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楼主: 鹰飞倒仰

[茶城人文]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 ——广西恭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6: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城乡对立转化为城乡融合,不能沿袭计划经
济留下来的城市偏向政策,以牺牲农村、农民、农业为高额代价换取城市的发展与繁荣。事
实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来说,期望以农村首先服务于城市,然后以
城市带动农村的策略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极其不明智与错误的。应依据自身特点、特
色,以互帮互助形式来实现城乡的共发展共繁荣。桂林市以自然风景秀美的旅游业为主要支
柱产业之一,而恭城新村建设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生态旅游,其生态旅游以独具乡土与民族
特色的田园休闲游和民族特色游为亮点,将桂林的旅游业与恭城县新村的生态旅游结合起来,
既丰富了桂林旅游业旅游品种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又使新村借助桂林旅游业的知名效应获取
更多的收益,并设立自己的特色旅游品牌,形成了恭城县与桂林市的互惠产业—旅游业的快
速发展。因而推而广之,我国现代与未来新村建设与发展的途径,应以保存自身乡土与民风
特色的情况下,积极开拓自身与邻近地域城市的互助、互惠产业,使得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方
式由原来的牺牲农村、向城市集中,转变成农村在接受都市文明渗透与生活方式适度转变的
基础上,在空间居落形式上以相对分散的形式完成。
结 束 语
恭城瑶族自治县以生态经济发展为主线,探索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路径是一个成功的
实践例证,尽管得到各级领导和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恭城模式”新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还存
在着缺乏试验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诸方面的问题,恭城的实践在很
大程度上还只是自觉的、持之以恒的个案,缺乏在理论上和整体方案设计上的系统性。但是,
近十年来恭城人民以“生态”为灵魂,以生态农业为基点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以农
民小康新村集群为载体吸引了城市游客,带动了城市向农村的要素流动,自觉实践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伟大思想。恭城瑶族自治县“三农”问题的解决方式为城乡一体
化协调发展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案例,为我国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实
践借鉴,为我国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路径选择。“恭城模式”
新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先行意义。恭城县不能就此停步,要按照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
业化经营和法制化管理的要求,完善城镇土地开发经营机制,一方面立足于增强县城和中心
镇的综合功能和带动能力,重点突出,统筹规划,形成布局比较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使得
自己的小城镇建设独具特色,避免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同时,进一步
增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加大对农业与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积极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改
善农民生产与生活条件,逐步将城市化的现代生活方式引入农民新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
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我们期待着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自治区和桂林市有关部门从贯彻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贯彻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角度,高度重视恭城县的成功经验
和示范效应,在更大范围内验证、推广和宣传“恭城模式”新发展,这对区域发展和我国“三
农”问题的解决,对推进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寻找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可
行性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6: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1]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
[2] 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3] 高珮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 陈亚辉、刘晓萍:《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展望》 [J],《管理世界》1996 年第 6 期。
[5] 顾建光:《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 年
第 3 期。
[6] 高义:《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 [J],《经济科学》1991 年第 2 期。
[7] 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8] 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9] 徐勇等:《中国农村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10] 王章辉、黄柯可:《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
[11] 王思明:《中美农业发展比较研究》 [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9 年版。
[12] 吴传均:《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13] 范小玉、且淑芬:《中国劳动力转移状况与特征》 [J],《中国统计》2002 年第 7 期。
[14] 于同申:《发展经济学---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策略》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15] 郑宝华:《‘发展’概念之透视》 [J],《经济科学》1995 年第 3 期。
[16] 杜闻贞:《城市经济学》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7 年版。
[17] 曾新菊:《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18] 周叔莲、金碚:《国外城乡经济关系理论比较研究》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3 年版。
[19] [美]刘易斯﹒芒福得著,倪文言.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 [M],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年版。
[20] 费孝通:《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 [C],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0 年版。
[21] 胡必亮:《灰色区域理论概述》 [J],《经济研究》1993 年第 6 期。
[22] 胡必亮:《关于城市化与小城镇问题》 [J],《唯实》2000 年第 1 期。
[23] 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24] 崔功豪:《中国城镇发展研究》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年版。
[25] 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以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评述》 [J],《中国社会
科学》2002 年第 2 期。
[26] 费孝通:《城乡协调发展》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27] 蒋森:《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研究》 [J],《人口学刊》1996 年第 4 期。
[28] 汝信等:《城市化——苏南现代化的新实践》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9] 冯刚:《中心镇发展力研究》 [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3 年版。
[30] 沈建国:《世界城市化的基本规律》 [J],《城市发展研究》2000 年第 1 期。
[31]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 [J],《中国农村经济》2000 年第 22 期。
[32] 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 [J],《中国农村经济》2004 年第 3 期。
[33]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J],《中
国农村经济》2004 年第 1 期。
[34] 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 [M],长沙:岳麓书社 2003 年版。
[35] 蒋升涌、农乐政:《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 [J],《计划与经济探索》2002 年第12 期。
[36] 翁乾麟:《西部大开发中广西石漠化治理的构想》 [J],《广西民族研究 》2002 年第4 期。
[37] 董宪军:《生态城市论》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38] 恭城县统计局及恭城县ZF网站(http://www.gongcheng.com.cn)。
[39] 恭城县各年的ZF工作报告、县委会每届重要会议上的讲话及其它县委县ZF所备案的相
关文件资料(1994 年—2004 年)。
[40] [美]莱斯特 R 布朗著,林自新等译:《生态经济》[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3 年版。
[41] Capello, R. and Nijkamp 1996. P. Regional variations in production network
externalities. Regional Studies, 30(3) June.
[42] Conti, S. amd Malecki, E. J., 1995.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 and its environment:
Spatial perspectives. Avebary Ashgate Publishing Ltd.
[43] Cooke, P., 1983. Theories of planning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London:
Hutchinson.
[44] Darwent D. F., 1979. Growth pole and growth centers in regional planning:Areview.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23.
[45] Eiersch, H. 1995.,Urban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Berlin: Springer—
Verlag.
[46] Folmer,H. and Ooaterhaven 1997.,J., Spatial inequaliti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ing Ltd.
[47] Friedmann, J., 1967. A general theory of polarized development. Los Angeless:
UCLA Press
[48] G.E.Guldin (ed.) 1997.,Farewell to Peasant China:Rural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Armonk:M.E.Sharpe,Inc.
[49] Grabher, G. and Stark, D., 1996. Organizing Diversity: evolutionary theory, network
analysis and postsocialism. Regional Studies, 31(5), July.
[50] Karlavist, A. and Lundavist, 1997. L., Spatial interaction theory and planning
models.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51] Newby, H., 1986. Locality and Rurality: The restructuring of rural social relations.
Regional Studies.
[52] Pcbley, Anne, Demongraphy and Evironment, Demography, Vol. 35,No. 4,
November 1998, pp.377--389
[53] Perrour, F., 1971. Note on the concept of ‘Groth poles’. In : L. Livingstone(ed).
Economic Policy for Development: Selected Reading.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Ltd,278-293.
[54] Scott,A. J., 1988. Metropolis: From the division of labor to urban for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
[55] Simon, J., 1977., 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Growth. Princeton NJ, U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6] Summers, H. Lawrence, Reflections on Managing Glob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13, No. 2, Spring 1999.
[57] Wilson,A.G. 1981.,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ystems analystical
methods.JohnWiley&Sons.Ltd.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1-12-18 19: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联通
哇哇哇,长啊。。
、楼主研究这个蛮辛苦的摆?
我们的作业也好难调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1-12-18 19: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联通
哇哇哇,长啊。。
、楼主研究这个蛮辛苦的摆?
我们的作业也好难调查···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kx开心
    2023-8-24 15:29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2-5 10: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 ——广西恭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初探9 / 作者:浅小墨 / 帖子ID:6441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2-5 19:3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 电信/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好的谢谢楼主分享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2-8 14:0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汉中区 电信
    经济发展模式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2-9 09:1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经济发展模式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2-10 16:54: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渝中区 电信
    国民经济运行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2-13 09:3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渝中区 电信
    国民经济学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2-14 09:46: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省 移动/全省通用
    这文章看得眼睛花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2-15 11:2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 移动
    广西的经济发展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kx开心
    2023-8-24 15:29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2-19 13: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贵港市 电信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 ——广西恭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初探145 / 作者:浅小墨 / 帖子ID:6441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2-20 09:2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汉中区 电信
    经济发展模式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2-22 11:4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汉中区 电信
    经济发展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