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移植在运动医学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体或异体的肌腱被用于重建各种韧带,如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内侧副韧带(MCL)、外侧副韧带(LCL)、髌骨内侧韧带(MPFL)、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前距腓韧带,ATFL和跟腓韧带,CFL)、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跟腱、肘关节尺侧副韧带等等。这些重建技术均已成熟并经过了大量病例临床随访的考验。然而,对患者来说,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是:选用自体腱还是异体腱? 的确,自体腱和异体腱各有优缺点,我们列出两种肌腱详细的优缺点,供患者选择: 自体腱:自体腱多采用内侧腘绳肌腱,即股薄肌腱和半腱肌腱。
优点:
1. 副作用较小,术后一般不会有大的后遗症; 2. 与自身组织的相容性好,容易愈合; 3. 重塑过程较快;
缺点: 1. 需要额外的手术时间,一般在15分钟以内; 2. 取出的肌腱可能不能满足手术需要,如不够长或不够粗;
3. 存在额外的手术损伤,术后可能导致取腱处疼痛;
4. 术后将导致部分膝关节功能损失,表现为内旋肌力下降30%,屈膝肌力下降10%。 此外,也有人选用腓骨短肌、腓骨长肌、股四头肌等,但其优缺点大多类似。 异体腱:异体腱多采用异体半腱肌腱、跟腱和胫前肌腱。
优点: 1. 不存在取材时间延长和额外的手术损伤,节约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
2. 愈合及重塑完成后疗效和自体腱类似;
3. 有充足的肌腱来源(直径和长度),能满足任何手术需要。 缺点:
1. 可能存在疾病传播可能,但目前的组织库建立技术及二次消毒技术可以使这种可能降低到十万分一左右;
2. 和接受移植的个体产生排异,这可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尽管和肝移植等不同,肌腱移植主要是提供支架作用,本身并没有任何活性。但未经处理的移植肌腱内仍有少量腱细胞存在免疫原性,这种免疫原性可能导致排异产生。Gorschewsky医师的研究显示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失败率高达45%,但在以后的研究中,先后8篇文献显示了异体肌腱重建的失败率在10%以内。经过仔细比较几个研究的差别,发现Gorschewsky所采用的异体肌腱是通过药物浸泡消毒的,而其它8个研究均是采用新鲜冷冻或冻干消毒的。研究证实,新鲜冷冻和冻干消毒的方式可以极大的减少免疫原性,进而减少排异反应。一般来说,国内现有的异体肌腱一般均为新鲜冷冻或冻干消毒,因此,排异可能性很小; 3. 愈合和重塑过程较慢,这是目前异体肌腱最大的问题。肌腱移植后,其愈合机制分为外源性愈合和内源性愈合。外源性愈合依赖于肌腱周围的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内源性愈合依赖于肌腱本身的细胞。异体肌腱的内在性愈合能力较低,从而愈合和重塑过程较慢。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异体腱重塑完成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而达到正常运动所需强度也要1年左右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如果过早进行激烈运动,容易引起重建的韧带松弛。
4. 异体腱一般均为商业性产品,需要支出额外的费用。 综上所述,异体腱和自体腱在不同方面各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患者应该根据自体实际情况来选择肌腱种类。对于经济情况不宽裕而又急切希望重返赛场的年轻患者,自体腱是比较好的选择,而对于经济宽裕,不愿意收到更多损伤,没有急切重返赛场需要的患者,可以选择异体腱。最后,无论采用哪种的肌腱,都需要遵照医嘱进行逐步康复,以免引起手术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