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辩(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老龄化将带来传统道德嬗变 田孟 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加,“421”家庭数量激增,调查显示:有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49%的城市家庭要赡养2—3位老人,如果独生子女下一代还是独生子女,那么第三代就要面对一对年轻夫妇最多赡养12位老人的局面。 同时,独生子女政策将使得提供养老金的青年人群比例缩小,不少父母将被置于家庭养老危机之下。[《调查显示三代单传夫妇俩可能最多赡养12位老人》04月21日02:05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看了这一则“报摘”,心情格外的沉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逐渐严重,养老问题,“空巢”家庭老人情感孤单的问题,这些现实困难如何解决?现行的一对夫妻只生养一个孩子的政策会不会因此被置疑? 二十多年来,国家实行一对夫妻只生养一个孩子的政策,在解决我国生产生活资源人均占有比例低,人口多增长快的情况下,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严重失调的问题,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它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人口老龄化就是实行一对夫妻只生养一个孩子的政策带来的直接社会问题。生活重压下,年轻人开始厌恶家庭,他们有的只谈恋爱和同居,无限期地“拍拖”下去,有的结婚但迟迟不愿生养下一代,有的夫妇,以自己亲历的生活压力感受为诫,为不想让下一代重蹈自己的旧辙,决定干脆终生不生养孩子,成为“丁克”家庭。 一对夫妻只生养一个小孩,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是控制了,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又如何解决呢?第三代的“独生子女”成家后,两人要承担抚养12位老人的义务。且不说经济上巨大的压力,那情感如何分配?让这十几位老人和他们集中住在一处?也许将来的中、青人不用出去工作了,一家之中有12位年老病多的老人要照顾,就是夫妻俩在家一天到晚忙不停也会忙不过来,哪还谈得上出去做其他的工作呢?因此,我猜测想,今后老人一定是由全社会来供养,人老到一定年龄就必须离家住进免费养老院,就像儿童长到一定年龄就必须强制性地入学学习一样。 那么,我们国家在养老法规上准备好了没有?养老体制建立完善了没有?养老的钱财、院馆、各种设施用具准备充分了没有?老龄人心理问题咨询师、医师、护管员、院长、干部等这些专业队伍配齐并培训好了吗?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老人和他们的子女的养老敬老观念改变或者说适应这种方式了没有?几千年来的家庭观念可能就如雪崩一样,一下了全崩溃了!后果我无法想象。如果这一切都还未准备好,那么,我们又如何处理这迫在眼睫的、人口老龄化的滚滚洪流呢?各级ZF的大小官员、各个家庭成员、全社会是到了该认真思考并抓紧做这方面工作的时候了! 物极必反,这中国人信奉了几千年的哲学。现行的人口政策会不会因些走向反面呢?从多到少生再到不生,[像锯齿型不断地循环];从养儿防老到全社会养老;随着依靠家庭亲缘关系维持的养老方式的土崩瓦解,千百年来一代一代人苦心经营而传承下来的所谓的家庭伦理道德将会面临着严峻挑战,所谓的“孝”将淡化成一缕轻烟散去,无影无踪。这已不是什么为哗众取宠而制造耸人听闻的谣言,现在的社会轻老恶老厌老的形势,已经初露端倪,君不见社会上许多小小年几的人对上辈人的不管他老不老,张口就骂“老不死的!”、“老东西!”、“老朽!”;你若上网,一定会遇着一大帮个个都像韩寒那样伶牙俐齿专骂长辈的“太子”,在他们眼中,一切老辈人都不是东西,必定是“老朽”,“草包”,甚至“反动”“卖国”;从孔子、孟子、苏轼、曹雪芹到徐志摩再到王蒙、余秋雨……凡是长辈都“不是东西”,千古名流都有如此待遇,一般的长者,那就更不用说了,骂你“老不死”是抬举你了,喝令你:“去死吧!”却正是少爷们的脾气。为何会这样?我想这与这些少爷们大多数是自小就被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当皇帝皇后宠惯坏了,为这小独苗不顾年老体弱,甘为这些小孽障们做牛做马,被他们呼来唤去,毫无长者尊严却乐不知疲地伺候着这小“太上皇”.这些小王八蛋,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他们从小就意识到,唯有他才是最正确的权威,比他长的人都有不如他,特别是那些做爷爷奶奶的老年人更是“废物”,他们只配对小辈人说好听的话,事事承应自己错了,围着小少爷转,在他们的心里,老人就那么没用,那么没尊严。走出社会后,他们发现,这些老人竟不完全像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样对自己恭卑顺从,于是他们逢老人就又嘲又骂,劈头盖脑“喷”人一身血,“喷”死他拉倒。这已不仅仅是个例,而是普遍的现象,是潮流。 说什么都没有用,有人说加强道德教育,从幼儿开始抓。那样可能会收到一些效果,但是,那最终不能改变旧道德沦丧的结局。社会生活内容变了,那些旧的、传统的道德观念哪还能不被抛弃的?所以,还是借佛教经书的一句话劝一劝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后人担喜忧.尽了为人父母之责就够了,别在下代和下下代人身上花费太多的心血了,更不要抱养儿防老这愚蠢的念头.还是多为自己下半辈子的生活想想吧!孩子将来要养的是十几位老人呢,将来,他也许连把老人送进哪所养老院的事都不愿费太多心思.全社会都如此了,还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生活和身体是自己的,还是多疼疼自个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