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想再写林生斌了。  
但这事儿越传越邪乎了。  
林生斌再婚生女事件,已经从原来的一桩悲痛灾难剧,一度演变成情爱伦理剧,如今又发展成怪力乱神剧。  
“镇魂井”出场了,“锁魂墓”出场了,“杀妻论”出场了,“二胎论”出场了。  
与此同时,原来躲在暗处的“风水大师”出场了,“道士术士”出场了,“神学玄学”出场了,“算命大师”也出场了……  
代表“现代文明”的互联网,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宣扬“封建迷信”的垃圾场。  
那些手持“据说”“听说”“有人说”“阴间说”论据的人们,躲在屏幕背后,掐指一算,搅动起恐怖浓烟和鬼神瘴气。  
没人再关注真相。  
他们只想趁机分走一笔叫“流量”+“关注”的残羹。  
如是,最大的坏处便是,这场拷问“林生斌到底欺骗我们多少”的公共话题,瞬间就演变成了打着正义的旗号,播撒神学巫术的猎巫闹剧。  
已经完完全全脱离事实本身,也渐行渐远地模糊了真相追问。  
更要命的是,因为流量的方向,已然转向了神鬼学说,越来越多的官媒和自媒,也开始变得讳莫如深:  
化名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网友,可以肆无忌惮地道听途说,信口雌黄,装神弄鬼。  
而头戴紧箍咒的媒体,必将谈鬼色变,如临大敌,躲避不及。  
毕竟,媒体稍有不慎,就会死得很难看。  
所以,各位朋友,醒醒吧,别再在一惊一乍中,被小道消息和封建迷信蚕食了。  
请带上脑子,重拾理性,拿出证据,尊重事实——  
 
1.镇魂井?就是一口机井 
2017年,林生斌曾捐献一口井,给杭州市富阳区永安山的兜率极乐禅寺。  
林生斌再婚生女后,这件事儿被扒拉出来。  
自媒博主纷纷前往求证,围观网友各自揣测不已,最后称这口井,为“镇魂井”。  
 
别让林生斌跑了! 
 
 
林生斌捐献的井 
理由是:  
井口八角形状,井身刻有莲花,井深不可见底,井从未曾启用,井内装朱小贞和三个孩子的遗物。  
之所以加上厚重井盖,就是为镇压妻儿的亡灵,永远不得超生。  
井身刻的“潼臻一生”中的“潼”字,没有三点水,是故意为之。  
因妻儿丧生火海,最缺水,故意去掉水,让亡妻亡子九泉之下,仍被烈火煎烤……  
因为这事儿,在深夜越传越邪乎,很多网友惊呼吓得睡不着觉,更有身怀六甲的孕妇,被吓出先兆流产的传言。  
于是乎,寺庙方不得不站出来回应:  
2017年,寺庙干旱缺水,师傅们只能下山背水,林生斌觉得庙内条件艰苦,出资建了这口井。  
林生斌只负责出资,寺庙方面负责建设,样式和图案都为寺庙方选择;  
井没有废弃,一直在使用,没有藏任何骨灰类的遗物;  
但井并非一般水井,而是由水泵抽水至庙中的机井,看不到水属正常;  
机井加井盖,为安全起见,也为防止污染和冰冻;  
莲花图案代表清凉,“潼”字没有三点水,是刻字师傅的笔误……  
 
别让林生斌跑了! 
 
 
寺庙方的回应 
寺庙方的解释,并没有驱散“镇魂井”给人们带来的恐慌。  
除了“镇魂井”,还有“锁魂墓”和“永不再见纹身”等一系列邪乎又恐怖的说法。  
21世纪的人们,俨然成了100年前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  
最能打动群体的,其实都是事件中最神奇的因素。  
因为群体只能进行形象思维,且在不辨真假中,盲目地相信奇人异事。  
 
2.杀妻论?司法不是吃素的 
和“镇魂井”一起被热烈揣度的,还有林生斌伙同保姆一起故意杀害妻儿的“阴谋论”。  
这种揣度,在莫焕晶律师党琳山发出“没想到四年过去了,事情似乎要反转!我相信网友都是善良的,眼睛也是雪亮的”的回应后,达到沸点。  
党琳山曾是莫焕晶的律师,因为他在庭审时,愤而退庭,曾被停止执业6个月。  
 
别让林生斌跑了! 
 
 
党琳山曾被处罚 
而他当年愤而退庭的原因,是和林生斌站在一起,质疑消防和物业的纰漏,觉得司法在取证时有偏袒的嫌疑,所有罪责不该由莫焕晶一人承担。  
如今,林生斌被讨伐,他又和网友站在一起,声讨林生斌。  
其真实且一贯的立场,到底是什么?  
所以,两天前,他发声不久,微博账号被封。  
被封的原因,大概率不是怕他说出什么真相。  
而是他的发声,让“林生斌伙同保姆作案”的猜测,更加盛行。  
莫焕晶是不是受了林生斌的教唆,才对妻儿痛下杀手?  
莫焕晶是不是林生斌的初恋情人,因为妒忌所以杀害朱小贞母子四人?  
当年,案件发生后,群情激奋,舆论哗然,杭州公检法在巨大压力下,奔赴上海、广东多地调查取证。  
最终查证莫焕晶故意纵火的动机和做法,仅证据就有63项,判决书长达万余字。  
 
别让林生斌跑了! 
 
 
当年的判决 
  
如果林生斌和莫焕晶合伙犯罪,或有某种交易,不可能查不出来。  
如今,怀揣“阴谋论”,到底是讨伐林生斌,还是不相信中国司法?  
当多少身居高位和手握大权的“大老虎”,都被司法送进监狱,我们应当有理由相信:  
中国司法,不是吃素的。  
而林生斌,也没有通天术。  
不必拿“阴谋论”神化他,也不必拿“阴谋论”侮辱中国司法。  
用一个负心汉的鬼故事,诠释这样一场悲剧,动摇国人对法律的信仰,是比杀戮更残酷的事情。  
 
3.替罪论?请拿出有力证据 
 
和“杀妻论”一起在网上流传的,是杀害朱小贞母子的莫焕晶,是林生斌现任妻子的舅妈。  
莫焕晶受某种指示,所以才对朱小贞母子痛下杀手。  
而案件发生后,林生斌又出资送保姆儿子出国留学了。  
 
别让林生斌跑了! 
 
 
 
这种说法可信吗?  
莫焕晶是广东东莞长安镇人,她的前夫麦某也是当地人。  
莫焕晶高中毕业后,曾做过财务,在餐馆当过服务员,也当过家政服务员。  
因为三番五次的赌博和盗窃,被前雇主一一解聘,直到案发时,还背负100多万元的赌债。  
这都是有人证物证的事实。  
而莫焕晶这样一个嗜赌贪财又虚荣惜命的人,会为了成全前夫外甥女的爱情,而主动祭奠自己的生命吗?  
用脚趾头想想,也不会。  
 
别让林生斌跑了! 
 
 
 
而林生斌的现任,被扒拉出来,被证实是河南驻马店人,活动轨迹和莫焕晶并无交集。  
说话要讲证据。  
造谣是要付出代价的。  
捕风捉影的“据说”,不仅无益于人们的理性和善意,而且对整个互联网的生态,都是一种加害。  
 
4.逃跑论?移民有条件限制 
 
再婚生女之事闹大后,林生斌下架了网店所有的商品。  
他个人视频号发布过的内容,也全部删除。  
曾经以“深情”+“坚强”+“大爱”人设,活跃于公众面前的林生斌,没有想到,流量可以把他捧到神坛,也可以把他推向阴沟。  
他被自己的表演感动,也被自己的表演曝光。  
他最终在辱骂和追杀中,清醒过来,知道了再好的演技,也没法儿一直将大众玩弄于股掌之间。  
所以,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宣布谢幕:  
江湖再见,后会无期。  
 
别让林生斌跑了! 
 
 
 
然后,就有人爆料,林生斌早已携带后妻和孩子,移民澳洲。  
一时间,林生斌已逃出国外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但有人分析,不管是投资移民、创业移民、技术移民还是雇主担保移民,长期活跃在国内的林生斌,都不符合。  
他到底是隐姓埋名,还是逍遥国外,还需要时间和证据的支撑。  
还是那句话:  
我不会刻意捧他,也不会一味踩他,我们都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我这么分析,是说林生斌无辜吗?  
不。  
他被骂,被喷,被谴责,被讨伐,被放到舆论的烈火上烘烤,是有原因的——  
 
5.他无辜?他造成了信任恐慌 
 
复盘林生斌整个事件,就不得不提一个人:  
辽宁电视台的知名记者、粉丝500多万的大V张洋,微博名为@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抚顺虐童案发生后,就是他借助自己的影响力,不断揭露施虐者的丑陋嘴脸,督促各方关注,给被虐待的女孩童童,还有童童的父亲发起捐助,且所有善款都公示透明。  
如今,他还在介入童童的后续治疗中。  
我在写抚顺虐童案中,也特别写到张洋的努力。  
当年,杭州保姆纵火案发生后,张洋曾自费到杭州调查事情前因后果,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主流情绪的观点,遭到网暴和辱骂。  
林生斌再婚生女后,当年辱骂他、取关他的人,纷纷倒戈,转身又粉他。  
张洋理性地警告大家:  
万万不可陷入鬼神论和阴谋论,一切都要以事实和真相说话。  
因为对杭州保姆纵火案深度参与,张洋简明扼要地列举了关于林生斌的8个“不是事实”和14个“事实”。  
我个人觉得,相对客观。  
粘贴如下。  
证据表明,不是事实的——  
别让林生斌跑了! 
 
  
证据表明,是事实的——  
 
别让林生斌跑了! 
 
 
 
林生斌没有网传的那么邪恶和歹毒,但在朱小贞出事当晚,他并没有像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那样,给妻子打电话。  
他去了广州,和当时正在读大学的现任妻子,通话20多分钟后,关机休息。  
他在朱小贞的遗产分配上,和朱家人产生分歧,并形同陌路。  
他活在虚假人设里,消费并透支了网友的信赖。  
最重要的是,他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道德和伦理层面的问题,极有可能触及到法律。  
相比各种鬼神传说,这一点,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那就是,早在惨案发生后,他曾亲口对媒体记者说,拿到赔偿款,他也不会花。  
他要用这笔钱,成立“潼臻一生”公益基金会,普及消防知识,帮助火灾中的受害人。  
他的淘宝店铺里,也开有公益专栏。  
上面清楚地写着,每成交一笔,就会以购买者的名义,捐赠10%给公益计划。   
别让林生斌跑了! 
 
 
 
很多人冲着他的善心和爱心,在他的淘宝店下单。  
目的就是为了支持他,给“潼臻一生”公益基金会募捐。  
直到今天,大家才发现,根本就没有“潼臻一生”基金会。  
也查不到其相关备案信息。  
那么,最扎心最严厉的追问来了:  
这么多年,网友捐献的钱,去了哪里?  
林生斌是不是涉嫌非法募捐?  
所谓的公益基金,是不是林生斌敛财的工具?  
如果是,他是不是要为此受到法律的惩戒?  
相比把林生斌推向神坛,然后又推向鬼坛,这才是最有价值的拷问。  
其价值,并不在于打倒一个林生斌。  
而在于,让更多伪装成“林生斌”的人,走下完美的神坛,放弃人设的表演,扯下虚伪的遮羞布,不再操纵善心和爱心,不再消费信赖和信任。  
毕竟,善良和规则,是一个时代文明的底座。  
而信赖和互助,是一个社会抱团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