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53|回复: 5

[茶城人文] 五排瑶命名制度的文化蕴涵 ——家乡本土民族文化系列研究之一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1-12-18 14: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五排瑶命名制度的文化蕴涵
——家乡本土民族文化系列研究之一
俸代瑜
(助理研究员,广西民族研究所,南宁市, 530021)
【摘 要】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本土民族文化”研究论文。全文以恭城五排瑶
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翔实的调查材料,运用民族学、民族史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并参考国内外瑶族研究学者的相关论述,较深刻地揭示了五排瑶命名制度的文化底
蕴。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4: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命名制度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一个民族的亲属制度蕴藏和纪录着该民
族婚姻、家庭发展史上极其丰富的内涵和一些重要历程一样,一个民族的命名制度也往往沉
积着丰厚的历史积淀,表现出该民族所独具的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恭城五排瑶的命名制度
即具有这样的特点。
恭城“五排瑶”,聚居于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因其居地历史上曾被分为上、下五
排而得名。由于沿河而居,地理环境较周围“过山瑶”“宝庆瑶”地区相对平旷,故又名“平
原瑶”、“平川瑶”。据1995年底的抽样统计,五排瑶总人口7100人,约占观音乡总人口的
80%。笔者即出生于上五排之头排的蕉山村,自身即属五排瑶之一分子。在这里完成了自小
学至初中的7年学业,因而对当地包括命名制度在内的本民族风、土、人、情甚为稔熟,然
而,由于受年限和学识之限制,以前对其中的大部分内容,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1993
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所学专业即以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民族学,大学毕业后
又被对口分配至广西民族研究所从事民族研究工作,至今已历十余年,掌握了一定基础理论
之后,又进一步作了较深入的田野调查,觉得可以进行系列研究,“命名制度的文化蕴涵研
究”就是其中之一。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4: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一、五排瑶命名制度的特点
瑶族是我国典型的山地游耕民族之一,素有“中国的吉普赛人”之称,其民族文化特点
至为突出,因而长期以来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民族学者沉缅其中,并产生了诸多知名学人。命
名制度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往往也直接或间接地在命
名制度中表现出来。换言之,命名制度可以作为探索某一特定民族文化和社会制度的线索。下
面笔者将以自己的出生地——上五排头排蕉山村为例,阐述五排瑶命名制度的特点。
蕉山村位于观音乡中部,和所有五排瑶村庄一样,依山傍水而建。村后的蕉山,海拔约
600米,蕉山村原集中建于蕉山山麓一台地之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已逐渐扩
展到台地两则及河对岸的部分地区。目前全村共有103户, 512人,全系瑶族,主要有俸、秦、
尹、史、刘、赵、周、唐、蒋、王、李、盘等姓氏。由村头建于清乾隆50年(1785年)的圣
亭石碑记载可知,俸、秦、尹三姓居住较早。目前,俸姓约占全村总人口的65%,次为秦姓
和尹姓。
当地瑶人在命名制度上,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双名的使用。所谓“双名”,一为“乳名”,一为“书名”,即在五排瑶地区,普遍
地使用两种名字。但男女性在具体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男子较女子使用得更为普遍、更
为严格,几乎所有的五排瑶男子都有此双名,而且,此两种不同的名字,互相独立,分别使
用于不同的场合;而女子则不尽如此——一部分女子只有乳名,没有书名,偶尔须用及书名
时,则在其乳名前冠以姓氏,如乳名为“三妹”,姓盘,那么其书名即为“盘三妹”。
乳名的命取相对比较随意,出生的时间、地点、行次等皆可成为命取乳名的依据。乳名
一般在小孩出生满月后,由父母或祖父命取。书名的取得较为严格,一般都由男性家长(包
括父亲、祖父)或由族中有学问的男性长辈依班谱在孩子上学前命取。
乳名一般供相互间甚为熟悉的人——往往是同辈或上辈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称呼使
用。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乳名,虽名为“乳名”,但实际上并不限于年幼时使用,只要相互间
称呼的身份条件具备,可直呼至老死。“书名”顾名思义,即读书使用的名字。由于受汉族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影响,五排瑶人亦将读书视为严肃和高雅之事,以至
律之于“书名”的命取和使用。
第二,大量的带“狗”字尾的乳名的使用。在五排瑶人的习惯乳名用字中,男性出现频
率最高的当数“狗”字,其次为“生”“发”“崽”等。据笔者粗略统计,在蕉山村的260余
名男性村民中,乳名中带有“狗”字尾的有73人,约占28%。由于当地五排瑶人习惯依行次
取乳名,且乳名尾字比较单纯,因而同村之中,乳名相同者,极为常见。如蕉山村中,同名
“大狗”者2人,“一狗”者6人,“二狗”者4人,“三狗”者4人,“五狗”“七狗”“八狗”
者各2人,“六狗”者4人,“满狗”者3人,“甲狗”“乙狗”“丙狗”者各3人,行次排列最
长者乳名为“十八狗”。带“生”字的乳名较常见的有“甲生”“乙生”“丙生”“运生”等。女
性出现频率最高的乳名用字是“女”字,约占总数的20%,其次为“妹”“姣”“花”“秀”
“英”“玉”等。单就五排瑶人的乳名用字而论,女性比男性相对丰富,蕉山村中,瑶语乳名
同为“一女”者4人,“大女”“二女”“三女”“四女”“甲妹”“乙妹”者各2人。——尽管
同村中乳名相同者不少,但由于相互间非常熟悉,特别是在指称时还往往在前面加上其父的
乳名或其所在房族的名称,如“光福大狗”的“光福”即为父亲的乳名,“新屋四狗”之“新
屋”则是所在房族的名称,所以,一经讲出,谁都明白,不会产生误会。
带“狗”字尾的乳名,也不绝对地只适用于男性,少数连生几胎女儿的父母,祈盼下一
胎生个儿子,往往给最小的女儿的乳名缀上一个“狗”字,如“妹狗”。这说明,在五排瑶的
观念中,“狗”字还含有表达男性的性别的意思。反过来,“女”“妹”字也不绝对只用于女性,
那些祈盼生女儿的父母也往往将最小的儿子呼为“妹”或“假妹”。过去蕉山村中即有两例这
样的情况。只是后来孩子长大懂事后,自觉难听,往往自行改为符合自己身份的名字,而父
母也随其自愿,似乎在他们的观念中原有的反其“性”而命之的“乳名”的使命已然完成。
在蕉山村的73名乳名带“狗”字尾的男子中,年龄清一色的在20岁以上,带“女”字
乳名的女子中,绝大多数也在20岁以上,这主要是普及汉文化教育的结果。由于男性受教育
和外出接触汉文化的机会高于女性,因而受汉文化的影响更早、更深,这种情形,在男女两
性的着装上也有所体现。
第三,以天干命“乳名”。五排瑶命取乳名,除习惯上以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等自然数缀以“狗”“发”“女”习惯用字以表明当事人在家庭或家族(宗族)中的行
次外,还经常借用汉族传统的天干缀以习惯用字作为乳名,以表明当事人的出生年份。天干
所属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在蕉山村瑶人的乳名中屡被用及。如
“甲妹”“乙发”“丙狗”“丁发”“戊生”“己发”“庚仔”“辛狗”“壬狗”“癸发”等等。其中
“甲”被用得最多,男女共计11人,次为癸(7人),丙(4人)、辛(3人)。一轮天干代表十
年。如一男子乳名“甲狗”,如其年龄在10~20岁之间,必于1984年(甲子年)出生无疑,
如其年龄在30~40岁之间,必于1964年(甲辰年)出生无疑。当地瑶人、特别是老年人对
干支纪年十分熟悉,本民族的人一见面,往往通过各自的乳名,即可明了谁年长谁年幼,从
而确定相互之间的称呼。当地盛行结“老庚”“老同”的习惯,往往即据此而确立。此外,当
地人比较注重“生日”,特别是50岁以上逢“一”的大生日,其隆重规模与婚嫁不相上下。而
当地习惯过生日是不事先通知或邀请的,由各亲友根据自己的亲疏远近决定是否前往祝贺,而
“寿星”的乳名,往往即成为判断其生日大、小的依据之一。
第四,严格的班谱式“书名”和显著汉化的班谱用字。和汉族一样,五排瑶人命取书名,
严格地采用班谱制,皆为双字名。其具体格式是:首字为姓氏,中字为班辈用字,尾字为代
表个人名的用字,如“秦继雄”者,“秦”为姓,“继”为班辈,“雄”为个人名用字。三字组
合在一起,即构成指向某一特定个体的书名。相对于乳名而言,五排瑶人书名相同者较少,只
在不同的村庄之间,偶尔发生,如同属上五排的狮尾村有一少年的书名即与笔者的完全相同。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五排瑶人严格的班谱制书名命名制度,主要是针对男性的,即任何
一个男子,其书名必须编入其所在的辈份系谱。相对而言,女子书名的命取比较自由,是否
入其相应的班辈系谱,全由命名者(多为家长)的个人意志决定,没有严格的规定。据笔者
估计,当地女子书名入班谱者,仅占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绝大部分并不入其班辈,这大概
是因为绝大多数女子最终必外嫁他人的缘故。过去,当地女子招婿,赘婿须改随女姓,并重
新命名,命名所取的班辈,即其所“嫁”女子所属的班辈,他们所生的子女,随之顺延。显
然,此乃为延续“香火”的产物。
五排瑶的班辈用字,一般由本族中有学问、有威望的年长者自行修定,也可请文化高或
有此专长的族外人修定。一般一次修定一轮,即二十代(20字)或二十八代(28字)。从具
体用字上看,受汉文化影响的烙印十分明显,如蕉山村俸姓,其中一支最近的一轮班辈用字
是:“仁、义、礼、智、信、启、政、瑞、升、显、君、相、祖、积、德、胜、旺、世、代、
荣”。狮塘村李姓班谱为:“庆、政、良、俊、秀、彦、福、仁、义、尚、文、真、邦、生、茂、
胜、祖、荣、宗”(尚缺一字),下五排观音村陈姓班谱为:“仁、义、理、智、信、永、世、
大、明、邦、贤、良、忠、君、子、福、禄、实、金、祥。”以上诸姓的班谱用字,从汉文理
解,或为“庄重”,或为“祥瑞”,或为“美德”,或为“俊秀”——皆含褒义,显然,五排瑶
人取这些字作班谱,其用心与汉人一样,乃寄望本族人丁兴旺,俊杰辈出,此无疑是受汉文
化影响的结果。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4: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二、五排瑶命名制度文化蕴含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必有其藉以产生的特定的社会背景与历史背景,五排瑶命名制度的
形成与发展,自然也不例外。
(一)盘瓠崇拜与“狗”字乳名
瑶族民间,广泛流传着一种记述本民族来源的历史文献——《过山榜》(又名《评皇券
牒》、《瑶人来路经文》)。其基本内容是:远古时候,评皇与高皇交战,评皇欲谋杀高皇,问
计于群臣,无有应者。时评皇身边有一龙犬盘瓠,身长三尺,毛色斑黄,志超群臣。闻评皇
之言,踊跃起身,独言报主之恩。评皇甚喜,允诺事成之后,以宫女配之。盘瓠即行走如飞,
身游大海,迳至高皇国。时遇高皇坐朝,亦且认得盘瓠非等闲之物,乃喜而笑曰:“评皇有此
龙犬,不能畜之,今来投我国,其国必败。”左右臣僚,举皆欢悦,高皇退朝,引盘瓠入宫,
以美味待之,爱惜如珠玉。每坐朝,常令侍之,不觉数日。某日,高皇游赏百花行宫,酒醉
不醒,盘瓠乃趁机咬杀之,取其首级,复游大海回归殿下,拜见评皇。评皇见盘瓠果真杀得
高皇,既惊且喜,乃如约将宫女嫁与盘瓠为妻,令入内宫设宴成亲,敕令备鼓乐送去浙江会
稽山安住。随后,逐月差人供养钱粮与伊夫妇食用。后宫女生六男六女,评皇闻之,喜而敕
赐十二姓:盘、沈、包、黄、李、邓、周、赵、胡、冯、雷、蒋。此六男六女自相婚配,即
藩衍成后世之瑶人。
根据汉文史籍的记载,瑶族民间关于盘瓠的传说,至迟在汉代,就已经存在。因为在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武陵蛮”条中就有与此几近完全一致的记载,而“武陵蛮”正
是今天瑶学界最受公认的瑶族的祖先,这说明在瑶人的传统观念中,其对民族始祖龙犬盘瓠
的认同与崇拜,历史悠久,根深蒂固。
在众多的飞禽走兽之中,瑶人独择狗而崇之,这与狗在其山居经济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
用密切相关。正如著名的瑶族研究学者胡起望、范宏贵二先生在《盘村瑶族》一书中所分析
的那样:瑶族“世代居住在深山里,人烟稀少,野兽经常出没,不论出猎、采集,还是在家,
都需要狗的保护,狗能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也能保障他们取得食物——兽肉、野生植物。在
实际生活中,狗是他们的保护者。”在瑶人看来,狗是勇敢、机智、敏捷和忠实的化身——这
与汉族人为地强加给狗以卑贱形象的态度截然相反,自然是瑶族基于对其独特的山居生活的
不同感受与认识的结果——在瑶族漫长的山居狩猎和游耕历史中,狗确实起到了其他任何动
物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度落后,对自然界缺乏认识,各种自然崇拜、图
腾崇拜盛行的时代,瑶族独择与其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狗而崇之,以狗为始祖图腾,其
实乃情理中事!
既然瑶族长期以来以盘瓠(龙犬)为始祖而加以崇拜,那么其在命取乳名时缀以“狗”字
也就不难理解了,一者显示了对始祖之崇敬与怀念;二者祈盼始祖的赐福与保佑。
(二)对汉文化的“瑶化吸收”
瑶族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与汉族交往最为密切的民族之一,这可以从其漫长的游动迁
徙史和今天“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中得到说明。由于与汉族的长期交往,使其对汉文化
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日本著名民族学家竹村卓二先生在经过长期的考察后得出结论认为:“在
从中国南部到印度支那北部分布的许多种山地民族之中,读写汉字的能力当以瑶族为第一。”
汉族是一个远较瑶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口众多的民族,汉文化则是一种极富同化
力的民族文化。在瑶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无时无处不受汉文化的影响。然而,瑶族终于没
有被同化为汉族,而是作为一个具有完整的民族文化特征的少数民族发展延续至今,并且还
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继续向前发展,这首先应归功于瑶族内部的一种对汉文化的“瑶化吸
收”机制。
对瑶族而言,由于民族间的交往和封建时代汉族统治阶级“大一统”政策的长期推行,汉
文化无所不在,而汉文化本身又普遍比瑶族文化先进。因此,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要完全
排斥汉文化而保持瑶族文化的独立发展是不可能的。然而,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进
而保持民族自身的独立性,又不能全盘吸收汉文化。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如何调适汉文化与瑶
文化的关系以满足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和瑶族内部民族独立发展需要的问题,由是,在
瑶族社会内部,对汉文化的“瑶化吸收”机制便应运而生。
所谓对汉文化的“瑶化吸收”,是指根据瑶族的实际需要,对汉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吸收,
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具有瑶族的特点,并为促进瑶族族体的发展和维系瑶族民族文
化的传承服务。瑶族这种对汉文化的“瑶化吸收”,表现在其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汉字是记录和传承汉文化的最重要媒体之一,而汉字本身又是汉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瑶
族对汉文化的“瑶化吸收”,集中表现在对汉字的吸收上。瑶族对汉字的吸收,其最显著的特
点是“藉汉字以记族源”。尽管瑶族吸收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一千年前的南北朝时期,但据
50年代进行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在瑶族民间,用汉字记载的历史
资料极为少见,不仅数量少,内容尤其单纯,概括起来,不外以下三类:一类是前已叙及的
记录瑶族族源的《评皇券牒》(即《过山榜》);二类是记录各宗支来源的族谱、家谱;三类是
师、道公喃神时用的经书。族谱、家谱乃族源之有机组成部分;宗教经书亦有相当的内容涉
及到有关本民族的历史来源和祖先神。因而从总体上可以说,瑶族所吸收的汉字主要用于记
录本民族的历史,为维持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增强瑶族内部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服
务。
天干地支是我国汉族祖先发明的一种对特定的奇数和奇数相配、偶数和偶数相配,相互
组合的纪年方法。瑶族没有本民族的历法,因此他们直接吸收了汉族的干支制度,但是在具
体运用上,他们又不完全同于汉族——他们不仅用干支纪年,还根据天干10个序数,地支12
个序数,相互组合60年一个轮回的特点,广泛地将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王、癸)用于男女两性的乳名之中,用以表明乳名主体的出生年份,便于人们相互之间推算
年龄、属相,进而决定日常生活中礼仪往来上的行止,如婚配、打老同(或老庚)、生日等等。
至于在乳名中大量的缀以可藉以判断性别的“狗”“生”“女”“妹”等字尾,则纯粹是五排瑶
自己的特点。
瑶族以班辈划分命取书名的方法,显然也源自汉族,但如同对汉族天干的使用一样,在
班辈制的具体运用上,也表现出明显的“瑶化特点”。汉族同一祖源的同姓宗支,往往使用同
一班谱,不论间隔代数的远近,严格地执行同姓不婚的原则——这种情况,在聚姓而居的汉
族地区尤为明显——而瑶族却不尽如此,以恭城五排瑶的“俸”姓为例,当地不仅不同村落
的“俸”姓班谱不同,甚至同一村落的“俸”姓班谱也不尽一致,如前述之蕉山村俸姓,上
半村的班谱为“富、朝、庭、仁、义、礼、智、信、启、政、瑞、升、显、君、相、祖、积、
德、胜、旺、世、代、荣。”下半村的则为“富、朝、庭、仁、义、礼、智、信、启、政、瑞、
开、显、君、臣、国、之、常、永、盛、集、庆、祥。”前14代上、下两半村完全相同,但
自15代始就不同了。这种情况,在盘、李、蒋等姓氏中也存在。日本学者竹村卓二先生在对
泰国瑶族的考察中,也发现了这种情况,他称这种同姓中的不同支为“亚姓”,如盘姓有“盘
红”、“盘白”二亚姓,李姓有“李鱼”、“李喜”、“李青”“李凤”“李日”“李大 ”等六个亚
姓。由此可以断定,在瑶族的班谱制度中,所谓的“亚姓”现象绝非个别,亦绝非偶然,必
有其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据五排瑶老人解释,之所以出现“亚姓”现象,主要是出于婚姻
上的考虑,换言之,主要是便于同姓男女之间的通婚,因为当地瑶族的姓氏较为单纯,如果
绝对地禁止同姓结婚,那么相当部分的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就难以解决。所以将相隔若干代
的同姓在班谱上适当地予以划分,允许同姓但不同谱的男女互相婚配,既避免了遗传学上近
亲结婚的弊端,又解决“择偶难”这一足以困扰民族发展的社会问题。从今天蕉山村存在着
一定数量同姓不同谱的男女组合的婚姻家庭的情况看,上述老人的解释应当是可信的。而竹
村卓二先生通过对泰国瑶族的深入研究,也得出了与此相类似的的结论,他说: (亚姓)“起
着祖先祭祀和外婚制度的单位的作用。”这实际上是对五排瑶老人解释的一种肯定。应当进一
步说明的是,不管“亚姓”缘于何种原因而产生,但它至少证明了瑶族在班谱制度使用上的
独立特性,切合了对汉文化的“瑶化”吸收这一主题。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4: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三、小结
命名制度是民族文化的一个范围极为有限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它与作为民族文化主体的
人之间有着异乎寻常的密切关系——产生于人、服务于人,并伴随着每个民族主体个体的一
生,因此它不仅自身表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而且还涵盖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恭城
五排瑶的命名制度正是如此,表面上平淡无奇,细微处却集中了瑶族文化的精华——盘瓠信
仰与对强大、先进的汉文化的“瑶化吸收”的传统方法。通过对五排瑶命名制度的研究,人
们可以认识到:不同的民族文化交叉,固然有摩擦和矛盾的一面,但更多更重要的则是相互
依存和相互促进。这对于今天增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的信念、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4: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参考文献
[1]胡起望,范宏贵.盘村瑶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3.
[2] [日]竹村卓二著,朱桂昌、金少萍译.瑶族的历史与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1986.
[3]谢剑.连南排瑶的社会组织[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3.
[4]广西瑶学会编.瑶学研究第1、2、3辑[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5]《恭城县志》,光绪十五年版(影印本)。
[6]《恭城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2.
[7]李刚、俸斌、俸艳、俸贵华.广西恭城瑶族历史资料[M],桂林:漓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0.
[8]黄钰辑注.评皇券牒集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0.
[9]赵廷光著.论瑶族传统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0.
[10]张有隽.瑶族传统文化变迁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1992.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恭城瑶族自治县档案局局长俸斌先生的热情帮助,谨此致谢。]
(责任编辑:陆桂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