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9|回复: 0

脾虚按摩一穴,比山药粥效果还好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oderator 发表于 2016-7-14 16: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很多朋友都存在脾虚的症状,比如
夜里睡觉老是流口水(这叫脾不摄津,就是脾不能收摄这些津液,它自己流出来了);
舌头两边有齿痕;
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消化不良;
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
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不能收摄;
因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等等。
这些症状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

尽管脾的症状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
太白穴主治疾病: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因为它是原穴,是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的。揉太白穴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内侧多硌它,这样健脾的效果才好。
另外,按揉太白穴还可以调节血糖,治糖尿病。

"太白"为古代星宿之名,传说此星有平定战乱、利国安邦之能。此穴是人体健脾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 病后脾虚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揉此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

1
按太白穴很疼。而且不太方便,老得够着脚。有一个办法:找2颗芸豆(反正稍微大一点儿的豆子),用创可贴粘在太白穴的位置,看电视的时候一只脚踢另外一只脚的豆子,交替着踢。睡觉前拿下来,扔掉。


2
另外一种十分有效的穴位外敷方法,即把人参切成片,医用纱布折叠成一厘米见方的一小块,然后置一小片人参于纱布之上,贴于太白穴处,再用医用胶布固定。记住,两侧太白穴上都要贴。每次贴上后,要持续12小时才取下。隔天贴一次就可以。

3
有些朋友们平时总是爱发脾气,有些女性朋友会出现月经不调,这些都是与肝系统有关的症状,平时都可以用三七切成片或打成粉,外贴于两侧太白穴,方法同上,也可以同时用人参和三七,一起外贴穴位,补脾又益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