比之前轻松不少。他还告诉记者,在报道见报后,有不少看了《桂林晚报》报道的爱心人士联系上他,也给予了他帮助。“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今天宝宝出院,我们一家人都很开心,也希望能够把我们的快乐与帮助我们的人一起分享。”李宗涛说。
8月4日桂林晚报3版
7月30日下午6点,上海一家大型医院,探视时间。 监护室的闭路监控里,一个女婴正躺在温箱里,小脑袋左右摇晃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前两天她还总是在昏睡的……”疼爱地看着醒来的女儿,25岁的李宗涛嘴角带着笑,抹了一把滑下的泪水。3个星期前腹部切开的刀口还隐隐有些作痛,李宗涛一手护着伤口,另一只手还是忍不住触碰了一下屏幕,仿佛是想要抚摸一下可爱的女儿。 与女儿的监护室相隔一个病区,病床上躺着李宗涛的妻子卢松清,7月28日,卢松清身上的210克肝脏成功移植到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女儿李若佳身上。 一个月内,夫妻俩先后切开腹部,只为了将自己的肝脏移植给女儿,让这个小生命得以延续。
天使降临小家庭 李宗涛是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蟠龙村人。2011年从学校毕业后,他前往深圳谋生,进入一家大型电子生产厂家。在那里,他与广西老乡卢松清相识并堕入爱河,两人走进了婚礼的殿堂。结婚后,夫妻俩共同打拼生活,日子过得恩爱而快乐。 2014年12月6日,李宗涛与卢松清的爱情结晶呱呱落地。这是一个女孩,李宗涛和爱人给爱女起名李若佳。 女儿的降生,虽然给在异乡漂泊的夫妻俩增加了不小的负担,但更多的,是为他们带来初为人父母的喜悦,和家的感觉。 然而,这样的喜悦,在女儿满月体检时被打破了。小若佳的黄疸数值偏高,虽然吃了医生开的药,但黄疸一直未退,在接下来的几天检查中,反而还出现突然升高的情况。忧心忡忡的李宗涛夫妇急得四处寻医,老家的中药,好心人的偏方,都试过了,但是宝宝的黄疸仍然高居不下。 在老家的最后一次检查时,医生诊断孩子的肝功能受到损坏,建议立即送往上一级医院进行治疗。刚刚获得一个小生命的李宗涛夫妇,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止不住泪水。“看着宝宝这么小,就天天要抽血检查。小小的手上都是针眼,我好心痛。现在又检查出有这个(指肝功能损坏),孩子真的好可怜。”李宗涛抱着孩子,心如刀绞。 但是,在市内医院进行检查后,发现小若佳胆汁淤积,必须服用一种特殊药物,而当时,桂林没有这种药物。在主治医生的建议下,2015年2月16日,李宗涛夫妇连夜带着孩子前往广州。
多方求医却得噩耗 2月17日来到广州,正是除夕之夜。 带着孩子来到举目无亲的广州,怀中的小若佳由于生病难受,不时会哭闹起来。李宗涛和妻子卢松清带着这个刚刚来到世上不久的小生命,就在广州儿童专科医院里度过了女儿人生中的第一个春节。“外面很热闹,放着焰火,但是我们没有一点心思看,只是紧紧地抱着女儿,生怕鞭炮声把她从好不容易进入的梦乡中吵醒。” 在广州的医院,宝宝入院后就全托由医护人员照顾,家长只能每周一三五来窗口探望。“开始第一次探望的时候宝宝睡着了,看着她一脸疲惫的样子好心酸,估计晚上哭累了才入睡,在医院不比在家里睡醒了有人抱她逗她玩,孩子很勇敢!”说起孩子,李宗涛总是心疼中带点儿家长独有的骄傲。 开始治疗效果不错,孩子的黄疸有所下降。但是,到了3月底的时候,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孩子的黄疸再次升高,并难以通过药物治疗降下来。这时候,医生建议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排查,以确认是否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这是新生儿一种肝内外胆管出现阻塞,并可导致淤胆性肝硬化而最终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先天性疾病,患上这个病的婴儿,若不进行肝移植手术,通常只有1年的寿命。 “八千分之一的患病概率,我想我们不会那么不幸吧?”直到4月2日,宝宝被推进手术间进行外科探查时,李宗涛和妻子依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可是,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探查,结果出来后,夫妻俩腿一软,坐在了地上。诊断书上“先天性胆道闭锁”几个字,有如千斤重锤,狠狠击打在夫妻俩的心头。
夫妻先后切肝救女 最终诊断确认时,孩子已经将近5个月大。若不及时进行肝移植手术,小若佳的时间,或许就不多了。 手术的费用,又像是另外一块石头,压在李宗涛一家人身上。李宗涛夫妇都是打工一族,他的家里,还有年迈的祖母和患病的母亲,依仗着父亲一点退休工资生活。而在之前给孩子的治疗当中,李宗涛家里就已经背上了六万多元的债务。“还要十几万的手术费,对我们家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有人知道李宗涛家里和孩子的病情,从大人负担的角度,也劝过李宗涛夫妻放弃孩子。但是,每一次看着孩子,作为父母,他们都不忍去想“放弃”这两个字眼。“孩子难受又不会说话,只能泪汪汪看着我们,放弃,我们能忍心吗?不!我们还没听到她喊爸爸妈妈,没有看到她在地上爬来爬去,还没看到她学走路那可爱的模样,没看到她长大成人,还没有……”说到这里,李宗涛又忍不住泣不成声。 “只要有一丝希望,再苦再难,我们也决不放弃女儿。”听上海亲戚说,上海有家医院做此类手术很出名,李宗涛一家带着女儿辗转又来到了上海。 不幸中的万幸,李宗涛和妻子卢松清在进行肝移植配型中,与女儿都能够匹配,也就是说,父母都可以将自己的一部分肝脏移植给女儿,延续女儿的生命。考虑到妻子是剖腹产生下的女儿,身体还在恢复当中,李宗涛决定自己承受切肝移植手术。7月7日上午,李宗涛与女儿一同被推进了手术室,准备进行切肝移植手术。 命运总是弄人。本以为能够救女儿的李宗涛,却没有想到,当医生切开他的腹部时,发现他患有胆管畸形,不适宜于将肝脏移植给女儿,若是强行手术,大人也有生命危险。当天的移植手术,没有能够继续进行下去。本来燃起的一点新希望,又被扑灭了。 这个时候,剖腹产伤口还没有痊愈的妻子卢松清毅然决然地要求,自己接受切肝移植手术。“我挨了一刀,让女儿来到这个世界,就让我再挨一刀,让女儿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吧。”虽然心疼妻子,但想到病重的女儿,李宗涛含着泪答应了。 7月28日上午,李宗涛目送着母女俩被推进手术室。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卢松清的210克肝脏成功移植到了女儿小若佳的身体里,术后母女俩的生命体征都很稳定。 8月2日,记者联系上了小若佳的主管医生,他告诉记者,小若佳的情况不错,2日上午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转移至普通病房,黄疸也从术前的500多下降至100左右。
永生不忘帮助过我们的人 手术成功后,李宗涛没有闲下来。由于术后三个月还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需要在上海呆一段时间。带着手术后尚未痊愈的伤口,他在上海又立即开始忙着寻找落脚之处。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李宗涛租下了一间房子,作为暂时的栖身之所。“因为做肝移植手术后免疫力会差一些,不能受到一点感染,宝宝今后的成长要比别的小朋友更艰难。但是,至少我们给她有了活下来的希望。”手术成功后,言语中,李宗涛口气显得轻松了不少。“孩子能够顺利手术,也全靠了很多很多的好心人帮助我们。” 在李宗涛的老家,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蟠龙村,得知他女儿的情况后,不少人送来了捐款。李宗涛的同学、朋友也纷纷在朋友圈上爱心传递,转发求助信息。“目前一共有十万元左右的捐款,可惜的是,有的捐款好心人,我都没能知道他们是谁。有不少钱,都是由朋友收起来一起转交的,连捐款名单也不愿意给我。只是叫我拿着钱救女儿要紧。”对于这些好心人,李宗涛说,“他们的恩,我永生不忘,那些不知道名字的好心人,我祝愿你们好人一生平安。” 由于女儿还在温箱中接受保护,家长也不能直接探望。每一天,到了探视时间,李宗涛就会准时来到探视室,通过监控屏幕看望女儿。看着女儿精神明显好转,他很高兴,还会用手机将女儿的样子拍下来,拿给仍在住院恢复的妻子看。 大多数时候,夫妻俩都并排靠在病床上。李宗涛举着手机,卢松清一点点翻阅女儿的照片和视频,偶尔会情不自禁地说上一声:“宝贝,让妈妈亲一下。”
来源:桂林晚报 记者:莫林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