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叶庭均,是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在读博士。略懂一点儿隐藏在大脑深处的秘密。今天依旧是我在「专治不明白」值勤,收到了这样一个提问。
经常各地出差住酒店, 不管是高级还是平价酒店的床, 第一晚躺上去总是睡不好觉。 这是身体在认床吗?
有这样疑问的人,差不多占这个世界的一半。所以你也不必觉得孤独,我也是如此。我们可能都存在一个现象叫做 First Night Effect (首夜效应)
认床的人会有什么不一样? 仔细回忆下「认床」的过程,或许会发现,在新的床上睡不好觉,通常只是第一晚,后面几晚很快就能安睡了。
在睡眠研究领域里,首夜效应获得了部分的科学解释。
现在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与众不同的睡眠,是我们的大脑在面临新环境时,非常需要「保持警惕」来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以应对不可预计的潜在威胁,有风吹草动时可以及时醒来。
这种保护在原始社会非常有价值,在今天可能会有点儿不合时宜,毕竟和谐社会,已经不需要我们闻声而起,还要一如既往的警惕怕是会因为睡眠不足导致效率低下。其实也还好,因为通常来说这个效应产生的保护机制只在第一天比较明显,所以才叫「首夜效应」。在熟悉一晚之后,即使我们是认床的人,也同样能进入深度睡眠的阶段啦。
首夜效应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我们睡觉时,大脑会经历一系列的睡眠阶段,每个阶段所花的时间各不相同。睡眠最深的时候,大脑会产生很慢并且同步的波动,我们的身体恢复也主要在这个阶段进行。
首夜效应发生时,大脑左半球,慢速脑电波出现了明显的减少,而右半球并没有受影响。此时,如果在右耳(右耳与左脑连接)处发出轻微的声响,人们会很快感知到,并且醒来。而同样程度的声响在左耳出现,就不会影响睡眠。
到了第二个夜晚,左脑的脑电波出现了适应现象,达到了与右脑电波持平的状态,再有轻微声音就不那么容易惊醒了,大脑已经基本适应了这个新的环境。
也就是说,面对新环境的第一晚,大脑一半在好好睡觉,一半在保持警惕。
一半睡觉一半清醒的睡眠模式在很多鸟类和哺乳动物身上也存在着。人类进化过程中很巧妙地只在面对新环境的第一晚保留,最大限度的既保证安全,又不影响整体的睡眠效果和疲劳恢复。因此对多数人来说影响甚微。
可能只是辛苦了少数夜夜换新床的老出差人和试睡员了。
来源:丁香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