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072|回复: 12

[讨论] 14岁男生跳楼身亡:​夺走孩子命的,不是妈妈那两巴掌

[复制链接]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fd奋斗
    昨天 10:45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以坛为家I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20-9-20 15: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她听说孩子受罚后,
    安静地把他领回家,
    给他买了热乎的饭菜,听他讲事情的来龙去脉,
    然后平和地告诉他,这件事儿还有另一种解法。



    80后老母亲一个,儿子今年读初二,特别叛逆,两句话说不完就摔筷子走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和我们沟通。

    特别痴迷手机游戏,简直到了上瘾的地步,为了玩游戏,曾在初一时撒谎,说住在宿舍会失眠(住校的话,学校不让带手机)。

    后回家住,躲到被窝里偷偷摸摸玩游戏到凌晨两三点不睡觉,被我们揭穿没收手机后,还扬言要离家出走。

    后来,和他达成交易,每个周末回来可玩两个小时,如果成绩进步,再多玩半个小时——他成绩还算说得过去,脑瓜非常灵光,就是贪玩得要命。

    但周末回来,他不守规矩,每次玩手机都超时,甚至半夜趁我们休息后,躲到阳台上解锁家里的ipad玩。

    我真无法理解,手机里到底有什么魔力,值得他如此疯狂。

    除此之外,他在宿舍时常和室友发生口角,有次仅仅因为别人不小心用了他的牙膏,他就和人大打出手。

    老师先后两次把我叫到学校,委婉地提醒,他共情能力极差,很不合群。

    其实,自己的娃到底为什么这样,我心里也非常清楚:

    他10岁之前,几乎是我父母带大的,我上班比较忙,他爸爸那时在部队,我们两地分居,都没有怎么管过他。

    我父母尤其是我父亲,因为没有儿子,特别溺爱外孙,到了要月亮不给星星的地步。

    后来,他爸爸从部队转到地方,他也该读初中,我们才正式和他相处,发现已经晚了。

    他爸爸自律,要强,上进,眼里揉不得沙子,看到自己儿子堕落到如此地步,对他就像对新兵蛋子一样,严厉要求,大打出手。

    他恐惧他爸爸,当着他的面儿也承诺许多,但从结果上来看,收效甚微。

    我不赞同他爸爸的体罚(他爸爸如今也不怎么打他了),苦口婆心地和儿子谈话时,又被指责为情感绑架。

    哎,说多了都是泪。

    为人父母,忍受成人世界的种种不堪,也要咬牙卖力活着,说到底是希望孩子能好,走在正路上,考上好大学,身心能健康。

    但如今,看着孩子,公然站到自己对立面,老母亲心在滴血,又不知如何才能快速把他带到正道儿上。

    娜姐,想收到你的来信,听听你的剖析。

    谢谢。


    14岁男生跳楼身亡:​夺走孩子命的,不是妈妈那两巴掌

    14岁男生跳楼身亡:​夺走孩子命的,不是妈妈那两巴掌33 / 作者:圆月小侠 / 帖子ID:277178



    感谢信赖。

    想必你,还有很多读者,都看到了武汉江夏一中14岁男生跳楼事件。

    14岁的男生,在学校玩扑克牌,被老师逮住,请妈妈来。

    男生的妈妈怎么和老师沟通的,不太清楚。

    监控拍到的画面是,走廊里,妈妈打了孩子一个耳光,孩子挡了一下。

    妈妈非常生气地说了几句话后,男生立正站好,妈妈伸手又打了男生一个耳光。

    接下来,妈妈情绪应该非常崩溃,因为她随后又是掐儿子的脖子,又是戳儿子的额头,嘴里还嘟囔着什么。


    14岁男生跳楼身亡:​夺走孩子命的,不是妈妈那两巴掌

    14岁男生跳楼身亡:​夺走孩子命的,不是妈妈那两巴掌650 / 作者:圆月小侠 / 帖子ID:277178


    妈妈离开后,男生在走廊里静立了两分钟,突然爬上栏杆,从5楼纵身一跃。

    一个14岁的少年,就这样走了。

    非常抱歉,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他。

    但我想,此刻最无法原谅自己的,应该是他的妈妈。

    就像上海17岁少年跳桥事件一样,在孩子纵身一跳之后,全世界都在怜惜中众说纷纭,而那个情绪崩溃的妈妈,却永远地失去了她的孩子,一辈子都活在无法饶恕自己的负罪感里。

    妈妈当然是不对的,不管是从教育方式还是情绪管理。

    但是,仅仅是妈妈的几句话,两个巴掌,一顿推搡,那个孩子就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吗?

    不是的。

    早在这个惨案以如此悲痛的方式爆发前,这个家庭已经隐藏了太多的亲子矛盾。

    悲剧,不过是以极端的方式,把一个家庭内部长久藏匿的暗伤,撕开一个口子曝光给世人看,并提醒所有围观者:

    教育的问题,从来不是一天养成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从来不是一次冲突的问题。

    早在很久很久之前,孩子就病了,家长却讳疾忌医。

    是的,这也送给来信的你:

    早在很久之前,你的孩子也病了,你却一直没有带他就医。

    这是今天,这封信的前提——

    1.问题孩子背后,
    都站着缺席的家长
    儿童心理学上有句话:

    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有问题时,其实你已经错过了10次陪他改正的机会。

    如果有一台摄像机,能从孩子出生起,就记录下他成长的轨迹,我们就会发现:

    当一个孩子出现某方面的问题之前,他其实向大人求助过很多次。

    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长久以来,大人没有给他一个安静有序的环境,他的注意力总是被嘈杂的声音吸引,直至最后连5分钟也安静不下来。

    比如,孩子暴躁爱哭不讲理,是大人们没有耐心和他沟通,或者习惯用“只要一哭就满足”的溺爱喂养他,直至他以此来要挟大人。

    比如,孩子特别痴迷手机游戏,是大人们一忙就把手机扔给孩子,借此逃避陪伴的劳累,且在规则不明的模糊中,让孩子觉得随便玩也没问题。


    14岁男生跳楼身亡:​夺走孩子命的,不是妈妈那两巴掌

    14岁男生跳楼身亡:​夺走孩子命的,不是妈妈那两巴掌403 / 作者:圆月小侠 / 帖子ID:277178


    孩子身上的毛病,都能在我们身上看到原型,也都能在我们家庭找到病根。

    就像武汉14岁男生跳楼事件,妈妈当众对孩子的崩溃和殴打,大概率不是此时此地只发生这一次。

    也像你们家,孩子痴迷手机游戏,是他从小和外公外婆在一起时,就是想玩手机就能玩的,想看电视就能看的,想吃独食就吃独食的,甚至想殴打大人都是没问题的。

    他在没有规矩中长大,当然就不懂方圆;

    他被当祖宗养,当然就不会共情他人;

    他没有被人指出过错误,当然也就无法在被纠正中,明白是非。

    为什么所有的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都说0—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

    因为,那是一张白纸的第一笔,一篇文字的第一段,一个天使的第一步,是习惯养成的第一个阶段,是亲子连接的第一座桥梁。

    非常可悲的是,很多父母,在孩子6岁之前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给予安全而充分的陪伴,当孩子一身毛病时,又极其嫌恶地指责:

    “你怎么这样,你怎么那样,你太给我丢人了!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

    这样的家长,没有资格嫌弃孩子,而是要向孩子道歉。

    因为,每个有毛病的孩子,都在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向父母发出呼喊:

    “爸爸妈妈,看见我,我生病了,需要你们花些时间,把我带出坏习惯的沼泽,否则我会沉溺的。”

    看见你的孩子,看见他今天所有的问题,都是对你们缺席太久的敌意。

    不要随便给他扣上“坏”“叛逆”“堕落”的帽子,知道他今天所有的问题,你们也有份儿。

    像对待新生儿一样宽容接纳他,从第一个好习惯开始引领他,给他时间,给他肯定,他才可能在你们的看见中,主动改变自己。

    从心态上做到这一点,你才在行动上做到下一点——

    2.挽救一个孩子,其实是捋顺他周围的关系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他所处关系的反映。

    所以,挽救或治愈一个孩子,要治疗的并非是这个孩子,而是他周围的关系,确切来说,是他和父母的关系。

    很多父母看不到这一点,发现孩子有了问题,就病急乱投医,认为都是孩子的错,甚至把孩子送到杨永信这类骗子那里,这样只会亲手毁了孩子。

    你们家的孩子,自幼由外公外婆抚养,虽然你们是他的父母,但外公外婆更像是他心理上的父母。

    他进入青春期后,你们把他带到身边,给他贴上“变坏了”的标签,武断切断他和老人的关系,但又没有时间、耐心和方法,去修复你们和他之间的关系。

    这个孩子,在关系的突然断裂中,就会无所适从,异常叛逆。

    他离开了溺爱的外公外婆,对你们又缺乏亲密和信赖,孤独无助中,他必须抓住什么,去建立一种被无限包容、无限接纳的关系。

    手机和游戏,就这样成了替代品。

    现实中,他无法和亲近的人,建立持续而亲密的爱。游戏中,他才和虚幻的人,建立脆弱而痴迷的网。

    要知道,每个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其实都是一个对现实失望的少年,确切地说,是对父母失望的少年。


    14岁男生跳楼身亡:​夺走孩子命的,不是妈妈那两巴掌

    14岁男生跳楼身亡:​夺走孩子命的,不是妈妈那两巴掌772 / 作者:圆月小侠 / 帖子ID:277178


    不要再恨铁不成钢地斥责你的孩子:“你为什么对游戏这么痴迷?”

    从一点一滴上,陪他多回到现实中和人发生连接。

    陪他锻炼,带他旅行,和他一起读书,邀请他参与到家庭事务中,多听他的想法,放手给他去做决定,让他在体验和经历中明白——

    手机的方寸之地外,原来还有这么多好玩有趣的事儿。

    接受他还会犯错,还会犯瘾,还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会往前走三步又往后退两步,但一定要鼓励他,一小步一小步地在好习惯中,重建自我。

    走得多了,小步就变成了大步,孩子就变成了好孩子。

    在行动中做到这一点,你才能来到第三个阶段——

    3.给你全部的温柔,但我也有坚定的时候


    这几年,孩子自残自杀事件的爆发,让不少家长都陷入迷茫:

    真不知道该怎么管孩子了!

    管得多了,孩子会跳楼!

    不管他,又怕他走上邪路!

    其实,不必过分担忧。

    少年自杀身亡的事件,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一直都有。因为,问题家庭,从未绝迹。

    这些年,不过是网络发达,传播迅速,而教育焦虑,一次次把这类悲惨事件,在讨论中不断放大而已。

    从概率上来讲,这些事件,永远是小概率的极端事件,只要你真正地爱你的孩子,他大概率会成长为健康而豁达的人。

    那么,怎么才算真正的爱呢?

    温柔而坚定的爱。

    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全部的温柔和耐心,接纳和鼓励,分享和陪伴,而不是说教和唠叨,控制和绑架。

    在具体事情上,要给孩子坚定的原则和边界,做对了就要大声表扬,做错了就要明确指出,失信了就要受到严惩,违规了就要付出代价。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说好的只玩20分钟游戏,到点了就必须放下手机。否则,就失去下一次20分钟的机会。

    家长做到言出必行,行必有果,孩子会在清晰的认知里,耳濡目染,明确自我。


    14岁男生跳楼身亡:​夺走孩子命的,不是妈妈那两巴掌

    14岁男生跳楼身亡:​夺走孩子命的,不是妈妈那两巴掌569 / 作者:圆月小侠 / 帖子ID:277178


    这封长信的最后,还是想和你,还有更多家长,讲一个叫“劲姊”的妈妈,在武汉14岁男生跳楼后,分享的自家孩子的故事:

    “我家崽,也是一个不省心的孩子。

    中学时,我多次被老师请到学校,以至于看见老师的电话就紧张。

    但并没有因此指责打骂过孩子。

    高一时,接到老师的电话,说我家小子伪造走读证(他是寄宿生)多次混出学校,那天终被抓获。

    我当时在另一座城市,向老师说明情况,马上出发,晚上10点半才赶到学校。

    我小心翼翼地问老师,孩子怎么样,老师说在外面罚站。

    我看到我崽笔挺地站在走廊里。他看到我喊了一声‘妈妈’。

    我问他吃饭了吗,他说没有。我到老师办公室,被告知处罚结果是,停课3天,记过处分。

    我坦然接受,并向老师道歉,把崽带走,把路上把给他买的饭菜递给他。

    在家三天,我一句也没提这件事。

    第四天,送他去学校,进了校门口,才问他,你说说怎么和保安叔叔斗智斗勇的。

    浑小子笑了,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一遍,其实也没做什么,就是混出去走走,或买杯饮料。

    我说了句何苦呢,一个人的档案是要陪伴终身的,要珍惜自己的荣誉。

    顺便告诉他“妈妈眼睛不好,那天赶去学校,心里又急。晚上开车上高速,万一出点事,你日子怎么过”。

    从那以后,崽再也没给我添过乱。”

    是的。

    想要得到孩子的接纳,先接纳孩子。

    想要得到孩子的爱,先爱孩子。

    想要得到善果,先播种善因。

    想要孩子成为良人,先看见一个人。

    愿这封4000字的长信,给你,还有更多父母带去一点力量,也愿更多孩子在温柔而坚韧的爱里,获得成长。

    加油。

    结束,是另一种开始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fd奋斗
    昨天 10:45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以坛为家I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20-9-20 15: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游戏害人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ng难过
    2024-4-25 11:56
  • 签到天数: 21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9-20 15: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之前不是说把抑郁症列入高校体检了吗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ch擦汗
    2024-3-16 09:25
  • 签到天数: 23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9-20 15: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面对一个初中时期的父母,需要学习的不止是孩子,作为父母的更应该认识自己的管理与度,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ng难过
    2024-4-25 11:56
  • 签到天数: 21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9-20 15: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现在孩子多多少少有点心理问题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wl无聊
    2024-2-29 14:31
  • 签到天数: 21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9-20 15: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要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完美之人。相互之间的尊重最重要!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kx开心
    2024-2-29 14:32
  • 签到天数: 21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9-20 15: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教育真是个难题,不是掏心掏肺就行了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kx开心
    2024-2-29 14:32
  • 签到天数: 21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9-20 15: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有时候,真是要斗智斗勇的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kx开心
    2024-2-29 14:32
  • 签到天数: 21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9-20 15: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这是一个终生课题,一直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懂他们,陪伴他们共同成长。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yl慵懒
    2024-4-25 11:56
  • 签到天数: 21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9-20 16: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总想靠批评和打骂解决问题,孩子屈打成招,逐渐孩子内心也会越来越叛逆,引起抑郁压抑等各种问题,所以教育孩子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不要老是想着动手解决问题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关心和尊重远比动手来的强

    点评

    是的,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你越动手他就越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0 16:37
    是的,现在多数人的教育方式就是觉得棍棒手下出孝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0 16:33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shuai
    2024-5-6 11:13
  • 签到天数: 22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9-20 16: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麦子971 发表于 2020-9-20 16:30
    总想靠批评和打骂解决问题,孩子屈打成招,逐渐孩子内心也会越来越叛逆,引起抑郁压抑等各种问题,所以教育 ...

    是的,现在多数人的教育方式就是觉得棍棒手下出孝子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shuai
    2024-5-6 11:13
  • 签到天数: 22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9-20 16: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麦子971 发表于 2020-9-20 16:30
    总想靠批评和打骂解决问题,孩子屈打成招,逐渐孩子内心也会越来越叛逆,引起抑郁压抑等各种问题,所以教育 ...

    是的,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你越动手他就越反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9-20 17:09: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玉林市 移动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这位母亲的做法实在是……!这教育相当不好,而且青春期的孩子是很叛逆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