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0|回复: 1

[健康促进] 慢性病患者科学地动起来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7-3-19 17: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 电信
虽然运动对心脏健康有益,但是这并不代表任何强度的运动都适宜于心脏健康。在一些新闻中,我们有时也会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猝死的报道。相对于专业运动员,我们普通人运动目的在于保持健康,但运动也不能盲目,而要讲一定的科学性。
     运动对人体有着诸多好处,尤其对心脏的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资料统计显示,平时不爱运动的人,其心脏较爱好运动者早衰10~15年,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出1~3.5 倍。这是因为在体育锻炼时,一方面由于肌肉的紧张活动,使得心脏工作增加,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体积增大,外形圆满,搏动有力;另一方面可使心脏的小血管扩大、延长、增多,从而改善心肌的供氧状况,增强血液供应和脂质代谢,提高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运动锻炼一段时间后,冠状动脉(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的管径有所增大,心肌供血情况改善。心脏病患者进行运动可以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脏和肺的工作效率。其次,运动可以调节血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益的脂蛋白)浓度,降低低密度蛋白质(有害的脂蛋白)浓度,血小板聚集性,增加纤溶性,从而减少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机会。同时运动可消除紧张情绪,增加病人的生活信心和兴趣,进而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并不是任何强度的运动都适宜于心脏健康。在一些运动赛事中,常常可见到一些运动员出现胸痛、胸闷或者早搏等不适症状,需要进行心电图或心脏超声等检查,而终止比赛。究其原因,除了某些运动员患有亚临床状态的心血管疾病外,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他们进行了超负荷的运动。因为超负荷运动使心肌和骨骼肌的耗氧量同时剧增,心脏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缺氧状态”,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的现象。具有竞赛特点和较高技术要求的运动项目通称竞技运动。目的是通过专业的训练在高对抗、高强度、高难度的竞赛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挑战人类生理极限。但是太剧烈或超负荷的运动,会加剧人体一些器官的磨损和造成部分生理功能失调,使人更容易衰老。
     另外,适当运动当然也有助于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治疗。通过运动可改善情绪,减轻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降低机体在接受外界刺激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耐力锻炼和有氧训练可使迷走神经系统张力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血中儿茶酚胺浓度下降,缓解小动脉痉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运动训练时活动肌群内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密度和数量增加,血液循环和代谢改善,总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运动可以大量消耗体内能量,运动也可直接使血中胰岛素浓度下降,两者均可降低体重,这样减少了肾脏对钠的再吸收,降低了体内容量负荷,使血压降低。当然如果方式不当,同样也会适得其反甚而加重病情。
     对于患有上述等各种慢性疾病的朋友,适合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不过强度应低于正常健康人群,运动时的适当脉率应为(170-年龄)×(60%-70%)。
     慢性病患者选择运动应讲究科学,更要结合个体情况: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年龄、体力、爱好等进行选择,但以体力负担不大、动作简单易学、不过分低头弯腰、动作缓慢有节奏、竞争不激烈的项目为首选。对于老年人,更应量力而行,只能慢慢增加运动量,决不能操之过急,运动时以有氧训练为主,心率以不超过100 次/分。这些运动包括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和体操等。散步时间可选在温度适宜的下午、黄昏或临睡前进行,一般为15~50 分钟,每天1~2 次,速度可视身体状况而定。选择慢跑时最好先经过一个时期试行锻炼,以10~12 分钟行走1 公里的速度急行1~2 公里,如无不适反应,再转入慢跑锻炼。练习太极拳每次运动时间以30 分钟以上为宜,可以每天进行。高血压患者如合并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脑血管痉挛(有晕眩、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的心绞痛等症状,宜暂时停止运动。运动训练不要做过分低头、弯腰的动作,不要做大幅度的快速动作,对有并发症等情况的病人,只适合做一些运动量小,安全性大的运动,不要停止药物治疗,运动治疗是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方法,不能替代药物,冬季运动时要注意保暖。
     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不仅为了增强体质,更是一种治疗手段,它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一样重要。最好选择有减重目的及有效代谢血糖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当然不能太高,健走是最理想的运动,慢跑、自行车、体操、舞蹈、太极拳、太极舞,还有慢慢上下楼梯等较缓和的运动都合适,必须持之以恒。运动时间最好在饭后1-2 小时,每次约30 分钟到1 小时,一周至少3 次。
     心脏病患者:初期,可以仅运动10~15 分钟。随着心功能的恢复,可以坚持30 分钟或更长时间,一般以20 分钟到1 小时为宜。每周保持3~5 次,餐前、后2 小时为宜。冬季在中午之前或下午,夏季在中午或傍晚为宜。在运动过程中,应能确保正常的谈话,如谈话时感到气促,说明强度过大,应加以调整。
    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舞蹈、游泳或慢跑等,为保证安全,不妨让亲人或朋友一起参加锻炼。对于低危病人,可以在院外进行运动锻炼,而中高危病人,则最好在有康复治疗中心的医院进行。运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和医生沟通。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7-3-20 18:5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 移动
运动是最好的健康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