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35|回复: 1

[原创文章] 随笔(58)我为是广西人而骄傲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4-12-2 14: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南宁市 联通
可可随笔(58)

我为是广西人而骄傲

可可


身为广西人我为之骄傲.我曾被人当面问及过:“你是广西人?难怪这么‘蛮’的!两广是‘南蛮’之地嘛”。广西人怎么了?古时中原人曾把这一带称"南蛮",实在是那些古人的误会和偏见、今部分江北人的无知和自负.几千了,中华文明早已普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两广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有些方面已走在全国的先进行列,甚至遥遥领先;“泛长珠江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贸易合作区”两大经济合作区模式,成为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部分江北人不服气,但经济发展上又对“两广”取得的成就不得不称赞,这方面他们是口服心服、无话可说,只好拿几千年前古人对岭南地区视为未开化的荒蛮之地这点来说事,企图在文化和文明历史方面讨回一点面子。

其实,从古人的偏见那里也没讨到什么便宜,也没拣回一点可怜的自尊自大的面子来。不是要说历史和文化吗?这里也有灿烂悠久的文化.它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不仅山水甲天下,还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不说它远在2200多年前就建郡的悠久历史,也不说明太祖朱元璋之重孙朱守谦靖江王在此立蕃的辉煌,单单说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曾是全国文化名流聚集的地方,那个时代有名的诗人,学者,教育家,作家,书画家,表演艺术家......几乎全国所有的文化艺术界的大师全都芸集到了这座美丽的城市生活和创作,他们在这里不仅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作品,也将由他们这些全国顶级的文化精英集中营造文化气息和氛围留在了这里,可想而知这里的文化气息有多浓厚了.

桂林还是全国有名的"美人窝"也许是历史上这里是长江和洙江两大水系沟通的枢纽地,(秦始皇时代在这里建造了灵渠水利交通工程)致使这里成了南北文化汇集交融地,加上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大后方",全国大量名媛名流芸集到这里生活多年,在这里遗玉植珍,他们的后代又经好山好水的滋润,能不一代更比一代秀美的?不唯桂林多美人,全广西历来就多美女.有的人孤陋寡闻,一提到广西就自以为见识广地说:"广西人又矮又黑,颧高鼻短,好难看",说这话的人不知他到过广西没?见过几个广西人?我想他大概是坐在车上路过我的家乡而已,对广西的了解少得可怜才会道听途说,或一叶障目地瞎放炮.他不知倾国倾城的杨贵妃的祖籍就在广西容县;美丽聪明贤淑的明孝穆皇太后纪淑妃正是我们广西富川瑶族土司的女儿.几千载的历史长河,知名美女何止千千万!可是能载入史册的的美丽而聪明的女子,你的家乡又出了几人呢?

广西的人文历史基根浅薄?这话说的没根据.我来告诉你:广西还是人口仅次于汉族的壮族的发祥和生息地.考古学家吴汝康(1959)认为:发现"柳江人化石"证明柳江人是中国以至整个东亚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晚期智人。一般认为其生存年代在距今3—5万年间."人类学家黄现璠认为:"柳江人所在的区域,恰好是壮族先民的活动地域,也是今天壮族的聚居地区。基于此,壮族是这些古人类的后裔之—"。五万年的智化之源还嫌短浅?中国以至整个东亚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晚期智人的发祥地,是可用"人文历史基根浅薄"来注释的?由此可见在广西这块土地上的先民们,是最早进化为智慧新人类的,也是古代人类文明的先锋.

在这里,我不多说远古上千达万年的悠久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不多讲现在广西作为我国西南内地出海唯一通道的区域优势,以及广西这几年经济发展所取得的骄人的辉煌成就,我只数一数近百多年来广西风云人物和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来说明广西人的“不简单”。

不说远古,就说说现代。广西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面积仅次于粤赣湘边区中央苏区的红色根据地,在这里有邓小平和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领导的红七军红八军两支人民武装力量,人数上和实际上控制地域人口上也仅次于中央苏区.广西的英雄儿女,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军中,唯一可与蒋介石"中央军"抗衡且明枪明炮与之打了几年仗,让蒋主动求饶讲和的、也只有这支骁勇善战的"桂军";抗日战争中,桂军也是出兵最多,打得最顽强的一支国军部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及人称"小诸葛"总参谋长白崇禧的统帅下,50万广西子弟兵大军,英勇杀敌,打出了国军中少有的中国军人威风和民族气概来,令日寇闻风丧胆:血战台儿庄、桂林保卫战、昆仑关大捷.....这些被国共两党及中日两军,两国政府载入史册的战例,就是广西子弟用热血书写的光荣!

再讲讲稍为远久些的历史故事。有清朝期和刘子福率领的"黑旗军"在镇南关一带痛击入侵的法国殖民主义军队,"镇南关大捷"写下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的英雄史诗光辉的一页; 明朝时,瓦氏夫人是壮族土司时代著名的抗倭英雄.瓦氏夫人,原名岑花,生于明治九年(1496年),归顺直隶州(今广西靖西县旧州村)土官岑璋之女。她自幼聪明好学,饱读诗书,习练武艺,精通兵法;生性助人为乐。长大成人以后,按照壮族土司时代官族与官族通婚以及壮族婚姻不避同姓的习俗,嫁给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土官岑猛为妻,改称为“瓦氏”。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中国沿海频频遭受倭寇侵扰,年近花甲的瓦氏夫人不顾自己年迈体弱,毅然请命应征,请求带兵抗倭,被授予“女官参将总兵”,开赴东南沿海前线抗倭。瓦氏夫人率广西田州、归顺州、南丹州、那地州、东兰州等各州组建的军队六千八百余人,奔赴东南沿海剿倭。东南沿海住民久闻壮族俍兵骁勇善战,名扬海内,视若长城,民心大振。瓦氏夫人率俍兵于三月十三日抵达前线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金山卫境),于各地应召之兵中,首先抵达战场。四月,倭寇出动三千余人突然侵犯金山卫,瓦氏夫人率队迎击,杀得倭寇四散逃命,一战而首次扭转东南抗倭战局。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船民抗击倭寇,杀得倭寇鬼哭狼嚎十几年内都不敢再来侵犯我沿海边民;给清帝王朝严重打击,曾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差一点就推翻满清统治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在广西在桂平金田村发起,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们从广西一路北上东进,直打到南京建国定都,统治大半个中国十八,他的麾下八大王全都是广西人;

再说说近些的事情。28年前,越南人仗着前苏联的支持积极参加对中国的国际战略包围并加紧对中国侨民的掠夺和驱逐,不断地在中越边境地区的入侵骚扰挑起事端进行挑衅,1979年春节后不久,中国对越开展建国后与外敌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争,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20万人主战役.历时一个多月,零星战斗长达几年,在这场战线几百公里长跨云桂两省与越交界的反击战中,中国军队动员了广州军区和成都军区两大野战军参战,以广西和云南部队主要,打得十分英勇顽强,仅一个月就把自称亚洲第一强大,全球第三强大的越军从中越边境上赶得后退150公里、离越南首都仅二三百公里的越南广宁省府.在这次战斗中,广西子弟兵进攻时负担打前围突击穿插任务,撤离回国时担负断后掩护撤退任务,打得十分的艰难,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作出了巨大大的牺牲,发扬广西兵敢打敢拚、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出色地完成了这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这些光荣的历史不值得我们敬重和骄傲吗?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4-12-2 14: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 电信/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广西的传统文化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