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57|回复: 0

[话题] 令人担忧 消炎药和抗生素超七成受访者区分不了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10-26 16: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家中孩子生“小病”,许多人会自行给药

  记者采访30名家长却发现——

  能区分消炎药和抗生素的人不足三成

  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陈佳嘉)10月是“全国安全用药月”,《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专家同时指出,儿童千万不能随意用药,用药选择时一定要遵医嘱,看清说明书,慎重使用。24日,记者走访市区内多家药店,看到不少家长因为孩子患了“小病小痛”,就自行决定买哪种药。

  在园湖路某家连锁药店里,记者遇到了正在给4岁儿子买维生素D的一位女士。“你知道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不良反应吗?”记者问。“不会吧,医院都是开这个给孩子补钙的,怎么会出现不良反应?”这位女士一脸的疑问。

  随后药店里走进一位姓廖的婆婆,她是来帮7岁的孙女买阿莫西林的。“孙女这几天喉咙疼,我女儿就交代我出来买药。”廖婆婆说。“阿婆,你知道阿莫西林是消炎药还是抗生素吗?”记者问。“我不是很清楚,女儿说,医院都是开这个药,我就出来自己买了。”廖婆婆回答。

  记者随机在附近4家药店采访了来买药的12名家长,他们全部都有自行给孩子用药的经历。孙先生称:“小孩子经常会有些小病小疼,身为家长也都看得出来,直接到药店买点药就可以了,哪有时间每次都往医院跑。”李女士则告诉记者,她每次带孩子去医院,医生都是开那几种药,所谓久病成良医,现在她自己都能根据孩子的病情自行买药用药了。

  “您知道消炎药和抗生素的区别吗?”还是同样的问题,记者在南宁某小学家长群里,对30名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16名家长知道消炎药与抗生素有区别,但无法说清具体的区别在哪里;8人能明确区分消炎药和抗生素;还有6人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一般感冒、咳嗽都要用到。

  从医学上说,抗生素被称作“抗菌素”,并不是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的,为的是杀灭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而消炎药才是直接针对炎症。

  专家建议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

  那么儿童用药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药品专家介绍,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孩子吃药还要注意一些“禁忌”。不要以为孩子吃维生素多多益善,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D,孩子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维生素C的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还有可能出现药物中毒。

  不要孩子一生病,不问缘由就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可能终身不退,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

  儿童发热的原因也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

  此外,不是所有带“小儿”字样的药物,都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小儿。据药品专家介绍,含有金刚烷胺的药物尚不清楚其成分在1岁以下儿童身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故1岁以下儿童禁用这类药品;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沙星”)可能引起儿童软骨损害,影响骨骼发育,故18岁以下禁用;退烧药尼美舒利可造成儿童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故说明书明确记载“儿童用药: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