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十点半左右,当各地的客人到得差不多时,村民们就开始绕着村子走一圈,向游客展示他们的民族服饰和民族风采。
当游行队伍最后集中在主席台进行表演时,村里的老人和一些妇女则在他们的房屋前开始了打油茶招待客人。 油茶不说煮而称“打”,是各地的统一称法。油茶的统—制作方法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盐加水煮沸,多数加生姜同煮,味浓而涩,涩中带辣。恭城一带还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并因煮的时间恰到好处,使恭城油茶被举为各地油茶之冠,享誉桂北和广西各地。
喝油茶必须配以各种佐食的小吃,都是各种油炸和炒香的食品。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地区佐食多半是炒黄豆、炒花生米、爆玉米、炸花生米,再则就是糯米饭团或糯米粉糍粑。(只要您伸手说“我要......”您就可免费得到油茶和小吃。)
恭城平乐一带县城佐食则较为考究,酥炸小吃往往在十数种以上,请客人喝油茶往往摆上一桌子的小吃,看起来就像请客吃饭。
瑶族以油茶敬客是一种礼节,主人双手捧茶敬客,在第一、二碗送来时不送筷子,并将米花、炒豆之类的小吃加入碗里。喝完碗里的茶还留些小吃在碗底,以示有余不尽,直到喝第三碗才送上筷子,所以客人必须喝三碗以上,只喝一两碗,主人会不高兴的。
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来则不分早晚,随时煮好奉客。
我喝完油茶后就在村子前后转悠起来,嘿,这儿有个豆腐坊,进去看一下。
磨豆浆我看过,但为什么还要把磨好的豆浆放在一个布兜里面晃来晃去的呢?
我想是不是把渣和浆分离,这样做出的豆腐会嫩一些?
呵呵, 还有客栈呢。
漂亮的美眉, 您家的客房住满了吗?
家家的房门都没上锁, 等这位大妈离开后我就进去视察啦。
看到这厨房,就想起了我插队时的情境。
知道为什么农村的腊肉那么香吗? 就是因为用火烟熏出来的!这家的主人割了一块腊肉炒粉利,并一再要求我和他们一起吃午餐。
祖孙二人坐在门槛上晒太阳,多温馨的场面! 看得出他们的心里是快乐的!
也许这里的村民经济条件还不是那么富裕,生活条件也没有城里人那么优越,但他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他们的那份质朴、他们待人的真诚及他们那灿烂的笑容深深地感动了我,它告诉我,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我笑对人生,一切都会变得美好的! 原文转载:http://happyrules.blog.sohu.com/2141246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