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98|回复: 4

[教育相关] 对于孩子的“反叛”应采取何种教育方式及态度?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1-9-28 15: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抗拒”行为、“反叛”的行为,是我们孩子从1.5岁开始,都会出现的常见行为,只不过由于个体的性格差异和性别差异,表现出来的程度不同罢了。而实际上,正是孩子这些行为的出现,才标志着孩子已经进入第一心理发展的“反抗期”。

在这个时期(1.5~3岁),处于“反叛”期的孩子,常常会让家长觉得头疼。他不像两岁以前那么听话了,他开始有自己的“主意”,你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你不要他做的事,他偏要做。其实,与其称之为“反叛”期,不如称之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建立期或自强期更恰当,因为这个时期,是宝宝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期,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敏感期。

而要如何帮助孩子,顺利的渡过“反抗”期,与他们有良好的心灵沟通是我们家长和老师很重要的一课,请你相信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是跟父母作对的。所以你只需要掌握并应用好以下一个心法和两个技巧,孩子所有反叛行为你都可以快乐的去面对。

    心法:说肯定句。说“要。。。(怎么)做”!

    我们所有的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你说“不要放进嘴里!”他还就放进嘴里了!说“不要把东西扔在地上!”他就扔了。其实,仔细想想,是孩子跟我们对着干吗?难道孩子一生下就是要跟我们对着干的吗?我的回答就是:“不是!没有一个孩子要跟大人对着干!”而孩子跟我们“对着干”的主因是——成人自己!是你自己说的话,为孩子的行动指引了方向!因为当你说“不要做什么”的时候,“不要”这个动作对于孩子来讲已经没有挑战,也不新奇了(那是她们9个月就会的),“不要”后面的动作更有挑战也更好奇!“我可以做到!我来试试”这就是孩子的内心世界。

所以,当你想说“不要”的时候,请先用大脑把它转化成“要”再说出来!

比如:把“宝贝,不要拿那个杯子”转化成“宝贝,把那个杯子递给妈妈,谢谢!”

把“宝贝,别动那些东西!”转化成“宝贝,帮妈妈把它们放进盒子里,谢谢!”
      技巧一、简要法。

    就是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你对孩子的需要和你对孩子的要求。注意自己平常说话中语言的指引方向,比如说:“孩子,妈妈想要你现在吃饭”、“孩子,妈妈想要你在家跟我一起玩”要比“孩子,你不要吃饭的时候看电视了”和“你不要出去玩!”要好的多呢。因为跟孩子说“我需要你这样做”这句话的力量和对孩子行为的影响,远远超过“孩子你不要干什么”。

    技巧二、少说“不”。

    从孩子一出生开始,也是他对世界开始探索的人生旅程的开端。他的“到处乱动”就是他对世界探索的唯一途径。而当你跟他说“这也不对,那也不行”的时候,就等于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你不行,你不被我们这个世界接受”!当你跟孩说不许动的时候,就等于在跟他说“不许学”,就等于我们剥夺了孩子探索的机会和学习权利。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avatar 悠悠亲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1-10-30 20: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soso_e179:}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1-13 15:4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学习学习…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1-23 00: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