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0-23 15: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 电信/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本帖最后由 太天真 于 2015-10-23 15:25 编辑
全国第二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将于下个月在广西召开。会议对加快中国乡村建设进程有着重大意义,也必将成为我区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契机。为了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区自去年7月开始在"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美丽广西 生态乡村"建设,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这一 "美丽中国"广西实践有哪些值得借鉴推广的典型和经验?近日,本台记者深入多地采访。今天我们首先来关注"恭城模式"。$ d @8 Z2 c; E% r0 s$ m7 S1 H( \
不沿海、不沿边的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曾经以农村沼气创造出的“恭城模式”享誉全国。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中,“恭城模式”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拓展,走出了一条后发展地区以生态建设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新路子。
5 o4 G; [9 H+ \0 G5 I
周藤静:秋风送爽,柿子飘香,又到了一年一度收获的时节。我现在是来到了“中国月柿之乡”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塘头村,像我身旁这些拳头大小的柿子还挂在树梢上,就已经被预订一空了。然而在十年前,这些果子却让当地的果农有些发愁。
在柿子林里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覃克良告诉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管技术怎么改良,柿子就是打不开销路。
: y1 \$ i% w- M. D8 p l
恭城莲花镇塘头村果农 覃克良:以前沼肥不够用,都是用化肥来蒙,所以果子比较小一点,就没有人上门收购。 1 z9 \$ z" J# [! ^6 I
原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单个养殖户随之减少,这样就出现了沼气原料不足、沼肥不够现象,“猪-沼-果”三位一体的“恭城模式”遇到了瓶颈,果农 覃克良的烦恼也随之而来,而遇上麻烦的不止是果农。邻近的平安乡巨塘村村民文峰在村里搞了一个两百头规模的养猪场,因为粪便经常无法及时处理,周围群众意见很大。如何破题?三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生态立县”的恭城,这一次仍然选择了用生态的办法来解决生态问题。2013年,县里抓住自治区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契机,用市场配置资源,引资成立沼气设备公司,补齐断开的生态链条。
养殖场负责人 文峰:现在他们公司跟我们合作以后,主要是帮我把这个粪便拉出去就行了一天四五百斤吧?三天、四天这样有一车了。, I3 |1 G, O; `5 q" _
有了公司提供的沼肥,覃克良重拾信心,这两年一直在扩大种植面积。
恭城莲花镇塘头村果农 覃克良:以前比方说在投资一块钱的时候,要七毛钱的化肥,现在是投资一块钱,可能三毛钱的化肥就够了。下了沼气的果,它都大一点,质量各方面,肉口感都好一点。
桂林恭城丰华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丽华:我们公司沼气果收购的最多,占百分之六七十,出口一般就是俄罗斯,比较高端一点的欧盟、日本、韩国都有。
发生变化的不仅是果园。覃克良的爱人蒙大姐说,尽管现在是以每立方2块钱的价格付费使用沼气,但省了后顾之忧,家里沼气从没断过,算算开支还是节省了

覃克良妻子 蒙玉萍:以前没搞全托管那时,一天才煮得熟一餐饭或者一天打餐把油茶,还是靠液化气,(现在)等于一年节约五六罐液化气,节约五六百块钱。
眼下,沼气全托管模式已推广到恭城8个乡镇一万多家农户,以沼气为纽带的“恭城模式”正在焕发出新活力,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中扮演起重要角色。
恭城农村能源办主任 邓民军:目前我们恭城沼气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率达到了30%,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率达到了45%,实现了生活污水垃圾的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于改善我们全县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恭城全县48万亩水果中有将近21万亩成为全国水果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农民人均水果产量、人均水果收入均居广西首位。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把生态田园风光与文化、民族风情相结合,打造特色精品型、休闲度假型生态旅游。山青、水绿、民富在恭城正在成为现实。
来源:广西电视台 转载马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