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70|回复: 0

[话题] 兴安水埠村:村民代代相传守护红军墓八十载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10-25 15: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桂林日报记者汤世亮 文/摄

  兴安县作为当年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的主战场之一,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洒在了这片热土上。新中国成立后,一座座革命烈士碑园陆续建立,每年上百万人前往悼念。而在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水埠村有一座埋葬着12位革命先烈遗骸的红军墓却鲜有人知。不过,这座不怎么被外人知晓的红军墓在水埠村却享受到了相当的“礼遇”,自80多年前村民把12位红军先烈的遗骸捡回来埋在村口时起,水埠村的村民一代代人就成了这座红军墓的守陵人。

兴安水埠村:村民代代相传守护红军墓八十载328 / 作者:单身汉子 / 帖子ID:180156
上个世纪60年代立的老墓碑还摆放了一边,上面的碑文已模糊不清了。

  10月14日上午,水埠村的村民李桂达像平日里一样,吃过早饭就在村里到处走走。在途经村口的一个墓冢时,李桂达看到墓地上落满了树叶和一些从山坡上滚下来的小碎石,他便停下脚步,从墓堆旁拾起一把竹扫帚,轻轻地扫了起来。

  这就是那座埋葬着12位革命先烈的红军墓。墓地不大,周边都用水泥堆砌,碑中间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红字,旁书:“一九三四年红军长征经过我地。陈玉春等十二位同志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事业而英勇就义。”除了墓碑上那颗褪了色的红色五角星,这座红军墓看起来与远处的村民家墓没什么不同。墓地坐北朝南,六洞河静静地从墓前流过,中间一条羊肠小道沿河绵延开去。“当年红军就是从这条小道过我们村的。”今年67岁的李桂达两鬓已斑白。打小他就跟着爷爷经常来村口的红军墓扫墓,如今已过去60多年,从灵川钢铁厂退休后的李桂达回到水埠村,恢复了自己之前的身份——— “红军守陵人”。

兴安水埠村:村民代代相传守护红军墓八十载412 / 作者:单身汉子 / 帖子ID:180156
平常路过红军烈士墓见到有落叶,李桂达就会停下来打扫干净。

  “不只是我一个人来扫呢,村里的男女老少每年清明节都会来扫墓,平日里从墓地路过的村民见到墓地不干净,也会停下来打扫一番。”李桂达一边挥舞着竹扫帚一边跟记者聊起了这座红军墓的来由。“听村里的老人说,墓堆里埋葬的12位红军是被当地的恶霸和民团打死的。”李桂达说。1934年初冬的一天夜里,李桂达的爷爷听到通往乡里的小道上陆续传来一阵阵枪声,大约一个小时后村道上又安静了下来。“肯定是路过的红军跟民团打了起来。”李桂达的爷爷早就听说过红军的故事,夜里听到枪声,他几天都没有下山。过了10多天,没有再听到枪声,李桂达的爷爷和一些村民便壮着胆子下山去乡里集市买日用品,没想刚出村口就发现通往乡政府的小道上躺着几具尸体,身着红军服装,有些已经腐烂。“总不能让他们连个坟墓都没有。”当晚,心善的李桂达的爷爷跟其他村民一起趁夜把红军遗体捡回来,一共12人。为了不被当地恶霸和民团发现,村民将战士遗体聚到一起就地掩埋,在坟前放一块石头,算是标记。

  “一开始连墓碑也没有,牺牲的12位红军有11位不知道名字,只知道一位红军战士的姓名。”李桂达说。解放后,四清运动工作组与村民一道将红军墓移迁到现在的墓地,当时也只是用青石板雕刻了一块墓碑。后来,墓园后边的山坡上滚下一个大石头,把墓碑砸坏了。2013年,兴安县相关部门联合村民重新立碑,对墓进行了修葺。而墓碑上出现的唯一的红军战士的名字,据说是兴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兴华多年前考证,当年村民在掩埋红军时在一位战士的衣兜里找到一张红军证,名为“陈玉春”,由此,这处埋葬着12位红军战士的墓地才有了名字。

  当记者问起李桂达和村民为何坚持每年来给红军墓祭扫时,李桂达坐在墓碑旁的石头上掏出一支烟,默默地点上。“没有红军流血牺牲,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哟。”李桂达虽然出生在新中国,但爷爷和父亲都跟他说起过旧社会的艰苦生活。“我们这些人之前都不是住在河边的,都是住在山腰上,只有地主才住在山下。”李桂达告诉记者,红军长征路过水埠村的时候,村里的农民绝大多数是在半山腰上开荒种玉米,维持清贫的生活,没有固定的房子住,住的都是临时搭建的草屋。就这样,村民还要受当地政府的盘剥,每年种出的玉米有三分一要上缴。

  “你看现在的生活多好,种地国家不收一分钱,还给着补贴。”72岁的村民赵良国笑着说,“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村里老人每个月还有养老金领。”记者在前往水埠村的路上看到,一栋栋新建的楼房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田地里的一大片百香果已挂果,丰收在望。“我们现在生活好了,更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之前的流血牺牲。”水埠村村支书邓得华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