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6|回复: 0

扁豆栗子粥,健脾祛湿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8-31 09: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温馨提示:
喝水时,如果在水中加一样东西,有助排光体内毒素,外表年轻10岁。具体加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饮水 了解详情。

  北京读者王女士咨询:我脾胃不太好,吃点寒凉的食物就容易腹泻,女儿给我打听到一个偏方,据说可以健脾胃:取扁豆12克、栗子10克、粳米24克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适量红糖服用,每天1次。我试过之后,确实感觉好多了。想请专家点评一下此方。
  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全毅红点评:脾虚泄泻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在夏秋之季。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往往贪凉,吹空调,过食冷饮等,而寒凉之品极易损伤人体的脾胃功能;立秋之后,暑热未消,暑湿碍脾,脾胃受损,气机不畅,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湿邪下注形成泄泻。
  脾虚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溏泻,容易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就会大便次数增多;还伴有尿少、面色萎黄、身重胸满、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腻、脉细弱等。中医认为脾虚泄泻的治疗原则是燥湿、健脾、益胃。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食疗来健脾益胃,其中扁豆栗子粥就是不错的选择。扁豆为豆科植物的种子。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入脾经和胃经,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止血止带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暑湿吐泻、脾虚吐逆、泄泻、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等证。
  栗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板栗,形似人体肾脏,民间俗称“肾之果”。中医认为栗子性温,味甘平,入脾、胃、肾三经,能补脾健肾、补肾强筋骨,有活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以及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肢不遂、小便频数、折伤肿痛等。

广告

  中医认为粳米性平,味甘,归脾经和胃经,具有健脾益胃、除烦消渴的功效,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强调说,粳米能养胃气、长肌肉。三者同煮食用,可健运脾胃,又能补肾强筋骨。
  需注意的是,栗子最好是炒熟或煮熟后食用,且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容易导致气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