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28|回复: 3

[美文欣赏] 杨修不死于小聪明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8-19 12: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 中移铁通
1800年以来,由于受《后汉书》、《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世人一直以为,杨修死于小聪明,并且言之凿凿地举出多个实例加以注解。诸如曹操在新修的相府大门写下个“活”字,杨修令将门改小;曹操在酥饼盒子上写了“一盒酥”,杨修遂打开分给众人。曹操在汉中争夺战中主动撤军,行前将“鸡肋”作为当晚口令,主簿杨修遂命令部下收拾行装,并因此被曹操立即杀了。《三国》剧中,不仅完全采用了这一认识,还特别安排了一个情节:让司马懿对曹丕预言杨修必死于小聪明。

  其实,这都是对历史的误读,并没有抓住杨修之死的实质。送杨修上断头台的,是他极力辅佐的曹植。?

  曹操是最爱惜人才,最能延揽人才也最会使用人才的,武大郎开店是自杀行为,精明如他者焉敢与闻!杨修之所以受到重用,恰因其是名门之后和非凡才能受曹操器重。杨修被曹操请出,先担任职务较低的仓曹属 (粮食部副部长),继而升任为主簿,显然,曹操不忌妒杨修。

  专制社会的主从关系,有时是猫与老鼠的关系,有时也是大猫和小猫的关系,特别是好开玩笑的曹操。希望部下精明而不是愚蠢,更反感虚伪,他曾严厉批评过“面从”,即表面顺从。曹操用幽默批评奢侈,用幽默示意大家吃酥,是检验部下的跳跃思维。杨修抢答了题目,只能更获得曹操的喜爱。

杨修之死,实因参与曹丕、曹植之间的权力角逐。曹操选择接班人不同。开始他从集团内选拔德才兼备的郭嘉,郭嘉死了,曹操哭得非常伤心,就是担心后继无人。之后让儿子中竞争上岗,将命中注定变成较大范围的挑选。他首先选中聪明且宽厚仁爱的曹冲,曹冲夭折,曹操在差别不甚明显的其他儿子中观察。考验淘汰到后来,仅留下曹丕、曹植两个。

  由于杨修的策划,曹植明显占了优势。情急中,曹丕将不能入内的内朝歌长吴质。藏于竹箱子拉进府中。杨修立即向曹操告状。第二天,又有大车驰往曹丕府中。杨修又告状,曹操派人拦车验查,却仅是一车废竹篓,杨修落下诬告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曹丕嫌疑。

  曹植淘汰直接因为司马门事件,亦即《三国》剧说的司马门事件。乘曹操南下指挥战事机会,曹植开启司马门在御道奔驰。曹操可不是《三国》编导,看到荀彧阻拦曹植时,竟然将皇宫门拆毁,曹操不会如此狂妄。相反,曹操知道后非常生气,不仅处死了公车令,还先后三次发布命令,其一是:我开始以为,曹植最能担当重任,殊料令我非常失望。其二是:“自曹植私开司马门,我不能不鄙视其人。其三是,“自曹植私开司马门,我连那个儿子都不再相信,怕他们私自行动。天平终于倾斜了,曹丕被正式确定为太子。?

  为避免身后的兄弟残杀和分裂,曹植的势力必须翦除,杨修的通达机敏成了曹操最大的心病。宣布曹丕为魏太子,等于宣判了杨修死刑。然而杨修毕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是须臾不能或缺的辅佐。为了身后的平安过渡,杨修必须死;为了军国大事的需要,杨修还得留。惟一办法,是在自己生死临界点之前再杀,还得有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不是这一原因,杨修“诬告”时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曹丕时候,就有了被处死的充足理由,何须要罗织罪名!“深知曹操的杨修死得十分明白,知道受到曹植失意的牵连,临死前,他对故人感慨道:“我知道自己已经死得晚了,早就该杀头。”

从杀杨修到曹操去世,中间仅隔了七个月时间,大概曹操感到临界点已经到了。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8-20 10: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中移铁通
有点谬论了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10: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中移铁通
萝卜懒 发表于 2012-8-20 10:17 杨修不死于小聪明628 / 作者:半指温柔沙 / 帖子ID:35666
有点谬论了

转帖的,呵呵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8-22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七星区 电信
半指温柔沙 发表于 2012-8-20 10:28 杨修不死于小聪明195 / 作者:萝卜懒 / 帖子ID:35666
转帖的,呵呵

{:1_477:}不过角度可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