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1-16 11: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带着一份猎奇的心情,我在深秋时节携妻子走进了被誉"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的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
一、神奇的山水
我们驱车从河池东兰县进入巴马就象坠入了一个山的世界.弯弯曲曲的公路象随意扔在山间的绳索,宛延曲折、跌宕起伏.从车窗放眼望外,披绿滴翠的连绵山峰,如似绿色海洋掀起万顷碧浪.每一座山又仿佛是自然天成的艺术画廊,让我忘却乘车的劳累,顿感一番超凡脱俗的忘我心境.
流经巴马的河叫盘阳河,发源于凤山县,在巴马境内流程有82公里.盘阳河就像一条涌动的玉带,在这片喀斯地貌的山峦中穿溶洞、绕顽石,四进四出地下溶洞.所经之处留下无数的瀑布和深潭.形成了巴马无处不有泉的奇特景象.也正是这些天然的山泉养育了巴马人的生命长寿.
二、长寿之乡寻迷
巴 马健在的百岁老人有74位.最有名的长寿村巴盘屯,全屯501人,百岁以上老人竟有7人,90岁以上的有25人,长寿比例之高世属罕见.于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对这里的长寿现象进行探讨.认为促成巴马人长寿的因素有:遗传机制、饮食习惯、阳光、气温、空气、水自然环境和地磁等.地质学的专家还用尖端仪器测量到盘阳河地下有一条断裂带,导致地磁增强.这里的地磁比一般地区高出一倍多,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竟高达45000个.......
在 巴盘屯我走进了114岁的失散红军人员黄卜新老人的家.他正在用晚餐,见我们进来笑呵呵的给我们让座,并拿出他106岁时牵牛耙田的像片给我们看.言谈中他头脑清晰,面目祥和.他告诉我,屯里7个百岁老人中有3人都是当年跟韦拔群闹革命的红军失散人员.......突然,我想起了享年96岁同为红军战士的家父.我父亲从江西出发长征,湘江战役失散后流落到恭城以从事木工为生.早年曾有人劝父亲向国家申请些待遇,而父亲总是笑呵呵的说:"要什么待遇?我冷不死、饿不死、打不死,能活到今天已经知足了."于是,我茅塞顿开:形成巴马人长寿的现象除诸多的自然因素外,远离权欲和物欲,知足的心态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巴马养生的侯鸟人
如今,在巴马有一个十分特殊群体,那就是到这里养生度晚年的侯鸟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象侯鸟迁徙一样,每年十月份左右涌入,次年开春之后离去.他们在盘阳河两岸租村民的房子居住,自巳买菜或开荒种菜煮食.上午结伴去登山或进溶洞吸氧,下午到山泉中泡脚或到盘阳河游泳、垂钓.晚归时总要提取一壶壶清沏的山泉水"回家"做饭......
南来北往的侯鸟人不仅给巴马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也为巴马创造了新的神奇.我见到一位来自长春的侯鸟人,他曾患有直肠癌.做完手术和化疗后有人断定他活不了一年.无奈之下他来到巴马养病度余生.谁知,他到这里一住竟六年了.到医院检查所有病状都消失了.现在,他不仅高兴的活着还在这里找了一份替人看管房子的工作.与我同租一栋楼里有一位来自香港的陈先生,是位糖尿病三高患者,前两年他来巴马住了段时间,各项指标竟奇迹般的正常了.但他返回香港不久三高病状又复发.于是,他去年又返回巴马,在坡月村一次性花六万元买下了一套房子20年的使用权,在这里长期住下了.......
坡月村是侯鸟人居住最多的村.这里距县城30多公里,是巴马通往凤山的必经之途,也是著名景点百魔洞所在地.盘阳河从凤山流入巴马进入地下溶洞行走几公里之后到坡月重新流出地面.溶洞中或山隙里涌出的泉水在这里又汇成一段新的河流......
坡月虽说是村,但己相当于一个乡镇所在地的规模.这里有农贸市场,三天一次圩日.每逢圩日不仅瓜菜繁多,农民们从山里挖来的药草也摆满一条街.坡月的村民家家都建有六、七层高的楼房,一楼做门店和自用,楼上用来出租.每套出租房都有单独的卧室、橱房、卫生间,各种生活用具齐全,打开房门就象进到自己的家,每月租金在400至700元之间.在这里居住的侯鸟人有的以省、市建立了"侯鸟人养生馆",村、屯也成立了"侯鸟人管委会".侯鸟人根据各自的爱好还自发的成立了艺术团和各种文艺沙龙.为当地人演出和参与当地的各种社会活动......
在巴马这段不长的时间,我们与侯鸟人和当地人共同生活,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乐趣和浓浓的亲情.
附图:
巴马的奇山异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