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各大电子商务销售平台,一些自制食品店主打“纯绿色”“无添加”“全手工”“独家秘制”的概念,不禁令各路“吃货”们食欲大开。网络自制食品卫生有保障吗?自制食品如何监管?出了问题怎么维权? 【市场】 网购自制食品悄然走红 “本品取自荒山野岭地下一米深处的野生蕨菜根,无色素、无污染、无农药、无化肥,是抗衰老、防癌、减肥、降脂的正宗绿色健康食品,采用真空保鲜,使味道更纯正,软糯滑爽,绝对好吃!”这条宣传语出自淘宝上一家土特产自制店。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关键词“自制食品”,结果搜索到5847件宝贝,这些自制食品包括饼干、蛋糕、巧克力、驴肉干、腊肉、芝麻酱、面粉以及全国各地多种风味小吃,交易十分红火。 一款号称具有消脂减肥作用的饼干月销量达1342件,这款100克的自制饼干售价9.9元。同一店铺,另一款号称低油健康的绿豆糕月销量竟达到6595件,25克一包,售价3元。再点开另外一家店铺,售价90元一斤的独头黑蒜,销售情况也极为火爆,一个月卖了4100件。一款147元一斤的自制牛肉干,月销量竟达到了14290件。 淘宝上一家自制美食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他去年开了一家网店,主要销售腊肉、鱼干、腐乳、笋干、红薯粉丝等,都是在自家厨房制作。“一年四季都卖,每天都能卖十几单。卖的这些我们自己也吃,所有食品都是纯手工制作,保证安全、绿色、卫生。” 【案例】 知道真相可能会“倒胃口” 案例1 “祖传秘制”奶奶出品货到长毛了 在火爆的销售背后,当然也不乏众多网友的控诉。 提起几天前的一次网购经历,市民赵女士仍然很气愤。“我在一家网店购买了5公斤农家自制糯米血肠,没想到收货后闻到一种特别奇怪的味道,仔细一看有的竟然长毛了!” 记者找到了赵女士,在聊天中得知,今年暑假她和家人到张家界去旅游,吃到了当地的一种小吃糯米血肠,味道非常好,回津后一直念念不忘。在朋友的提示下,她在一家购物网站上惊喜地发现居然有店家在卖。 “你看看,我正打算扔掉呢!”赵女士拿出一袋血肠递给记者,“包装袋上连个生产地址、联系电话都没有,说是真空包装,拿到手才发现早漏气了。” 在赵女士指引下,记者通过手机,在一家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上进入了卖家店铺。记者看到,这是一家已积累了四颗钻石的店铺,专门售卖各种自制湖南小吃。在其网页的宣传语中写着“绿色健康”“保密配方”“绝无添加”。“看到这句‘祖传秘制’了吗?闹了半天就是店主的奶奶自己做的,根本没有食品安全认证,怎么能让人放心呢?”赵女士坦言,她以后再也不会买自制食品了。 案例2 消费者:“您这样是不是太不卫生了?” 蛋糕店主:“您放心,我是左手抱着猫……” 市民白小姐也有类似的经历。她的手机里有一个在朋友圈中颇为知名的昵称——“甜的心”,微信号的主人是一家自制蛋糕店的店主。白小姐每天刷朋友圈都会被“甜的心”花样百出的各种蛋糕所“俘虏”。前几天,白小姐花300元预订了一款生日蛋糕,由于店主业务繁忙,她不得不自己上门提取。 进了“甜的心”的店,白小姐发现,这其实就是店主的家,原来店主并没有实体店,只是喜欢烘焙,做得多了,就在网上发微信接受订单。环顾四周,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颇为凌乱,客厅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礼品盒子,卧室的被子还没叠,令她大吃一惊的是,店主还养了一只宠物猫,在白小姐提货的几分钟内,这只猫不停地上蹿下跳,店主只好一手抱着猫,一手弄蛋糕。 “您这样是不是太不卫生了?”白小姐忍不住问。“您放心,我一直是左手抱着猫,我们家的蛋糕不光是往外卖,我们自己也吃。”话虽这么说,事后白小姐直言:“店主一直向好友们保证蛋糕是真材实料,也常常在朋友圈晒原料,我就是被这一点打动了,要是知道这么漂亮的蛋糕是这么做出来的,说什么也不会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