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5-24 17: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一次次,10个多小时的谈话
一次次,默默的看着背影的离去
一次次,默默的黯然的流泪
一次次,看着生命的逝去
这,就是器官协调员的写照!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群!
徐哲——武汉大学中南医院35岁器官协调员,工作很特殊,他常会出现在潜在器官捐赠者的病床边,劝说他们的家人捐出亲人的器官,因为他的职业是器官捐献协调员。
从2010年开展公民自愿捐献器官试点后,器官捐献协调员也随之出现,像徐哲这样的协调员全国只有1512名,他们有的属于医院,有的属于红十字会。
为什么会选择劝说别人捐出自己的器官?
徐哲回忆说,自己28岁那年正在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当辅导员。这年春天,他的一个学生患阻塞性肝病,病情急剧恶化,只有肝移植才能挽救生命。徐哲一面在全校为他募捐医药费,一面陪着他等待可供移植的肝源。从春天等到初冬,在漫长的等待中,这位学生耗尽生命的最后一滴血,一个20岁青春阳光鲜活的生命逝世了。学医出身的徐哲感到锥心疼痛:“他是良性的肝病,换了肝就能活过来,但却因为没有可供移植的肝去世了。我和学生们约定过,等他们毕业,大家要有一个大的合影,可是独独缺了这个身影,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2010年初,徐哲从新闻中看到国家开展公民器官自愿捐献试点,武汉是试点城市之一,需要招募器官捐献协调员,职责就是去动员、劝说符合器官捐献条件的人捐献器官,就这样他成为首批器官捐献协调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