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这部电影很久了,应该是2007年左右上映的,那个时候还在上高三,看过一遍之后也就很快淡忘了。有印象的也就是三个主角,能打的功夫皇帝李连杰,四大天王的不老男神刘德华,以及相对年轻一些的大帅哥金城武。对于那时候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来说,看完这种题材的电影,真的没什么深刻的体会,因为人生阅历很少,也不明白电影想要表达的究竟是怎样一种深意。
十年之后再看《投名状》,终于懂了一点儿
现在,工作了六七年之后,而且马上要三十岁了,近来工作上遇到很多不顺,开始更多地反思为人处世之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背靠大树好乘凉”、“脸皮要厚、心眼要黑”“千防万防、家贼难防”等等这些原本非常不屑的词语,仿佛一夜之间都懂得了是什么意思,反思中突然感觉,一个马上三十岁的人了,还时常活在幻想之中。社会真的是一所大学,他教会你的东西远比老师的谆谆教导要更加记忆深刻,那种想要扇自己几巴掌的感觉,那种无力感,崩溃只在一瞬间。
说回这部电影,主要围绕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兄弟展开,大致情节是三个人结义,然后投军打太平军,相继攻下舒城、苏州、南京,最后得到朝廷嘉奖,一时功成名就奉为将军,大哥庞青云甚至被朝廷封为两江总督,最后因为兄弟反目、官僚集团的斗争而相继丧命。里面充斥着兄弟义气、金钱诱惑、派系斗争、相互拉拢、出卖背叛、弃车保帅等等复杂的人性关系。
电影里面有几个情节印象比较深刻,而且都是围绕着三位下棋的大人展开,分别是实力最强的姜大人,满洲人身份更高一点的狄大人,以及实力相对最弱的陈大人(是老版水浒传里面高俅扮演的,绝对的老戏骨了,我第一次看以为原型是曾国藩或者李鸿章)。
第一幕是三兄弟决定投军。庞青云说15天攻下舒城,姜大人不太相信,本来庞与姜就不太对头,所以姜的内心是不希望庞青云做起来的,甚至是活下去。眼瞅15天的诱惑力有限,庞青云再次加大赌注,10天,这时候另外两位大人动心了,并想要顺势拉拢庞,陈大人把老底的1500人都调给他,也算是押宝了。后面证明,陈的确是押对了,但是这个时候的庞青云并没有要和陈联手的意思,但是在外人看来,庞无疑就是陈的人了。
我看完这部电影总在想,为什么庞不顺势找到一个靠山,究竟是明哲保身,还是不想同流合污,亦或是内心太过自负,导致他根本就看不上这几股势力,而是想另起炉灶,靠自己的真本事来打出自己的天地?不靠天靠地,也不求他人,只靠自己。可能都有吧,每个人可能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比较偏向于理想主义者,也就是庞青云太自负了,太理想了,太天真了,他以为自己可以掌控,或者说可以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这似乎有点像自负的自己,职场中总以为无所谓,不注重向上沟通,认为大不了老子辞职不干了,也不愿意委屈自己的内心,哈哈,想来是有点可笑的。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孙悟空,没有被社会和现实磨去棱角,但是成长却要求我们不得不打死这个孙悟空,有的人早早地褪去了棱角,在成年人的游戏规则里游刃有余;有的人还在保留年少年时的棱角,处处碰壁。
第二幕是下棋。也就是姜、陈两人下棋的时候,实际上处处在打暗语,狄则在旁边作壁上观。姜的态度很明显,不管庞青云这伙人能不能打下南京,终究都是要作为弃子,不会得到重用的,因为他不符合利益集团的诉求。而陈大人则觉得自己还有胜算,毕竟自己第一次押宝押对了,这一次如果还能再押队,将庞青云扶起来,拉到自己这边来,那自己的实力将大增。而狄大人此时几乎是彻底放弃了拉拢庞青云,转而让两人各自打算盘吧。
实际上这个下棋的隐喻特别好,不管是庞青云也好,还是赵二虎、姜午阳也好,每个人无非都是棋子,相互利用罢了,为了共同的利益才会在一起合作。然而背后真正下棋的人,却是三位大人,再往上呢?太后又是更高阶的下棋者。好像职场也是这么回事,基层被中层当做棋子在下,高层把中层当做棋子在下,再往上,决策层才是最后的下棋人。所以,在自己的实力不允许的条件下,不要试图僭越自己的身份,做自己该做的事。
第三幕是陈、狄二人和庞青云的最后一次对话,也是在庞受到太后召见之后,封为两江总督,但是庞此时却不合适异地提出来要免除两江地区三年赋税,太后应允但内心杀心已起。清廷的主要赋税来源都靠两江地区,湖广熟天下足,你一个新人上来就讨赏赐,虽然老百姓心里会感激你,但是我朝廷的库存可是要空虚了。
老道的陈、狄当然早已看穿了这一切,但是出于对于人才的珍惜,更确切地说是出于对自己利益(拉拢庞清云可以壮大自己的力量,牵制姜的势力),两手决定联手再挽救一下庞,几乎是很明白地说了,你除非加入我们还有一下生机,否则就是死路一条。但是理想主义者的庞青云,最终还是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也就丧失了最后一个机会。这样一个没人喜欢的角色,注定在官场混不下去的,太后不喜欢,三派势力你又不参与,那谁还带你玩呢?悲剧似乎早就注定。
电影结尾,三个大人继续喝茶,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说实话,看完这部电影,用背后一凉来形容一点不夸张,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人性、官场、职场的险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