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7-16 10: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 电信
本帖最后由 齐尹孟田 于 2012-7-16 10:28 编辑
思辨(32)
————————————————————————————————————————————
把月亮弄弯(即q06096)评左三叶《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并给老田博客的留言:
突然发现你们这些右派都集中在这里搞自恋!!请问你们一句话,(1959-1961年“三年灾害”时期)饿死三千万(的数据)是你们右派统计的吗?再回答我一个问题,中国在和平时代发展三十年了,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强大的劳动力,改造出这么多良田,修建这么多水利工程,每个家庭像毛泽东时代那样都生五、六个小孩子,加上没有毛时代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你觉得现在的人能吃上饱饭吗?没有毛泽东时代奠定下来的工业基础,改革开放能行吗?没有毛时代的“两弹一星”撑腰某些人可以(站)在(中国的)南海(边上)画(个)圈吗?如果硬是要画的话也就是想(象)当年香港奥(澳)门一样(租或卖给别人了)!看事情得要有眼光!不要只是计较个人的得失!
————————————————————————————————————————————
尊重历史,功与过都不可抹杀和歪曲 ——驳把月亮弄弯(q06096)的“捧左”言论 田孟 杂交水稻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你知道吗?告诉你吧!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发明的,也就是说在毛泽东时代后期发明的,那时的技术还很不成熟,并没有在全国推广。发明杂交水稻后不久毛泽东就过世了,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大部分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后的年代完善、发展和广泛推广的。所以说这个功劳让某些人盗为某些人用了!相反,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和厉行计划生育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大包干政策,有为大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加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技术有条件发展和广泛推广,粮食和副食产品产量才大大地且稳定增长,才会让十几亿人口大国没有象1960年时那样饿死成千上万的人。若还像40年以前那样一对夫妇生养六、七个娃,又年年搞政治运动、天天抓“以阶级斗争为纲”,处处搞缺乏科学依据的劳民伤财的“科学实验”、造成不可再生资源巨大浪费和毁灭性永久破坏、耗费巨大人力、财力的运用“人海战术”建造的效益低、质量差,建成之后不久都有成为问题工程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你看会不会再饿死许多人没有?
“两弹一星”是在那个年代研制成功的,那中国的“原子弹之父”钱学森及其他科学家是那个年代且在国内培养出来的吗?他们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在美求学深造、五十年代初才归国的,当时是爱因茨坦、居里夫人等科学大家的学生和助手吧?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恐怕稍有点求实精神和懂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情。是那个年代成就的事情,就一定是毛主义的功劳吗?再说,以某个时代发明发现了某项科学技术,就把它列为最高统治者的功劳,并且以此肯定这个历史时期为盛世的说法真是好笑!毕升发明民活字印刷、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按你的逻辑,那岂不是秦皇汉帝们的功劳、奴隶主统治胜过强过封建地主统治,更胜过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了?那几百年的诸侯战乱年代强过当今?那千百年历代什么王、什么帝也当比后来当政的中山、老毛等等人英明伟大不成?这个理显然是讲不通的。
再说你不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北大校长叫马寅初吗?这位先生写了一本关于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的书,在中国首先提出了:人口与国民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会加速社会资源的消耗,抑制社会的发展,因此ZF不要再一味强调“人多力量大”鼓励生育,而是要采取科学办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这本来是一条利国利民的良策建议,却受到毛老人家的点名批评,马先生因此才被打成“右派”、“中国的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在那近三十年间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无数次批斗、失去了人身自由。“文革”结束后,人们对其事件评价说:“错批了马寅初一个人,中国净增了五亿人”,多了五亿人口!这么多的人要吃、要住、要穿衣、要看病、就医、要上学、就业,假若每人每天的基本生活平均开支3元、1斤粮食的基本生活最低水准消费,不计这些人的后代的开销,光他们本身一生要开41325000000000元,消耗粮食约137750亿斤粮食,这负担有多重啊!再是地大物博的富国都会吃穷吃空,何况当年搞运动折腾得生产力水平还那么低的穷大国,再加上几十年来从不间断地勒紧裤头带也要“发扬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支援世界受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的巨额外援开支呢?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年间从4.5亿猛增到十二亿的直接原因!除非田地真的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地永远按人口年净递增10%以上速度无限增产下去,否则就是有一万万个袁隆平和杂交水稻技术都无法避免中国人民挨饥受穷的命运。犯下这种错误还轻吗?你还说是不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好,“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强大的劳动力,改造出这么多良田,修建这么多水利工程,”就没有现在的工业、农业的基础,这不是为那个时代抹金而说反话吗?
改革开放绝非你所说的卖国,三十年来的实践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明了一切。全体中国人,包括你和你的亲人在内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说话办事要讲事实、讲良心呐!你若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真正地爱国忧民、稍有点政治良知、真有一点“看事情得要有眼光!不要只是计较个人的得失”精神,你就不会颠倒是非说那个贫困、动乱的年代好、不会为导致动乱和贫穷的“极左路线”叫好了!只要是善良之辈,没有谁说那过去贫穷动荡的日子好的。只有那些趁乱做见不得人的事的人才巴不得天下大乱。历史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才有了第二次解放;抛弃了旧时代的“极左路线”,中华民族才从苦难、极其危急之中摆脱出来。我们永远记住过去的教训,永远怀念当年为改革开放作出历史贡献的革命家和伟大领袖们!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自由、公正中国之路走下去,建设自由、民主、和谐、公平、富裕的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谁能给人民生活带来幸福,谁就受人民拥护和爱戴。反之,就会遭到人民和历史唾弃。
———————————————————————————————————————————
附:感谢松针枫叶博友提供如下资料: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统计数字测算:中国人口总数1959年是6.72亿,1960年为6.62亿,即减少了1,000万;1961年比1959年增加2,700,两者相加,1959年至1961年的非正常死亡和减少出生人口数在4,000万人左右。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初衷,本来是想使人民早日过上更好的日子,但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却造成了这样令人痛心的悲惨结果。……‘大跃进’所造成的经济上的损失也是惊人的。据推算,仅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200亿元,‘跃进’3年,调整5年,(至1965年才恢复到1957年的经济总水平)浪费了长达8年的发展时间,拉长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损失恐怕是难以估算的。庐山会议的又一方面重要影响,是使党内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以及‘左’倾阶级斗争理论得到了恶性发展。” 《庐山风云》282——283页。该书作者谢春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现为中央党校办公室副主任(胡乔木等曾为该办公室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