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楼主: 鹰飞倒仰

中国瑶源•;盘申古明都溯源考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千 家 峒
  
  周朝三六皇帝,统共八百七十三春。太平大德二年乱纷纷,鬼王争乱天下,开元皇帝乱年间。源山宝道州灌阳矿夫来问千峒徭人,许开大爷来看过,生铁置断源口路。后来儿孙漫去开,大祭神灵,鬼王独即得公奉太平王。大德三年人不安,看见二龙相斗,李中姑看见黄獭入了杉木坝,众人把火烧了三天三夜,大坝崩,无水灌田,不太平。大德八年,三月十九日午时,李付八葬妈,亲葬在狗头,名盘宅妹,坐着(落)子竹山午向,石狗叫声到道州出草王,容罗岭上扎营。大德九年,千家峒人会众,罗平庙里齐心,圣会庙里打合同,家家心烦思想落泪流流舍离。朝廷差兵又来到,男女啼哭断肝肠。头人聚会庙去议计,收了六尊神,一尊本部盘古大帝,二尊历朝圣贤,三尊三王五帝,四尊四宝和神,五尊镇国大将军,六尊六部尚书,一齐收在平石岩口。岩口有个石童子,高有三丈三尺,大有八人一围过,此是流传子孙。以后五百年转头来,古留可对叫齐八千,四位师公跪倒齐齐下拜,齐踹倒暑一起起天楼。请出神来原旧立起,云盖岭下真六平庙圣会。叫得神灵,打起长鼓(鼓),吹起芦笛,打锣打 三声,振动铜铃,打起沙板,请起前世四十八位师公,立位平王,是你亲子孙到,石岩自开神自应,神家铜炷件新。一年四季庆祝你,随在儿孙身过行。大德九年三月十九日午时,男女人人起腰行,走上桑木源,倒下道州浮桥,一半转去九嶷山,一半出来永明界。妻儿男女哭纷纷,转回看看云盖岭,指手分离不奈何,长鼓(鼓)古人敬不断,子子孙孙还家园,不许外人乱进入。收了神宫在岩岭,动振古人到鼓动(洞),喊多鬼神重头是你厚(后)人到,骨皮敬祠貌貌声声,请大锣长鼓宣神圣,便是富贵得太平。枫木杉木无沙数,九姓瑶人一齐分。盘俸李廖四姓排年何家住,邓翟唐黄赵五姓共一村。盘唐二姓住东坪头,本祭六平处马社。俸(奉)黄二姓住在半江头,本祭圣庙会桑麻社。翟邓二姓住南安,系祭罗容庙安宁社。赵李应系祭鬼莲庙百福社。原我子孙转,盘黄唐三姓管杨程草原坝。具(注)明千家垌的水田。马胫大田三百六十把,鹅胫大田三百六十把。南蛇大田三百六十把,平西大田三百六十把。小田无数,九姓瑶人一齐分。斩牛头祭五色旗。大庙祭了五场,不见蛇人吓人,到平岩口,振动长鼓芦笙大锣铜铃,唱起了梅山石洞(歌),敬叫起六位神名九姓尊主,盘八奴、黄养、翟付九、李三六、邓福成、廖老七、俸(奉)七九、唐荣孙、赵荣七名,二请齐祖公山名王何松柏、蒋寄有桑木大王、平楠大王、雷廷大王、五谷大王、李伯狗大王、平天大王、守宝王、速报大王、三世灵金世天王、开山大王、镇源大王。齐季还安宁愿。祖公留下古记,要依此路,子孙转头叩补灵,是我子孙归原处耕。丰登得大平。万两黄金由天命,不可与人知。
  师公齐修埋窖列名如下:
  李天六、翟万成、盘有益、黄万三、俸(奉)九成、赵荣七、唐老五、邓三哥、廖富人、郑公田、刘白头、黄付六、李启明、唐八弟、廖公法、俸(奉)公法、蒋法添、毛法七、何法九、盘法八、郑法十。共合二十人,仍系藏入千家峒根本源。
  明朝神宗谨将凤浮名处郎口根本。嘉靖六年,沈真孙作反为恶,朝廷兵马来寻过来范茅塘村,石口到凤溪村,赶退兵马。凤溪郎口退出下边江田。盘兵总管盘十法。又到万历三年,凤溪翟天凤于罗溪罗九争地界,打斗起来。请郎口到凤溪,七月十一日打杀不明。又到八月十五日,打杀无输无赢。又到九月二十八日,黄哥来行,全军齐冲上去,杀崩罗九,赶到百节,并来杀了李文清。人头在入水( ),退出江田一处,即口自耕自种,翟当庙领断世代当头目。西边郎口同(从)富川县领了凭据回来,安业万代沾恩乡里。洪武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寅时,起造众位所地。万历十五年,徭人自领山税,上下两洞共钱粮十两。万历三年,势江源李白山上平乐府,刘土司官把势江源尝牛进申家,起粮(税)一两三钱。大德九年三月二十六日,由千家峒上来。俸(奉)家住盆完洞,黄家住宅平洞,李家住李家冲(滩)洪武元年,俸(奉)家到住,黄家到住上坡寨。仁宗元年,黄贵十九茅塘村十一月十九日立。十一月十九日,盘申十六、十九到狮塘洞住。周嫩三公养到木贡村。明武宗正德元年丙寅岁十月初十立松木寨,黄三一、黄社巴、孔十五、盘公保社。明正德二年,立栗田村。又文宗三年,立石口村。正统四年,立牛尾寨。万历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五日午时,立新寨时。嘉靖二年,招地坪头、大桥源、大浪水、南江源、安冲村。明成祖永乐二年,谷唐黄二牛作反。甲申永乐十二年,李总管作反。甲午年景泰元年,山崩岭下盘姓作反。庚申年明宪宗成化八年,扶灵徭到三九反。天顺元年,俸(奉)七三作反,丁卯年万历三年,石故源鸡富作反。万历二十五年,寨面泉通天将马姓作反。明神祖嘉靖六年,沈真孙作反。万历三年,凤溪翟廷凤造反。明神宗金陆元年,劳溪道镇里石源吴大作反。槽礁源欧启胜、李从贼头邓富成。隆庆元年,无古九洞黎地转古城,毛赖子、李文清,黎地坐地分赃。毛顺闭( )瑶旗放火唐。清朝康熙三年,伸家洞黄天贵作反,甲辰大兵来剿伸家。康熙三年,谷塘下井廖文明作反。咸丰三年,广东红肚贼十月攻破恭城县。咸丰五年,周永年与朱顺洪起同一德堂,由五年内永年改安靖作围,作恶数载。咸丰十年,上司学院隔脱周永年的秀才。恭城县三江升于们等袭哄周永年,恭城县云复回名。两江齐人黑夜在南门福泰大铺谋杀周永年、周永兴、彭文广、莫胡三凤、跳皮李四贵,李痒荣等云说永年报仇,吵烂败伸家洞。同治元年正月初五日,伸家洞起反王唐洞,十三日大杀不明,后来大小粟田两边立了山寨。至五月初五日,大兵戴大人来看明粟田山寨。退出莲花寨。又掳安冲人家物件,再请大兵,至十五日,莲花来一路,戴大人兵,桃川来一路,李大人带兵,进来剿粟田寨子。四方布逢扎营围,四门全闭。无路杀生。至五月十六日,破了大村背后木园寨子,破了小村山寨,小村哄下招安。至五月二十日午时,破了山寨,女妇捉去不知多少。后生男人杀了一百有余,老人放了复往恭城进纸,刘县主进来安民,各管各业,方才太平。上洞俸(奉)
  荣昌写本说出,复有五百年前岩起反,才定方为上计。
  
  原件:恭城三江乡
  抄件存:广西民研所
  原载《瑶族(过山榜)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千家峒古本书》《千家峒》两册书
  综合主要内容释录
  
  为了便于简捷,将《千家峒古本书》称A书,《千家峒》称B书,进行缩写。
  A书写于嘉靖年间后(1646——1656年)距今约350年;
  B书写于同治年间(1862——1874年)距今125—140年。
  
  A书李锦的后人,把先祖锦去金字边称为李帛,讲的祖先是在南京,江西省太和县人氏,住在青州石桂巷。李帛是狗王(即忠王、忠贞营主帅,明末起义军各部中最强一支),平王(即言评皇)与高王(明皇,日月在天称高)争天下,忠王帮助平王杀了高王(崇祯帝),过了二年,七子分七姓民人(即大顺部原 阳农民起义军十三家之中的七家农民军),来到千家峒居住……讲转千家峒的住宅,皆来龙石苟岭,富龙落岭住千家(皆即都,华夏九州称都某名山脉只都庞岭山脉,皆即指都庞岭。来龙,地理风水术语,指主山脉与分山脉相接之处,都庞岭在恭城县东北方分三支延伸进入恭城,来龙即指恭城东北方境地(来龙一词: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中国风水术》第72页。都庞岭山脉在恭城北地理位置见漓江出版社《广西恭城瑶族历史资料》第1页第4页记。)又落于恭城东乡古本书原本指背来龙,东乡为花山山脉,来龙起于龙虎关(谢沐关),此话讲得更明白。富龙落岭住千家(龙,即皇帝或者皇帝之后,自古臣民对皇帝的尊称,富龙——即B书李付八,即李明富大顺皇帝李自成大儿,迁居龙虎关下李家滩,落岭住千家就指李家滩附近一带)李人住村头(河边处),一盆人住村中央,黄人住在大塘面(塘遗址尚存)……。
  B书借用周朝统共八百七十三春遥远的年代遮人扰乱视线。(太平村)大德王二年乱纷纷(大德即大顺,大顺王二年即一六四五年,清兵入关的第二年),鬼王争乱天下(鬼即妖,清被关内抗清人士称之为妖,鬼王即清朝皇帝与大顺军、大西军、南明军战斗争夺天下),开元皇帝乱年间——开元皇帝指大顺国开元皇帝李自成。……鬼王独即得公奉太平王(清皇独得天下,关内抗清众人(南明集团)公奉李自成为太平王),大德三年人不安(一六四六年)看见二龙相斗(看见大顺王与清王争斗)李仙姑看见黄獭入了杉木坝(A书写李仙姑、何宅妹两个伴姑下河养鸭,得见二个黄獭入了杉木坝)——李指大顺部何指南明何腾蛟部,黄獭形容清兵,杉木坝地名(这里或许形容为两派联盟抗清阵容地)。B书:众人把火烧了三天三夜(两派联盟抗清的战斗火热场面)大坝崩(联军被清军击崩)南明何腾蛟战死一六四九年于湖南)——A书言,自然三年无耕种。B书接言:无水灌田不太平(民众又处于饥寒交迫不太平日子),A书言:想来无路,众人出去告官(联明两军为何惨败,要当官的出来说个明白,即两联军当时的最高指挥权属何腾蛟)大人说要三块枧无皮(当官此句点明一个枧字)三十六个无须萝卜(即点明一个头字,意即需要隐于枧头的人物出面主持一切)。回来说出众人听,想起不明不白(谁又知道闯王隐于枧头),大德八年三月十九日(一六五一年)李八(B书李付八)葬他母亲——闯王大儿李明富葬他母亲(闯王之妻)葬着石狗狮子岭子山甲向(B书最后讲明,亲葬在狗头——即狗头瑶圣地,山狮对面九龙山中)——当时李明富在龙虎关下狮子附近的李家滩。又叫道州太阳差兵来看(反叫道州南明(太阳:大明)官爷来吊孝),容六岭小招兵,扎大营(在六岭招兵,扎大营于栗木圩西边岭脚)。罗坪庙齐心会大众(马坪龙潭庙)圣会庙仪会商量(六岭三圣庙)——B书言:罗平庙里齐心,圣会庙里打合同。家家心烦思想落泪流流舍离(一派悲凄景象),朝廷差兵又来到(南明差兵来到部署任务)。A书言:七十二计走为上计……六尊六部尚书(六部记录起义的书)一齐放在平石岩口(即枧头太平村石山禾稿岩门口)岩口有个石童子(岩口九龙庙正前方有个石童山,即今平安乡新街包饭田童子山,此写法与埋宝藏方法相似)……以后五百年转头来(A书言:五百年后子孙归岩口来,看见有个石童……存子孙为古记)……大德九年(一六五二年)三月十九日,A书言:众瑶人起脚出千家门楼来上桑木源(众人离开李家滩过湖南),过了枫木四下云盖……(南明领导集团,原不愿把一切军政指挥交付李自成,造成不堪收拾局面,一六五二年春李定国率部进入湖南,大顺军余部前去配合)……道州大爷差兵出来,取浮桥(道州南明的官爷差使臣出面调和大顺军一部分留隐九巅山,有一部分留隐永明地界)……众人寻江水上桃源洞(即今江永桃州)大德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来到源江入两江河(即今恭城势江某地名)……李人住李家冲(龙虎关下李家滩),何人住在仁人洞(何部后人住在今恭城县栗木镇眼前洞村)……(A书完)(这段或许是借用元朝大德年间,盘申狗头瑶迁徙的过程作掩护讲解。)
  B书接着上解释:一半转去九巅山,一半出来永明界,妻儿男女哭纷纷,转回看看云盖岭,指手分离不奈何,长鼓古人敬不断,子子孙孙还(回)家园,不许外人乱进入——后三句已讲明已回进千家峒……便是富贵得太平(李明富李明贵得太平天下)……赵李应系祭鬼莲庙百福社——白莲社……李伯狗大王(伯与帛及白,恭城与平乐相接附近部分人三个音皆讲帛字音同,故而下面就把李帛讲明李白势江源人)……万两黄金由天命,不可与人知(知者保密不可外泄)师公齐修理窖列名如下:李天六(大)——即李天王李自成……共合二十人,仍系藏入千家峒根本源——即平石岩口六部尚书二十人为最高首领,也即太平村石岩口九龙庙为千家峒根本源。
  ……万历三年,势江源李白山上平乐府——讲明李帛势江源万历年间人士,提醒后人在明末清初查他狗王李帛主建昌这段历史,又在提醒人白加巾音即帛,帛加金音即锦,李锦为闯王部下,曾率领忠贞营活动于湘桂,忠贞营主帅为李锦(即李过),忠王即狗王,《过山照》宗(忠)景(锦)定,讲得非常透彻。《过山照》为评皇准放,讲明李自成没有死于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而是隐居在平石岩口……
  …………
  …………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注解:千家峒古本书,千家峒书,主要讲述大顺军与南明何腾蛟部联合抗清,一六四五年冬至一六四六年闯王为了实现抗清大计,将自己军队的指挥大权交与何腾蛟,何部公奉李自成为太平大德王,原大顺部仍称闯王为评皇,李自成率领亲兵一万余人,并领忠贞营主帅忠王李锦,驻扎于都庞岭伸延于恭城县北的分支处,原地名荆峡关,即今龙虎关,他们把一万余人亲兵家眷,驻扎在一个有塘的地方(即今李家滩)。李氏家眷住在村头(接近河边的地方),其他人的家眷及亲兵住在村中(即今公路两旁),黄姓人氏家眷住在一个有塘的地方(即公路东边山脚边的塘附近,现虽种果,遗痕尤在)另住七村。这里的一切,由闯王之妻及大儿李明富以及李锦负责,闯王李自成带最小儿及妻隐居在恭城东乡枧头(今太平村)暗中指挥联明联合天下其他军事力量共同抗清,闯王授意忠王李锦,定写评皇劵牒《过山照》,并予准发,封十二支农民军队(飘遥的军队)十二姓瑶人,为十二姓王瑶,隐居山林,联合天下武装力量共同抗击清兵。何腾蛟为主的南明部与大顺李部联合抗清作战三年后被清兵将联军击溃,何腾蛟被清兵杀害于湖南的湘潭,这种不良结局的主要因素,是南明部夺去大顺部的军事指挥权造成的,众兵将想不通,就去找顶头上司,上司打个哑语,众人不明不白(头一句讲个枧字,后一句讲个头字,也就是说需隐于枧头的人物出面主持一切,才有可能挽回败局)。李自成出面联合大西军抗清才行,大西军派使臣于一六四九年四月与南明永历朝廷交涉,并要求封孙可望为秦王,永历不允。心胸狭窄的孙可望忌恨永历政权的雄起,完全得助于大顺的忠贞营及其它各部农民军,谈判一年多,永历仍不答应封孙可望为秦王。一六五0年春李锦病逝,冬天忠贞营路过贵州,孙率部突然袭击,忠贞营受重创,主帅高一功阵亡。第二年春,闯王李自成之妻也离开人间,一六五一年三月十九日,下葬之前,叫隐于湖南道州的南明军首要人物前来看(吊孝)。众群愤怒,在恭城县六岭(即今栗木镇六岭)招兵,扎大营于栗木圩西岭脚,大家商量讨论今后如何的行动,商量的地点有二个,一个是马坪的庙(龙潭寺),一个是六岭的圣会庙(今西岭庙)。大家很悲伤的时候,由于二月永历被孙可望挟持去贵州,南明军头人准备调集人马采取一些军事行动。大顺军头人们商量决定将六部尚书埋在枧头的平石岩口,五百年后子孙再才归岩口来取六部尚书,十二姓王瑶后人好知道他们的先祖是谁,干了些什么惊天动地之事,此才是真正的千家峒根本源。并一再强调,平石岩口看有一个石童山,它是古记。
  闯王暗中联络大西军李定国部联合抗清,一六五二年春,李定国自川东进入湖广,大顺军出千家峒(时三月十九日)配合李定国率部入湖南,进展神速,大顺军又分散家眷,一部分流九巅山,一部分在永明(韭菜岭至大远一带山区与道县相接地域),一部分在桃川。三月二十六日,一部分回恭城,然后又分散这一部分人隐居,李人回还李家滩(冲)(太平村)何腾蛟何部家眷住仁人洞(即今眼前洞)……(故此,太平村后人又把李家滩称千家洞,后再扩指凉亭洞至眼前洞返上进观音乡一带。李天王(闯王)——李天六(六称大,大为王)等二十人埋六部尚书在太平村后禾稿岩口,故又说明平石岩口为藏入千家峒根本源,由来十分清楚。)
  (大西军大顺军联合抗清挽回败局,后又遭孙可望发动农民军内战,联军被清军趁机击败,闯王最后步入佛门)。
  …………
  …………
  《千家峒古本书》写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
  《千家峒》书,写于清同治年间 (1862——1874)
  
  由以上可见,二书指明千家峒在恭城县北都庞岭分支来龙处,又有原存于恭城东乡的《千家古本》书言,名背来龙,恭城县东为花山山脉,中国山脉走向西高东低,上北下南,故而来龙应横西纵北。花山脉为纵山脉,北起龙虎关(古谢沐关),即来龙指龙虎关,背来龙也指龙虎关,其焦点为富龙落岭,此语是外人难以明白的,闯王在北京登基称帝为龙,大儿李明富为龙子,富龙即指李明富,李明富迁居李家滩(见村中简谱),故而,李家滩就是千家峒的缩影。
  那么,千家峒地名原本有吗?现无确凿证据。官方文书此名最早见于清康熙四十七,即一七O八年(见宫哲兵著《千家峒运动》)而闯王率部入湘桂是一六四六年,两相差六十余年,是大顺部借用千家峒的传说还是闯王用千家峒之名而把李家滩形容为千家峒而利于隐蔽呢?还是以后的人根本不知千家峒里面是什么神秘事件,只知千家峒就是块圣地,而越吹越神秘。
  现根据二书所指,龙虎关下,恭城县北,即千家峒。千家峒源即枧头太平村,千家峒是最初指李家滩,而后扩指平川洞——即观音乡至栗木镇凉亭洞一带地域。如闯王把最忠诚的军旅家眷安排在灌阳县及江永县等湘桂边境地方,则所隐居的地方都可归纳为千家峒,江永的大远桃川,灌阳的韭菜岭都是千家峒。
  恭城青铜方彝现世后,其器铭文“荪申”(居于世外香草丛中的盘申族人)与恭城西汉时已有的“谢沐关”(辞别奔波劳苦的关口,关内盘申族人过着没有奔波劳苦的生活,即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地名,并有太平村前大片战国至汉唐时期古墓群为证,说明恭城地境即瑶族祖居地“世外桃源”。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并非虚构妄言,是依前朝流传神话加以文学艺术装饰文学作品。
  瑶族祖居地,三代至汉晋,地点为“申家洞”,唐称其是“千家火炉”古地,明末清初正名“千家洞源”。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第六章
  申家峒晋明传说考
  满天彩蝶飞舞,只缘古树擎天
  
  自唐末宋初,申家峒明教明人由盘李王掌执,而又以李王为主,在恭城北乡上枧佛岩发扬光大明教。
  佛岩,位于恭城通往灌阳方向的上枧村公路东约一里许地方,其岩深约二百米,宽近五十米,高有三十至五十米之间,洞中乳石倒挂,千姿百态,清澈见底,碧玉般的清潭山泉,缓缓在洞中而过,有一通天洞口,正午十二点,一缕阳光正谢而下,照在一块天然大石上,先人就在大石上塑有一大神像,此时此刻,只见神像的头顶空中,飘渺的雾气蒸蒸缓缓而上,令人神思遐想……(可惜,这道奇妙的自然景观与神像的巧妙人工结合美景,毁于二十世纪的“文革”期间,悲情令人心痛惋惜。神像虽已毁没,但那道在正午时分的自然奇观仍在,仍不失大自然奇观一绝,可亡羊补牢。)现在回想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名著《笑傲江湖》中描绘的明教总坛“光明顶”,如此巧合神似,“光明顶”在“黑木崖”,今栗木镇原为茂黑的栗木树林区,栗木圩南约二公里名“黑木原”,圩东约二公里名“黑石磊”。“黑木原”与“黑木崖”一字之差,也许作者从某种传说散记当中,巧合知晓了明教总坛在“黑木崖”。
  言归正传,元朝末年,朝廷的残暴统治,与明教(白莲教)倡导的“净土净界净国”信仰相抵触,明教徒(白莲教)遍布大江南北,它的基础是广泛的民众。广大民众不堪元朝的残暴统治,在明教的倡导下,纷纷起反。《千家峒书》(写于清同治年间)在书的最末一句写道:“复有五百年前,岩起反。”同治元年是公元1862年,五百年前是1362年,1368年朱洪武建立明朝,1362年前后正是明教抗元的高峰期,“岩起反”指明教反元源自“平石岩口”的明教圣地瑶源的禾稿岩“九龙庙”。或指“佛岩”。
  千家峒区地是瑶族聚居地,是明教巢穴根据地,也是明教主要骨干支柱。“岩起反”既要反元抗击元兵,瑶民就得倾全力而出。湖南道县县誌曾录元朝时期(公元1280至1368年):“瑶民大批离开瑶蛮峒区,三日不间断走过道州浮桥。”从这段记录,说明瑶民曾大批向外涌出,去了什么地方呢?今恭城北乡五排瑶(观音乡)李氏族谱返照影射而出。李氏是明洪武二年由江西而来五排瑶老村的“明宁寨”(王家厄)的,族谱至今写道:“从江西来,源出千家洞。”——此语讲明,他们的先祖是在千家洞,先祖离开千家洞到了江西,他们又从江西来到恭城五排瑶的“明宁寨”。(与李氏同一时期到五排瑶的有杨姓人氏,不几年,明重臣常遇春之常茂(郑国公)也到五排瑶,杨常都是避难逃躲追杀而进居五排瑶的。)
  从道县县誌录说明大批瑶民外出,离开千家峒区地是事实,在恭城五排瑶李氏族谱中,说明瑶民离开千家峒去了江西为主的地方。元朝末期千家峒区地的瑶民主奔方向是江西,说明江西及其附近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这件大事就是明教(白莲教)抗击元兵,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江西,白莲教发祥地。元朝被推翻后,由于朱元璋大杀有功之臣之心已暴露,部分明人中坚重回明教圣地避难,返回恭城隐居。
  明朝初年,李杨常氏进居五排瑶“明宁寨” 附近地明宁寨到底有多古老年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明宁寨脚下的老村蒋某,在明宁寨遗址开荒,挖得铜锅两个,一重约四公斤,一重约六公斤,大的铜锅耳为凤爪形,锅内沿边有三道玄纹,锅外部中段处有三足,锅形状如现在的钢帽,这种锅的形状就是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的器物。老村的另一村民在二OOO年于同一地点开荒挖得一铜饼形铜物件,从几件实物看,均是三国时期左右的产物,说明三国时期,五排瑶的明宁寨已有盘申瑶民居住了。从恭城及附近地出土现世的青铜器等物,如恭城东乡太平村九龙山山上物件碎片,秧家出土春秋青铜器,栗木山下寨的平头山上古陶碎片,灌阳与恭城交界地的洞井水流寨青铜鼎,都说明,盘申瑶民在这里生活时日已很长久了。
  隐居于恭城五排瑶的李杨常,在明朝初期,再也没有离开恭城,后来郑国公常茂老死于恭城北乡,葬地名猫儿滚槽处。
  明人推翻元朝,建立国号大明,就是对明人的纪念。朱洪武大杀有功之臣,又是给明人留下一层阴影。明朝末年,奸臣当道,朝政腐败,为挽国运,明人正直人士在江西庐山东林学社,发扬倡导白莲之风,反被乱政阉党之首魏忠贤矫诏残杀。
  明朝末期,朝政腐败到什么程度,皇帝不上朝,任阉党持政残害忠良,苛捐杂税使民不聊生,国土台湾被荷兰侵占而去,是中华自古以来未有之事,国威丧尽矣,大明朝政气数已尽,饥民与白莲教徒纷纷起反。
  久恨权阉误国,明教源地愤起清理明朝奸贼,敢逐寇林,逐鹿中原。瑶源盘李众瑶人为“晋明”联合团结天下农民起义军,为救天下黎民百姓出水火,进行了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末朝政的大行动。其中杰出领袖之一李自成,在万民的拥戴下,李自成终将腐朽的明末朝廷推翻。
  1606年(万历34年)8月21日,李自成生于陕西米脂县双泉都(里)三峯子的山村,名李家村,也名李家站,村中当时有十余户人,大半属李姓,自成父守忠,祖海,曾祖世辅.米脂县三峯子有座海会寺,自成小时在此当小和尚,僧名“黄来僧”(此段记载,见柳羲南著《李自成纪年附考》)。
  李自成侄儿李锦,《千家古本》《千家峒书》化名李帛,也名李白(是今平乐县二塘洞心村李氏始祖,化名李胜朝。他是闯王侄儿,有洞心村原祠堂李门马蹄印为证),生于万历35年,恭城势江源人(申家峒源人属恭城东乡里)。
  李自成仅大李锦一岁,一在陕西,一在广西,相隔何止千里,两地李氏如不常往来,两人怎知辈分而又以叔侄相称。再者陕西米脂三峯子李家站李姓人氏才近十户人,说明此村的李姓人氏从外地搬迁此地,居住年代不是很长久。由于明教历史非常久远,教徒广播神州大地,早已渗透于佛道儒诸家之中。三峯子既有座海会寺,明朝时期,明教徒朱氏掌管江山,明教的发展地域就可想而知,从很大程度分析,海会寺该是明教的在陕西某个明教分坛;明朝末朝政腐败,明人内反已在运筹计划中。
  李自成和李锦的辈分非常的清楚,说明陕西米脂三峯子李家村由恭城申家洞而迁去定居山中。
  自成17岁成婚,不久,父守忠亡,父死后,家境穷困,自成就到银川驿站里去当马夫。因好打不平,惹祸上身逃往甘肃去当兵。1629年冬,清兵入境,京师戒严,微兵勤王奉旨赴援,李自成所在的军队,过兰州至抵金县,兵士们领不到饷,闹到县衙,带兵的王参将出来压制,自成带领众士兵将参将杀了,统所部往渭原,河州而去参加农民起义军。1630年2月,所有在陕西起义的农民军全部向东横进山西(简称“晋”)在“晋”农民军达成联盟,年冬又退回陕西,1631年,李自成不愿降明迁自率一军进入山西,投高迎祥部,被列为第八闯将。时在晋农民军计三十六营,二十余万众。1636年,高迎祥牺牲,李自成被拥为闯王。1638年潼关附近,数十万明军再次将闯王领导的起义军重重包围,起义军队伍被打散,几万名战士牺牲,闯王和他的部将刘宗敏、李锦等十八人打退大批敌人,冲出重重包围,翻山越岭到达陕西东南的商洛山区,隐蔽起来,明军误认闯王已死,1640年,闯王出山进河南,民众投奔而至,踊跃参加义军,队伍速达几十万人众,不久,逐渐控制河南全境及湖北大片地区。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建立政权,1644年元旦在西安定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当年3月起义军攻向北京城,势如破竹,19日,义军进城,4月22日,原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在山海关一片石暗伏,农民军与吴三桂大战时,被突然出现的清兵打得防不胜防,节节失利。4月29日闯王在北京武英殿举行即位典礼,草草完毕后撤离北京。5月2日,清军入北京城。
  大顺军先退至山西太原及陕西。10月初,太原大顺军被清军击败,清军分两路南下。年底及第二年正月,清军在陕北尽屠米脂居民。西安兵力不足,正月十三,李自成放弃西安,取道商洛地区向河南转移,三月由河南南下湖北时李自成仍有几十万大军,其主力东进,准备占领南京,后方空虚,被清军很快攻占,大顺军只得放弃武昌东下。四月清军尾追至九江一带攻入老营,大顺军上层首领人物尽失。值此“四面楚歌”,闯王已看出清军目的,非克灭自己不可,而侄儿李锦所率领的另一支农民军主力,被清军阻拦不能会合,不得不重演隐蔽商洛山区故技,“假死摔掉追兵”之计。五月初,假死湖北通山县九宫山果效。清兵放松追杀李自成所率的一路农民军。李自成为了便于联合与南明朱氏统领的政廷共同抗击清兵南下,就委命田见秀将军把大明的国玺转与。在陕西失散由四川东部而下的大顺军另一支主力部队的主帅亲侄儿李锦,并由郝摇旗进入湖南速与南明何腾蛟部联系。大顺农民军很快就入湘。不久,李锦率部也到达湖南,李自成把妻儿安隐在申家峒源(即千家峒源)后,隐居暗中指挥联南明政权联合天下所有武装力量,共同抗击清兵大计。
  从李自成退出北京城,往南撤的路线看,首先退回关中山西陕西一带地,然后下河南至湖北武昌,进江西九江,最后入湘桂。陕西山西原农民起义军根据地,江西白莲教起源根据地,桂北明教发祥根据地,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李自成的意图,在陕西山西是利用熟悉的地形抗击清兵南下,失利后到江西是利用白莲教(明教)原有的扎实力量抗击清兵。由于老营被偷袭,上层首领人物主心骨干已失,不得已回明教圣地动用明教最大的宗教神权,逼使南明政权与大顺农民军联盟抗清(原桂林靖江王即永历帝后人,一直被李氏挟护于桂林秧塘李家庄,见前欧阳继康回忆《中华明朝本朝纪事》),故而1645年5月初,李自成假死于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尔后顺利地与南明的隆武帝、永历帝联盟抗清。
  明朝的末期皇帝崇祯统治的政廷被闯王推翻后,福王即明皇帝位称弘光,登基于南京,1645年5月15日,清军破南京,弘光帝被俘,次年五月在北京被杀。弘光帝被俘后,福建福州唐王即皇帝位,称隆武帝。隆武帝好读书,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即位当年底,同意大顺联盟抗清。李锦率部入湖南的常德,隆武帝名其军为“忠贞营”——忠营,赐李锦名“赤心”,高一功名“必正”,皆挂将军印。1646年6月28日,清军长驱直入福州,隆武帝在逃往汀明途中,被乱军杀害,十一月十八日,桂王在广州肇庆即皇帝位,称永历帝。1647年至1648年,盟军抗清形势好转,李锦被永历帝授封“邓国公”,高一功为“勋国公”。1649年4月,驻守云南的大西农民军派遣使臣到永历朝廷,请求联合抗清。孙可望坚持要求永历帝授封为秦王,双方谈判一年多没有达成协议。1649年至1650年,清军再克江西广东湖南广西大部分重要城市,何腾蛟在湘牺牲,李锦病逝,高一功率领忠贞营路过贵州,被大西军的孙可望率部突然袭击而亡,大顺农民军余部元气被重创。
  以上所述见青海人民出版社《中国通史》2001年4月版第1178页,农民军联明抗清一章。
  翻阅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1985年4月版《广西乡土历史》第十九页记:“一六四七年春,李自成部下李锦、郝摇旗、张献忠部下李定国等,先后与南明将领何腾蛟联合抗清,桂林城防守战奋斗三月之久获胜。
  再翻阅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版《恭城县誌》第362页记载:“曹(音朝)志建抗清,龙虎关驻兵万余,曹志建封号‘保昌侯’‘永国公’,合六字称‘保永昌国侯公’,其示明此部为‘永昌(大顺年号)’余部。1650年3月,清兵克龙虎关,继占领恭城灌阳等地,曹志建下落不明。”
  观申家峒源太平新村李氏族简谱记:李朝现大儿李明富迁居李家滩(龙虎关下)。
  观栗木大营始祖碑文(省略)“……”,结合当地地名:“大营”“小营”“太子点兵”“屯粮于倘江”等。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从以上这些史料,综合于《千家古本》《千家峒书》很清楚,恭城北乡龙虎关下李家滩至栗木一带地是大顺农民军(包括大西李定国部)与南明军联盟的最高指挥据点。
  1651年春,闯王李自成之妻死(见《千家古本》《千家峒》两册书记,李富八葬母)。
  1651年2月,孙可望乘机派部将永历从南宁劫持至安隆,永历被追封孙可望为秦王。
  1652年春夏,大西军刘文秀北进四川,李定国进湖广大西军正式联南明抗清开始。(3月19日,大顺军余部出于千家峒配合李定国率入湖南进展神速,3月26日。大顺军又退回湘桂边境的龙虎关两侧,“《千家古本》影谢此事”)。7月,李定国克复广西门户——全州乘胜攻克桂林。1652年又复入湖南激战清兵援军,大获全胜,得此战绩又反遭孙可望忌恨。1653年初,孙可望率部入湘准备内战李定国,农民军内部不和,清军乘机开始挽回败局。
  1654年至1655年,大西军走下坡路,对清军只能处于守势。
  1656年正月,李定国率部由南宁至安隆,护送永历入云南,永历授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正在贵州的孙可望决心发动内战,1657年率部入滇,部下倒戈,孙可望败走投向清兵。
  1658年清兵分三路攻向云南,大败大西军。1661年冬永历被清兵俘虏,1662年4月被害于昆明,6月李定国病势,大西军崩溃散隐。
  1662年,清军集中兵力,转攻川东的大顺军余部。
  1664年,大顺军余部溃散隐居。
  以上所述,简择于《中国通史》、《李自成纪年附考》、《广西乡土历史》、《恭城县誌》,综合《千家古本》、《千家峒书》,进行合理分析总结讲解。
  将李自成和李锦俩叔侄留予后人的家谱编排去分析,他俩又暗示了什么。
  一、 李自成留予后人家谱编排是:“养朝明福,启枝能瑞,常本配有,
  德绍源湘,志桂远。”(绍为接继之意,湘:炎帝降生卒地。古申“明”的先祖,德绍源湘的意思就是接继“炎”“明”之 。)
  二、 李锦编排与后人家谱:“朝元坤山廷(若),东林学芝新,仕子家兴旺,
  松柏茂盛盈。”(东林,白莲社创起地,“东林学”即明末东林党为挽救明国运,倡导白莲社正气之风,反遭权阉残害。)
  再将恭城北乡栗木大营村万姓始祖碑文仔细推敲,其碑铭文是:“始祖万恭两溪,仕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衔,妣王氏诰封一品夫人,生子三,孟讳景,赐进士出身,升吏部都给事,性刚直,赤胆忠君,因奏参逆阉,解组遣移湖北武昌大治县隐居不仕(中季春壹春,两文武兼优,授御前指挥节度使,护靖江王抵粤,殁于省会。三世郎,讳守镇,字建勋,妣熊氏,管理倘江等处屯粮任务……”这段铭文,记录了万家始祖是明末军事要职人物,同属被阉党迫害之流。明朝被推翻后,他们与李自成、李锦在一起抗击清兵南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在湖南石门峡山发现奉天玉和尚墓塔,奉天玉即闯王李自成,在此的墓碑铭刻:“久恨权阉”,“敢逐寇林”“方期恢复中原”等语。
  从上记录中,就可发现明教中坚推翻明末朝政的真正原因,对于明教“晋明”将本教扶建的大明推翻,它的功过,相信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会给予适当评估,更令后人深思勘悟。
  战后的神州大地,百业待兴,民心思定,明教宗旨就是希望天下太平,华夏人民安居乐业,故明教顺民心民意,将农民军余部转入地下,大顺余部号称“洪门三合会”。南明朱氏统领的军队余部号称“天地会”,两大地下民间武装力量总部在恭城境内,由申家洞源明教主管,即九龙山下的太平村李氏直接掌管指挥。
  清朝中期,清廷出现腐败,明教以多种面目出现,“洪门天地会”、“白莲教”、“上帝会”等,风起云涌,一波接一波进行反清起义,太平天国起义为顶峰时期。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第七章
  世外桃源天国遗宝考
  (东风鼓利,草船竞渡借箭)
  
  一六四四年暮春,李自成率农民军攻陷北京,农民军对城内明朝重臣权贵等进行了一次勒饷,以充军需之用。
  …………
  一八六四年七月,建都十一年的太平天国天京(南京)失陷。“历年以来,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攻陷天京的清兵没有得到这大宗金银,天国圣库在哪里?
  民国初年,有些辛亥元勋垂涎这笔天京遗宝,几动人力,多处寻掘,仍无收获。
  解放初期,亦曾因洪秀全窑金之事,将“蒋园”园中湖水放尽,但也一无所有。
  解放以后,洪秀全的家人后代去找过天国圣库吗?回答是肯定,奔波湘桂边境达10年之久。
  ……
  二OO八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发生,灾情牵动了整个华夏儿女,海内外赤子之心以及国际友人之心。笔者即写信给国家领导人,欲对天国圣库某遗址进行发掘,如先人遗有金银,即交付国家用于赈灾即慈善建设等专用。二OO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国家文物局回告知单,全文如下:
  李爱军同志:
  你的来信收悉,请你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直接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
  特此告知。
  
   国家文物局
   盖:信访专用章
   2008年6月26日
  接到告知单后,笔者已与当地文物管理单位联系了。
  此章天国遗宝考,不在网络上登出,请网民原谅。此书出版时再刊印出供读者览阅。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第八章
  恭城明源唐皇瑶与盘李王的关系
  (起舞青影,世外婵娟共久长)
   在广西桂北恭城县今莲花镇枧头村公所治地的新村,有李氏先祖墓碑铭文“晋明”为记,说明李氏与古时的“明教”有最重要的直接联系,到目前为止,发现在碑中刻留有“晋明”为记的石刻,全中国仅此一处。
  由于李氏的族谱只记述今的新村(原太平村)始祖李养满为起源点,李养 的先祖究竟又是怎样沿袭走向,很难定位了,只是在李时荣的墓碑文略显大概:“系平乐恭城东乡里,居住枧头太平村。”古时恭城的东乡泛指今的龙虎乡、加会乡、平安乡、莲花镇、三江乡。在枧头太平村的家谱中,头二代人有迁居龙虎关下李家滩之事,说明与古代时期的李家滩有密切关系,或许太平村的先祖就是经李家滩迁居下枧头太平村。
  龙虎关下的李家滩村到底有多古老,无从考证。在元末明初时,有一首顺口溜:“青溪古条龙虎关,石落岭尾李家滩。”李家滩可以肯定的说在明初元末以前肯定存在了。那么李氏是什么年代进居恭城的呢,李氏进居恭城的第一人身份如何,为何广大瑶民奉敬“李王”了呢,首先得弄清古代李氏南迁的年代。
  姓氏研究机构对李氏的起源及南迁作了一个大致的结论,李姓始于晚商纣王时期的理官理贞(帛陶之后,帛陶先祖是颛顼,颛顼祖父是黄帝)。理贞在逃避纣王时,至豫东鹿县定居后,因理与李同音,便改姓李。唐朝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在“安史之乱”时,中原鼎沸,衣冠南走,李氏子孙迁往南方,遍及江苏、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广西诸省,黄巢起义至五代,李氏又有南迁。
  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恭城这块古老瑶地,有李姓人氏进迁定居吗。古老的盘申瑶族山大王,能容忍异族迁进“谢沐”净地家园吗。一般异族人群,想进住这块瑶族“圣地”,是很难办到的,闭封思想根深蒂固,要想进居这个人间仙境,除非有特殊社会地位受尊敬的人。
  恭城古老的瑶族,保持着原始社会时期古老遗风习俗,瑶族崇奉顶礼供拜“盘王”,瑶族之王的家族姓盘,以此纪念“盘王”,瑶民姓谢,以此纪念氏族先人“谢沐”。由于人类的本性,崇尚强盛,有掩饰自己不足的心理,瑶族盘谢家族的后人,已基本上忘却了自己古老先人的历史走向了,在盘姓中今只保留了一个古老美好动听的故事传说:“盘氏家族是保秦王(李世民)的随秦王飘洋过海到了世外桃园千家峒。”
  对唐朝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秦王李世民根本没有到过岭南,更没有到过湘桂边境,从盘瑶后人的这个传说故事,进行表面看问题,可属一个虚无的故事,但恭城的加会乡,自宋元以来,有一个唐皇瑶,唐皇瑶只有二姓人,一姓谢,一姓唐,如此盘王的忠民赐姓谢,那么,李王的亲随就可赐姓唐,以纪念大唐,二王随从结合起来就是唐皇瑶,二王结合就是李盘王,其后代将李盘二字取其中一部分,解说性别等,这个字就是“孟”字。明清时期,恭城观音乡的李氏曾分支改姓“孟”是事实,南宋时期恭城平源瑶“秦孟氏”率瑶民起事,“秦”当然指秦王李世民,“孟”则指李盘王结合的后人。中国自古习俗龙在上凤在下,李王则是男的,盘王是女的,肯定无疑。瑶族是由原始社会走至唐朝,保留母系遗风是本原始社会的传统,至今的观音瑶族仍还保留有这种遗习,妇女为一家之主,说话算数的分量比男权重。
  恭城县栗木镇车田村周某( ),在上个世纪的“文革”期间,在拆除某尼姑庵时,在墙中得一枚古时铜印,笔者曾在另一人手中,于二OO五年见到此印,印铭文:“驰降招军授记”(见铜印铭文原版),印背书:咸平三年八月少府监铸。咸平三年为公元一千年,是北宋第三代皇帝赵恒使用的年号。从章印的铭文看,“军”被写成女字边的“ ”,证明宋朝廷要招降的少数民族中瑶族军事首领是女的,是女瑶王。从这颗铜印可看出,晚唐宋初恭城的盘瑶瑶王是女的,这个瑶族聚集地保留着原始社会之前母系社会的遗风。
  从瑶族过去的习俗,宋时的秦孟氏,唐皇瑶等等去分析盘瑶美丽动听的传说,女瑶王是保护了秦王李世民的后人,唐朝某代末期帝皇,女瑶王嫁给了李皇做妻子,是真实的历史爱情典故。观察古老谢沐了的盘瑶传统文化习俗,对某件事物不是直截了当的讲述,而是对某件事物进行夸大或是进行缩小的喻述,或是进行神话传播讲演,这是古老荆楚民族文化特性的共同之处,故而恭城县栗木镇王口洼盘氏流传的这个典故,是瑶族传统文化对真实史情的反映。
  晚唐时期的某代李氏皇室天子,是何时进居恭城,又隐居于何处呢?有什么地名与之有牵连和纪念。
  恭城境内的周氏家族为今恭城第一旺族。恭城周氏的始祖是晚唐时期由湖南的宁远县进迁定居恭城的。距今约一千二百年,湖南宁远的周氏族谱载述:唐晚期宁远周氏二十四弘(弘字辈)有八弘迁居恭城,其一弘( )在恭城北乡的“龙渚市”,一弘在恭城的“炉口”,炉口即今平安乡的路口村,龙诸市即今栗木镇上宅村山下寨屯前的宋朝时期所立的县城遗址。恭城周氏祠堂中彼彼可见敬奉令公神位,令公即唐时李靖之儿哪咤,其他姓氏瑶族也同样敬奉令公。
  依湖南宁远周氏族谱记载,可知恭城北乡上宅村唐时以前地名为“龙渚市”,龙:天子的代称;渚:水中的一块陆地;市:市集繁华之处。龙渚市当时有一寺庙名“金华寺”,金华之含义表示王室豪华。从以上两处地名含义,显示晚唐李氏天子是在一千二百年左右的时候,进居恭城北乡的“龙渚市”附近隐居。
  晚唐时,进居恭城的李氏,是定居“龙渚市”还是在其附近地,离龙渚市约二公里的今栗木上枧的潘氏,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潘氏人家一直承认在潘氏始祖未到上枧之前,已有李氏人家居住在上枧村至三渡村一带地名“李家村”。今栗木镇潘氏的祠堂 碑记:“自唐宋元明以来……”从碑文内容地载述,得知潘氏始祖是在晚唐时期进居恭城北方上枧村的,现在的上枧潘氏还流传另一个古老故事,相传在宋期初期(公元960——1279年),李潘两个村各有一能人,好帮人打官司,有一次两位能人在帮别人打官司时,双方都处立于官司的对立方,俩能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就打上了赌,谁被打输就砍下一支手,后来俩人一直把官司扯到了京城,当时是潘仁美把持朝政大权,见俩人有此能耐,留在世上日后终是祸害,就将俩人杀了,砍了一人手,砍了另一人脚,运回了恭城上枧村。不知过了多少年,李姓人氏全部搬离了上枧李家村,这些李姓人家从哪里来,又到了什么地方,潘姓人氏不知,潘家只知晓李家村的人曾在上枧的凤凰山的一个岩建有一座庙,故此岩名“佛岩”。
  上枧潘家这个传说故事有多大的真实性呢,只有到实在进行考察才能见分晓,上枧佛岩离上枧潘家约近一公里,位于潘家的正北方。
  佛岩,在凤凰山南面的小半山腰,在进洞约十米的左壁上,隐约可见到在宋朝时期,有一个潘姓人氏考得一举人后,到佛岩烧香还愿,在石壁的铭文中,其有一语:“唐李真僧”,由此语证明,在唐朝已有李姓高僧来到上枧佛岩传经讲佛了,也由此证明晚唐时期李氏已定居在上枧的三渡村一带地,有村名为“李家村”。
  唐朝时的李氏皇室信仰佛教吗?过去我们看电影《少林寺》知道有十三僧侣助秦王(李世民)打败王世充之事。也看过《西游记》唐朝建立以后,李氏皇室为了感谢佛僧,信佛崇佛就会盛行大唐天下,李氏皇室也有信佛的,然而皇帝家中琐事是很隐秘不外扬的,李氏天子在晚唐时入佛门当和尚之事,虽新旧唐书没有记载,但唐末若干记载唐宣宗旧事的碑史,如韦昭度《续皇王宝运录》,尉迟膛《中朝故事》,令狐澄《贞陵遗事》,都有详细叙述,有的“帝子”自幼落发为僧,有的则是难以安身出逃遁入佛门。唐武宗李炎曾恼怒大举灭佛,而下一代皇帝唐宣宗崇敬佛教,推广寺庙不遗余力,世间之事,反复无常。、
  晚唐时期,是哪位李氏皇室中的“帝子”为“佛门真僧”,来到了恭城北方的上枧,在没有确切的史料现世前,是很难下定论的,这位在佛门中的李氏皇室“帝子”,又是如何还俗娶女瑶王为妻,至今又仍是一个不解之谜。现在只能知晓有晚唐时的太尉李梁相随。
  汉唐时期的太尉,为三公之首,天子之后就是三公,三公为太尉,司空,司马三官职。太尉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高官。太尉,国家第一重臣,常伴君王身边,晚唐时,李世民的第十三代孙李梁,官高太尉,定居于与恭城东乡南面相接邻的平乐县阳安乡禾村,依李梁之后,讲解先祖李梁是领兵南征,来到平乐尔后定居在禾村,李梁没有当过和尚的载述记录。岭南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在唐初时见唐朝未动干戈将岭南能统一国土,已对唐有深刻好感,晚唐时今恭城平乐一带地,也没有人反唐。晚唐派兵到此南征,根本无现实意义,只是埋隐着一件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在保护一位隐世晚唐天子。这位晚唐天子就隐居在恭城女瑶王处,平乐县的阳安至二塘镇是恭城前往平乐县城漓江河的要塞门户,李梁带兵严守此重地而已。
  弄清晚唐时期,确有李氏定居于恭城北乡的上枧村,并与女盘瑶王结成伴侣,这成为了恭城瑶族一段神话故事,恭城瑶族自此以后,有了唐皇瑶,有了十二姓王瑶,众姓瑶民从此紧密团结在一起,建设美好的家园。
  南宋时,由于宋廷对边远少数民族实行一些不平等虐待,激起了恭城瑶民的心里反抗,盘李王之后,顺应民心起事举反首领化名“秦孟四”,盘李王为了保留忠良之后,令一些亲随把后人迁居到深山高岭中居住,这个居所位于今加会乡与湖南江永县相交界的高山中,在白沙界至朝天龙岭之间,这些人为了表明自己的来历,以及对先祖的铭记,取姓谢唐二姓,号唐皇瑶。同时年年赶会期,纪念盘瑶王(李皇妻),因唐皇瑶所纪念的盘王婆,是唐皇妻,又名“婆皇”。宋元时期,进深山高岭的入谷口处,名:明源。明源分大小明源两处,为了纪念婆皇生于平地,在加会乡的九板桥村建有一座圣母婆王庙。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唐皇瑶的入山口地,为何取地名为“明源”,这是否表示唐皇瑶的先祖与“明”有关,源出于明,这个“明”决不是出自后来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的明。既这个“明”是唐皇瑶预示着先祖某种信息信念,那它就与古时的明教有一些附会牵联,与古明教瓜葛关系。
  唐朝李皇家族信佛教,天下人皆知,信明教可从来没听说过,但在唐初,建有天下第一豪华宫殿“大明宫”是事实。那么恭城原古老唐皇瑶进山入口处,取地名:大明源,小明源。又是什么念义呢?住地最高山峰取名“朝天龙”,是唐皇瑶表明自己的心迹吗?怀念先古天子?唐氏怀念唐皇天子唐皇婆可理解,谢氏怀念的先古天子又是哪位,除了唐皇婆,唐皇天子外,应当还有一位,那就是与“古明”有关联。
  谈到了古代明教,什么叫明教呢?明教起源于何时何地呢?
  众多学者,历来认为,中国的明教是由国外传入中国的,在公元三世纪,于海湾的波斯由摩尼始创,后传入中国的西域民间,活动范围有限,在唐时以合法身份与佛教盛行于中土,因摩尼教崇尚“光明”,人们就称其为明教。宋代释志磐所撰写的《佛祖统记》也曾记述,人们就认为摩尼教应是在唐武则天延载元年或稍早一段时间传入中国,即公元694年或稍早一段年代。
  明教来源于波斯,似乎已成“定论”,然而,中国古时的“白莲社”,又作何种解释呢?自古以来,人们公认白莲社白莲教是明教,白莲社合创于江西东林寺,其宗旨崇尚“净界”“净国”“净土”。东晋太元六年(公元382年),慧远在江西庐山东林建寺,邀请僧俗两道明人,集聚于该寺,而合创“白莲社”,在佛门的僧明人称“净土宗”,也称“莲宗”,在民间俗家教派明人称“明教”,也称“白莲教”。
  把两种明教的教义宗旨及其他们所创立的年代和传播途径时日对比,就可从中发现破绽,发现问题。
  从教义宗旨来看,摩尼崇尚“光明”,而白莲教崇尚的是“净土”,“净界”“净国”,以“净”为要义,崇尚的宗旨不同。摩尼教于公元三世纪在海湾的波斯由摩尼所创,它的产生到成熟,应需一段时间才能被当地波斯人所能接受,然后再向外界传播。在古时从海湾的波斯到中土可说为遥远至极,加上道路交通不便,传播的时日应是漫长的,它传至中国西域同样需当时的当地人能接受才能再向内地传播渐进入中原。如要传至江南时间需更长些。如佛教的传播时间,佛祖释迪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而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初年(约公元25年前后之间),佛教传入中国,用了近五百年的时间,那么摩尼教就算用佛教传入中国的一半时间,也就是在公元五世纪中叶以后的事了,照前的《佛祖统记》,摩尼教是在唐武则天延载元年或稍早一段时间(即约公元650年)传入长安中土,而白莲社合创于东晋太元六年(公元382年),白莲社的成立,比摩尼教传入中原早约二百年左右,并且白莲社是由僧俗两道明人合创,两种明教宗旨截然不同,显而白莲社未成立之前,中国已有了明人明教,也就是说,中国的明教(白莲社)不是由国外传入中国的,而是中国本身早有的一种古明都明人神秘教派,一种民族宗教之一。
  白莲社未合创之前的明人来自何方呢?我们只有从东晋以前的实际社会状况去分析寻找,晋朝之前是三国,汉,秦,战国,春秋,这千余年时间,可谓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大地腥风血雨,人们难以安家乐业,多想有个安静的家,有一片净土,这片净土在哪里,有谁能带领他们步入这片人间净土呢?然而中国的九州之内,就有这么一片净土,净界,人间的“净国”。那就是人间仙境,世外桃园。世外桃园的人民已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辞别了奔波劳苦不休的征战,过着与世隔绝的安乐日子,他们向外传颁着本民族谢沫的往事,歌颂“净”的生活,他们这种“净”的生活来源先古“明都”功绩。江南的百姓及天下寒士们听到这些古老往事传闻,是多么渴望过上天下太平的日子,梦寐以求盼望天下能成为“净国”,足下之土是“净土”。由于人们强烈的盼望,宣传世外净土的典故就更激昂。白莲社因此而产生,东晋诗人陶渊明也就写成享誉古今中外的《桃花源记》名章。一千多年来,虽有人责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不存在的“乌托邦”,是诗人虚构的产物,但也有人认为《桃花源记》是湖南远古时期切切实实的社会真实写照(古明都在南交,即州界处)。
  《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景象是诗人笔下艺术加工的产物,现实社会自然界中不可能有那种洞中美景,但是那种自由快乐,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社会生活图景,在远古时期荆州南疆的州界之地,瑶人聚居处,地名“千家洞”,的确存在,这个瑶洞与陶渊明笔下所描绘的山洞不同,诗人指山上石洞,千家洞指一大片田洞,是古老盘申瑶的发源地。盘瑶称其为世外桃园,有二千余年时间。(尧舜禹至东晋),有了盘瑶这个古老的二千年世外生活典故及谢沫掌故,陶渊明才能在这个原型基础上,写就《桃花源记》。
  盘瑶又称为盘申瑶,在《千家洞》曾讲到盘申进观音乡狮塘洞一事。盘瑶原住地又为申家洞,《千家古本》述:立满上下十二寨,为申家洞。怎样去理解“申”的含义,申:讲述或是说明的意思,盘申瑶就是盘(明)瑶了。西周初期,楚蛮之首是申人,也就是盘明瑶人。申(明)是原盘瑶于商周时的别称,盘瑶在表明自己的身份,故而,唐皇瑶入山谷口地名取“明”,是表示原古老之明,非李氏皇室“大明”宫之明,平乐二塘镇洞心村,李锦留与后代的族谱排辈有“东林学芝新”,显而与江西庐山东林学社有关联,也就是说明进入恭城北乡的“唐李真僧”没有传入摩尼教,而是讲传佛道经义。枧头太平村清时期之碑“晋明”,也就是发扬光大盘瑶深意。湖南江永县,在宋朝曾取县为“永明”,这也标志着谢沐河畔的这些随盘申瑶谢沐的瑶族后人,永远铭记先祖是盘申瑶,是西周初期申(明)人之后,是远古五帝时以前明都申人之后。故而,中国古老的明教,不是由海外的波斯传入,而是起源于古老的湘桂边境的盘申瑶,源出广西的恭城——《尚书尧典》记:申命羲叔宅南交日明都。
  恭城盘申瑶之“明”,到底有多少年代,有《尚书尧典》记载:“申命羲叔,宅南交,日明都”说明是夏以前的舜末南征之前,就有明都了。《楚辞章句》《天文志》曰:“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太一何许人也,即东皇太一,东皇太一即伏羲,伏羲,女娲的兄长,盘古开天地,伏羲女娲始创人类,盘申瑶供奉的“盘王”,“明”有多少年代,每个人自己可开动脑筋想一想洪荒遥远无尽期的渺荒岁月情景。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第九章
  明谢沐盘瑶为何战国汉晋时称莫瑶
  (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谢沐水东流)
  
  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梁书,张缵传》书中写述道:“……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瑶蛮者,依山险而居,历政不宾服,因此向北。”
  一千六百年前的晋时期(公元265-420年),《搜神记》写述:“……帝乃封盘瓠为桂林侯,美女五人,桂林郡一千户。”
  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吴人徐井写述了盘古开天地这个南方民族共有开天劈地的神话故事传说。
  二千二百五十年前的战国晚期,公元前的282年,楚国的爱国伟大诗人屈原(前340-前278年),被楚王放逐于沅湘(即荆南),将所见民间宗教祭祀活动写入《九歌》诗中,《涉江》诗中写道:“南夷之莫吾知兮”。《楚辞。九歌》,首篇《东皇太一》为迎神曲,尾篇《礼魂》是送神曲。
  战国晚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南北朝时期的张缵,所记写录述的,是自己亲眼所见到的真实情景,汉时徐井及晋时的《搜神记》是写述某种传闻神话故事,这四则写述的中心焦点,似乎都集中在古荆州的州界及湘南之处。
  人们过去在研究瑶族历史时,见记述瑶族最早的只认为是南北朝的《梁书。张缵传》,却没有发现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也写下了瑶族的记录,《九章》《涉江》,其中诗曰:“被明月兮佩宝璐”“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哀南夷之莫吾知兮”,第一句是:披明月阿佩宝玉(璐即玉),第二句是:我与舜(重华,舜的别名)同游瑶族家园(圃即园),第三句是:可悲南夷的不(莫)德,我知道了——南夷即霸蛮,霸蛮即东夷南蛮西戎之首。
  “莫”即不的意思,莫瑶即被贬称没有德的山中君主一族(为神农氏炎帝族后),屈原是位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性刚直不阿,直谏规劝楚王,庸君难进忠言逆耳,佞臣的排挤,诬陷,屈原被两次长时间放逐,屈原满怀忧国忧民之情,身遭毁谤,难展抱负时,他很郁苦就去请教一位神秘的人物,就是《离骚》中的女须:“女婴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屈原只是得到了女须的长者的亲切口吻回答:审时度势,离开楚国,去另求寻找明君吧,以实现仁政。屈原在《离骚》中叙述自己曾就去留于楚国之事请教过巫师,灵氛算卦,也请教过灵咸神巫算卦。
  女须,究竟是位什么样人物,有学者认为:是屈原的妹或是姐,是屈原女伴,是楚国女子,是楚国的巫婆等等,叫人猜疑不定,屈原是位才华横溢,忠贞不屈的伟大爱国诗人,能以长者身份关爱劝导屈原的女须决非一般社会地位低下之人,这位女须也看到了楚君昏庸,把很多隐史事讲述了给屈原听,诗人才能写出“哀南夷之莫吾知兮”,这位女须就是“申申其詈予”两申的主申人物。女须以“申”的名誉劝导着屈原,女须绝不是屈原的姐妹,巫婆,一般楚国女子一类人物。
  申在楚是种什么地位呢?最早记录(楚)申的史事是在什么年代,《国语。郑语》记述:“申人,郑人,召西戎以伐周,周子似乎亡”“……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郑,陈,蔡,随,唐……”申人伐周之事《后汉书。东夷传》则更详细记述:“周康王之后,徐夷潜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黄河边,穆王畏惧它的强大势力,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堰王主之”宗周就是西周时的国都,成周指周成王时,东都唯一建的一座都城,(古徐夷国都在今江西省的北部)这则记叙中的“徐夷潜号”之“徐”首,绝不是指“徐偃王”,这与韩非子《五蠹》中记写之:“荆文王恐其(徐偃王施仁义,朝拜拥者渐多)害己,举兵伐徐(偃王),遂灭之(徐)”——后申取代了徐偃王在朝中地位达数百年已成事实。过去有些学者认为,韩非子写此文有误,今人只认为“荆文王”即“楚文王”,楚文王是徐偃王以后三百年的人物,又怎能与徐偃王同年代相争遂呢?实是后人不解前上古真实历史之故,试想,韩非子何许人也,他是韩国公子,是韩国君主之儿,见多识广,才华盖世之人能乱写不实之事去雄辩天下众口吗?“荆文王”即《后汉书。东夷传》之“徐夷”之首无疑(也许未来的考古会证实这一点。)从以上记述看,申人在周成王至周穆王时期(西周第二代至五代王),即公元前10063年至公元前922年,申人是南夷荆蛮之首,率众蛮夷征伐宗周,周天子就畏惧申人。分封了东夷南蛮原有诸侯国的爵位,西周初年的申人国都国家在什么地位,没有史料记载,只是在周宣王时(公元前827-782年),宣王将王舅申伯封于谢(今河南安阳),建立申国,此说明原申人之国都与“谢”有关联。
  申国在公元前七百年被楚文王所灭,楚在王时,公元前606年,楚势力达顶峰,为春秋五霸,在伐陆浑戎时,观兵周郊,问鼎大小,可谓目空一切,公元前594年,楚称霸诸侯之上,公元前538年,楚率诸侯联军伐吴,在攻打“朱方”时,口号却是“使屈申围朱方”。一个诸侯国霸主,把一百五十年以前已经被楚消灭的“申”抬出当座右铭,去攻打征服东夷国家,岂不令人感到费解?就算是楚文王胆再大,再给他几个胆,楚文王敢去消灭周天子周平王外公的申国吗?由此可猜测到建立于谢的申国,是被另一个“申”人所灭,这个“申”就是楚在王攻打朱方口号中的“申”的先人。是西周初期率九夷征伐宗周的南荆蛮之首“申”(霸蛮)这个“申”才是东夷南蛮西戎诸侯国所敬服心目中首领。这个神秘的“申”为何不出言扯旗挂帅,却在暗中掌控操纵楚国的军事行动?这必须在西周有关记录申人的史料及现实社会状况去分析。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率领“戎东三百乘,虎责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和唐,蜀,鬃,微,沪,彭,濮等方国的盟军,于周效牧野,一举战胜了殷纣王的70万军队,并将殷商灭亡,建立周朝,周武王灭殷商后,为巩固国家政权和加强被征服地区人民的统治,实行了分土列国,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为周室之“藩屏”的分封诸侯制度,据史书记载,周初封国有71个,并有爵位等级,即《礼制。王制》的所谓“王老制禄,公侯伯子男五等。”
  周武王建周二年后崩,周成王继位,由周公辅政七年,在这七年内,一些少数民族的方国,因助周灭殷商后因得不到爵位封制,就周武王的两位兄弟管叔蔡叔游说,兴兵伐周。周成王命周公平乱:“东征徐夷,南伐荆楚。”《国语。郑语》记述:“当成周者(周成王时),南有荆蛮,申,吕,应,郑……”依此看出荆蛮就是周公所南伐的荆楚,荆楚之首是“申”。
  周公在成王初年的七年内(公元前1063-前1056年)用三年时间,取得了“东征南伐”的胜利,并诛杀了武庚(殷纣王之子),管叔,蔡叔被流放。然而,以申为首的荆蛮徐夷却毫发无损,曾参与周武王伐殷纣王鬃国苗酋后人熊绎被封“子男”爵,于楚蛮地,居丹阳,史书记载:“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周成王初年平乱,封授了助周灭商以来功臣后人,这一点无可质疑。
  从记载西周成王初年平乱的用词看,当时已有荆楚之名了,在商朝也有“荆楚”一词出现,《诗经。商颂。殷武》诗语言:“挞彼殷武奋发荆楚”“维女(汝)荆楚,居国南乡”可见荆楚源出古荆州,在商的南面。既然,申是荆楚之首,它就源出古荆州,由此可知,荆楚在商代以前就有了这个“楚“国,决非后来西周初期,熊绎之后熊盈所建立的“楚”所能取替。熊“楚”真正建国是在公元前740年,熊通自立为王,为楚武王。“王”当然比“子男”爵高一等是建国的标志。
  楚武王之前的“楚”,是指以申为首的荆楚荆蛮,从周穆王(公元前922年)至楚武王(公元前740年),二百年前,无史料记载南蛮荆楚以申人为首伐周的史料,这个东夷南蛮西戎诸侯公认的首领去了什么地方隐居不出,又是什么原因使之隐居不出呢?
  《后汉书。东夷传》记载了申人(徐夷潜号)率九夷伐宗周壮观场景,结局是分(封)东方诸侯。“分(封)”东方诸侯,影射着什么呢?周天子分封东方诸侯肯定会提出一些条件,这些条件没有见载于任何史料之中(但从这以后,再也没有见到申人率九夷伐宗周了)。周天子(周穆王)为什么畏惧申人这个楚蛮之首呢,答应分封东方诸侯,这得从周康王讲起,成王之后是康王,周为了巩固统治,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分封诸侯,均由中央控制,康王之世,曾命诸侯对边边远方国进行战争,以扩疆土,故而南方集团之首申就会率徐夷九夷与之相抗衡。康王死后,子昭王瑕继位,他欲继承康扩疆事业,在昭王十六年(公元前986年)南征荆楚三年,亲率军直达江汉地区,还归渡水时,全军覆没水中,昭王淹死,继昭王而立是其子穆王满,穆王仍想扩疆,结果被申人亲率的徐夷九夷强大势力所惊服,由于无详细的史料现世,对周穆王是怎样平定这次夷蛮伐周的大事件,在史书上写录为周穆王是得“楚”之力才得以平定伐周大事的。(“楚”:夏商西周,蛮夷徐夷集团军实力集于徐州泗洪,是原始楚鼎盛时期,能与北方中原相抗衡。后来西汉刘邦将徐州周围36县划为楚国,更说明它是楚的焦点,有诗为证: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彭城即徐州,后来盘申瑶的“洪门”就是含有铭记夏商时徐洪的鼎盛。
  周穆王得之“楚”力是指“熊绎”之后的楚力吗?熊绎之后,居丹阳(今湖北姨归,为湖北西部山区),在穆王时期(公元前976年至前922年),势力还很弱小,享有“子男田”爵位礼待而已,只是在周夷王时期(公元前869至858年)熊渠乘王室衰微诸侯不朝王,起兵外出攻打庸(今湖北竹山)和扬越,至于鄂分其土。在后的百余年即公元前740年,熊通才“自立为王”,号“楚”,为“楚武王”。由此可见,周穆王时期的“楚”并非指熊绎之后,居丹阳的“子男”熊氏,而是指原来的荆楚的楚首领。西周早期荆楚首领是申,申以强大势力压服了周穆王,使穆王分封了东方各诸侯,周朝王室从此渐衰微,诸侯不朝周天子,方有熊渠出兵扬越鄂之后,申伯为周宣王的王舅,申侯为周幽王的岳父,即公元前827年至前771年。从周穆王至周幽王的一百五十年间,申人在周朝王室中权高霸横,因周朝是实行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分封诸侯,加以巩固国家统一天下安定是纲要,周穆王时(天子)做了很多让步,真正申人正主荆文王时也立下了重誓“谢沐”。
  在周宣王时,周为了巩固周南方安定,将王舅申伯徙封于谢(徙即迁徙,谢即今的河南南阳)建立申国,也就是用“申”镇服蛮夷兵乱江汉地区,史料有记:每当北方中原战事峰起,或是后来南楚内部吃紧,谢地必派重兵把守,切断南北往来,“谢”说明是古代军地要地。在申伯未建立申国之前,地名已取名“谢”了,谢:辞别的深意。古时一字往往包含很深的广义。从公元前922年的周穆王到公元前800年左右的一百余年时间里,不见申人持戈相向周朝,证明,申人辞别了奔波劳苦不休的征战了。申人“谢沐”了。谢沐之名何地能找,在古荆州的州界之地能找到,有条河名“谢沐河”,有道隘关名“谢沐关”。这里的人称盘申狗头瑶,简称盘申瑶,“申瑶”与西周时期的申人肯定有某些内在联系。谢(今河南南阳)与谢沐关也有内在联系。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瑶,美玉为瑶,君子以玉喻绩,商纣王在焚烧自己时,曾放置大量美玉于荆柴之中,围在自己身边同归于熊熊大火里。将玉比为自己的德,是古人自己德的一种表露,德高者拥有天下,故君王的玉又多又精美,商纣王临死前,将大批美玉同与焚烧,就是仍想把自己比为德高者,大批美玉不能留与他人。别人的德不能比他高。故玉是种美好的象征,后来春秋时的孔圣人讲出一句不朽铭言:“君子比德如玉”周时瑶就是玉,玉少一点的王字仍为玉字,那么君子比德如“瑶”了。盘申瑶,多美的民族,申瑶,讲明自己是有高德的王瑶,这个申瑶来自五帝时的“申”,远古的“盘王”称“盘中瑶”。
  周穆王至周宣王(公元前922年至前782年),既今的河南南阳已有地名“谢”,那么今日广西恭城的龙虎关也在同一时期为“谢沐关”地名了,湖南江永的“谢沐河”也是同一时期取名并沿有至今不变。当时的盘申瑶就是召西戎率九夷伐宗周的申人首领一族人,宣布谢沐了。最高首领就应罢戈隐居于“谢沐关”附近地。
  西周末年,宣王之后是幽王(公元前281年-前771年),幽王废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曾国和西方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与泊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今陕西临幢东)西周覆亡。幽王死后,申侯,曾侯,许文公等共立太子宜臼于申,宜臼为避犬戎,迁都到洛邑,是为周平王,从此历史进入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250年)。
  申伯是周宣王的王舅,申侯是周幽王的岳父,可见申在周朝的威望和地位,杀周幽王扶周平王,可谓横行霸道。说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不如说是更接近申国(今河南南阳),洛邑正好申国的北面,申侯想挟护周天子掌控周室。
  周平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720年),周申侯的霸道,激起了其它诸侯国的不满,东方的齐国当时国力最雄厚,是周朝早期姜尚(姜太公)的后人执掌齐国,当然看不惯申侯的作为。要想削减申侯的霸道,必须齐国称霸于诸侯之上,齐国实施了自己的策略,后终于成为春秋时期五霸之首。申侯的霸道同样也激江汉地区人民的不满,申侯扰乱了国家的安定团结,真正的申主,谢沐了的盘申瑶王,只好顺应民心,策动居于丹阳的熊绎之后,率师入江汉,吞并居于南阳的“申国”,事情经过顺理辩证如下:
  公元前740年,楚文王之父熊通,自立为王(自立为王,标志建“楚国:),号“楚武王”。居于谢的申国是楚文王所灭,也就是在公元前740年之后的事,在楚武王之时,熊通将都城建在今湖北以东的强国随(今湖北随州)。楚文王时,楚凌驾于江汉间小国之上,并北上灭申,息,邓等国,后屡次北上伐郑。楚武王至楚文王五十余年间,国力为何能迅速扩张加强,并敢灭申?当时东方的齐国最具军事实力,也不敢联合其它诸侯国一起灭申,申实在是太有威望了。东方的徐夷九夷南方楚蛮,西方的犬戎,公认的领头,连周天子都畏惧三分,不经传的楚文王又怎敢冒天下之大讳,灭掉申国呢?里面定有文章。在一百五十余年后的楚在王时,楚率联军伐吴,“使屈申围朱方”,终于透露底细,“申”在操纵熊“楚”,使楚熊通自立为王,楚武王楚文王能迅速在江汉地区鹤立雄起,灭掉居于谢的申国。
  在申人当中有谁的权威高于谢的申侯呢?只有那曾率徐夷九夷南蛮西戎伐宗周,威逼周穆王分封东方诸国的申人正主,也就是能与周天子比肩的隐世不出的“谢沐”申人荆文王之后盘申瑶王。这个辩证结论,来源于诸侯联军伐吴的口号“使屈申围朱方”,也同时证明所有联军是“屈申”才听从楚的指挥。
  公元二十世纪末,广西恭城申家洞现世了一件青铜器,器类属大型方彝,器底铭文三十字,字体形与西周时期金文字相似,释其三十字为:“唯正月日吉,乃徐工之子,本明自作彝,荪申征申王,戎口 中事,宫位茎戎疆。”三十字的大意为:“某年的正月一个黄道吉日,有徐戎最高爵位(工)工是工匠的缩称,明教洪门由“工”字掌控。首领的儿子,本明自己铸制这件彝器,它是纪念居于荪(世外香草处)申去征伐本申族居于江汉流域谢(今河南南阳)的申侯(王),商讨这件大事的地点是在戎口(估计今湖南江永县桃川镇地),也讲清明(春秋时)秘宫都城在荆州的南边疆地“。这件居后世制铜方彝,高四十二厘米,宽五十三厘米,重二十七斤,现不管这件铜器是当时制器,还是后世制品,清明期复制品。它的铭文记录,为我们今日揭开二千七百年前楚灭申的过程及史实,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二千七百年前的居于谢的申国是被“谢沐”了的盘申(荪申)(明)所灭。楚武王楚文王逐渐的强盛是离不开“谢沐”了的盘申扶持,谢沐了的盘申最得天下诸侯拥戴,盘申扶熊通为“楚”王,谁敢反对,灭掉居于谢的“申”谁又敢出面反对与之抗衡。
  从西周初至楚在王称霸为春秋诸侯国霸主时,五百年间,申一直是荆楚大地“第一人”,然而,在公无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却写道:“楚失华夏”一语,此时正是楚在王称霸诸侯之上的霸主时期,是鼎盛时期,何来“楚失华夏”一语,此语实来自两个方面。
  一、“楚失华夏”是指楚在王在周郊观兵,问鼎大小时不乘机夺取周王室?还是指申人渐衰落了呢?楚在王时,已接近春秋晚期了,此时为东周的周灵王时期,二百年的诸侯争霸,已使礼乐崩败了,天子王权不能治天下,号令天下诸侯,此时的“盘申”也渐沦落到这种地步了,东方吴国首先不吃这套礼仪,其它一些小国也有不同程度的响应。此一时期的楚国君主,已称霸诸侯之上,骄横跋扈的问鼎中原,并狐假虎威拿“申”做挡箭牌去并吞扩疆土。已使原古老的荆楚原主“申”失却了在原东夷南蛮西戎各诸侯心目中“楚”的地位。二、“楚失华夏”,古时,玉是信用之物,瑶是玉,是最讲信用的首领一族,既在西周穆王时已向天下申示“谢沐”——辞别征战,谢沐三百年后,支持熊通立楚国,并吞江汉东夷诸侯国,已失信于华夏九州,失信于周天子,故天下人讲“楚(申)失(信)华夏”。由于楚(申)是神农氏炎帝正后王族(瑶族),因其先祖炎帝蚩尤扩疆北征中原,发动了大规模战争,天下人视为不德行为(西汉姚贾《新书。制不定》说:黄帝行道,神农不德,放战于汤鹿之野)。西周穆王时申示“谢沐”,春秋之时,暗中支持熊楚征战称霸,已违背“谢沐”誓言,属不守信,“莫瑶”一语始此。
  春秋晚期,熊楚长期内乱,既内乱,说明“申”主不在熊楚国都主事,而是已回“谢沐”境地隐居避世了。熊楚国力处于衰势。战国早期,吴起变法,楚复强大,南收扬越,占领洞庭,苍梧,战国晚期,楚势衰,公元前223年,楚被秦亡。
  屈原是在楚“项襄王”十六年(即公元前283年至282年),自沉汩罗江的,楚怀王时(项襄王之父),屈原力劝怀王不要去武关约会秦昭王,怀王不听,以至被秦拘死于秦国,项襄王昏庸升平歌舞已忘记了国耻父仇,奸臣党人弄权,楚国将亡的日子不远了,屈原是位敢于直谏的爱国忠臣,性刚正不屈又才华横溢,怎忍看到国破家亡的那一天,忧国忧民之心,性情中人,这种人在昏庸年代往往被奸人陷害,昏君流放不启用,屈原生不逢世,被昏君两次流放,来到了今的湘桂边境古苍梧地,屈原写“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舜征三苗不及,道死苍梧葬九疑山),也请叫“盘申”的女须(母亲社会遗习的氏族首领人物之一)获知了盘申过去曾扶持熊楚先祖轶事,获知其盘申是“神农不德三苗族正后裔”。
  现人对屈原的《离骚》,有人认为是屈原发“牢骚”之意而下的诗篇,从屈原的经历表现看,他不但才华横溢,且性格属“怪癖”类人物,他敢直谏楚君,又怎么不敢把自己对盘申的做法认识观点,进行点击评说呢。盘申既扶熊通为楚国之王,使熊楚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何不扶楚君王为天子呢?统管天下,做楚国的好人做到底!屈原是个非常热爱楚国的人,怎么不希望楚国永远强盛统一天下呢?屈原忠楚爱国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唯以死明其心志,临死前在《涉江》诗中写出“南夷之莫吾知兮”,表达了自己对“申”的“楚失华夏”的悲哀溢情。自古道“有德者居天下,不德者失天下。”屈原认为“谢沐”了的盘申,隐居山泉林下避世红尘,过自耕自足的世外桃园生活,不理天下苍生属“不德”,用简单一个“莫”字发泄出自己的牢骚与感慨,以死明忠。
  屈原虽听女须“申申其詈予”,又怎么会全面了解盘申的心思呢?盘申祭礼“盘古王”,颂舞东皇太一伏羲,讲自己是华夏第一古老的民族,人类起源于明伏羲,华夏民族是一家,是兄弟姐妹,兄弟姐妹谁当“天子”都可,只要施好仁政就行了,熊楚施了仁政吗,天下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由于屈原的“南夷之莫”一语,及《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写记“楚失华夏”写载,自此以后,湘边边境古之州界,零陵,衡阳等郡,居于山中的瑶族,被一些中原之士称之为“莫瑶”,故后来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梁书。张缵传》写记有“……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瑶蛮者,依山险而居,历政不宾服,因此向北。”历政不宾服,意为:莫瑶(王族)言其先祖于国家有大功,故历朝历代莫瑶免徭役,什么叫莫瑶,是张缵不清楚莫瑶先祖历史原因,还是其它缘故,张缵没有作解释。
  现在,笔者根据对盘申瑶先祖历史的了解,依《左传。襄公二十六》的写记“楚失华夏”及战国晚期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写记“南夷之莫”认定古之荆楚南夷盘申瑶,“莫瑶”之名由此而来,属一贬义词,是不了解瑶族历史的人对瑶族的偏见用词。但莫瑶两字又是“神农”氏族的别称,即西汉贾谊《新书。制不定》述“黄帝行道,神农不德”之成王败寇的传统世俗观点表现。从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前的神农氏至公元前547年元的春秋时期,长达二千余年的时间,如“申”为不德(莫瑶),为何能成为黄河以南各诸侯之首呢?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第十章
  荆楚民族的起源迁徙与盘申瑶的关系
  源头活水春风,尽绿江河两岸
  
  荆楚之名,起于何时?《诗经。商颂。殷武》诗句言道:“挞彼殷武,奋发荆楚”,“维女(汝)荆楚,居国南乡”由此看出,荆楚之名自商代以前就有了。
  何为荆,夏禹时期,华夏神州,有荆州,荆就是夏禹依据荆地原沿用的“茎”(此字见广西恭城申家洞现世清仿西周铜方彝原铭文“宫位茎戎疆”)把茎地写记为荆州,可知荆州的荆是由茎演变而出的。
  何为楚,观西周时期金文楚字,楚( )上为双木下为足,双木重之而靠主干《茎》的支撑方能立足根深叶茂,故茎是楚的主干,楚就是茎的发展延伸实喻,即“苗”发长壮实成“茎”,“茎”发展壮大到“楚”,楚就是由苗而演化出。
  古荆楚民族是一个区域性的民族,也是一个古国,荆楚民族的族性和族源,是一个多民族组合的大家庭,在多民族组合的荆楚民族中,其以两大氏族为荆楚民族的主流,同时代表了荆楚民族的族性,瑶苗是远古时期三苗氏族的后人,史学界早已盖棺定论。三苗是东方苗黎氏族集团的后代,东方黎别称东夷,夷蛮。苗称苗蛮,蛮夷是这个氏族集团的统称。
  蚩尤曾是蛮夷氏族集团的首领,“琢鹿之战”后蚩尤被黄帝所杀,其余大部南下江汉,东回江淮,进居荆楚大地,原蚩尤族后人称为“三苗”,三苗尔后分为苗瑶等族,在夏商时期统称为楚族。
  郭沫若先生《中国古代研究》一书中,根据对《令殷》《禽殷》等西周铜器铭文的研究,认定“楚本蛮夷,亦即淮夷”,“楚发祥于江淮之地而后西迁至湖北一带。”
  胡厚宣在《史学丛论》及《楚民族源于东方考》中认为,“楚族发祥于东方,然后迁入江汉流域并扩展地盘”,胡老认为楚原为东方民族的理由之一是:“西周初期,周伐东夷之叛,其中有楚,知楚必东方夷也。”
  范文澜先生干脆称楚是“苗的楚国”。
  前辈史学权威直言“楚”来源东方,我们都知道,古代氏族部落屡有迁徙,但他们氏族的图腾不变,东方黎民族共奉“玄鸟”大神,玄鸟指凤凰,猫头鹰,飞燕。生活在荆楚大地的三苗,是以“犬”为图腾的民族,根据图腾不变的原理,楚民族与东方夷稍有区别,然而楚民族同时也崇尚凤凰猫头鹰飞燕。
  楚民族真的起源于东方吗?盘申瑶是可以用先祖的历程回答这个问题。宗祠,宗庙,宗教是一个氏族文化精华的展现点,从古至今,氏族人群获得丰衣足食后,都要感谢上苍,敬谢先祖荫佑。会为上天先祖歌功颂德。瑶族的宗祠,宗庙,宗教会告诉一切,找到瑶族的发源地,就可找到盘申瑶的古宗祠,古宗庙,古宗教。
  怎么找到盘申瑶的发祥地?找到荆楚三苗先人首领居住的地方?史记四千一百多年前的尧舜禹伐三苗,把三苗赶至荆州的边界之地,当时的荆州指今的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全境,四川贵州两省东部,广西桂北地区,舜征三苗老死苍(桂北湘南),说明三苗集团的首领蚩尤的后人就在荆州的南边疆的今桂北山区里,只要在荆州南边疆地域范围内,找到以“犬”为图腾为首领的一族人,就能确定蚩尤氏族部落的后人,三苗首领一族人当时的隐蔽藏所。
  今生活在荆州南疆的今湘桂边境,以“犬”为图腾,并以“犬”头(首领,头领)自称的氏族为狗头盘申瑶,狗即“犬”的俗称,头即“头首”的简称,瑶即山君王(君王的玉喻德玉为瑶)。这表明生活在今湘桂边境山中,以“犬”为图腾首领一族人即是三苗集团头领氏族的后人,也即蚩尤氏族的后人,湘桂边境的狗头瑶,这个民族的始祖们起码在四千一百多年前的五帝末期的尧舜时,已生活在今的湘桂边境了。这个民族的后代狗头瑶民至今还流传瑶族始祖来到湘桂边境最早居住地是“世外桃园千家洞”。只要找到了“世外桃园千家洞”,就能找到三苗集团首领瑶族古代首领居住的地方。
  我们运用科学的哲理,找到了以“犬”为图腾首领氏族(三苗)隐居地在荆楚南疆的今湘桂边境之地。同样也可以用哲学的哲理去寻找狗头瑶的祖居地,“世外桃园千家洞”。
  《当代广西》2008第16期第58页“壮汉民族文化交融结出的硕果”;
  《尚书。尧典》记:“申令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尚书》也称《书经》是战国以前流传下来的古代历史记录,因是上古之书,故称《尚书》。尧即五帝时的尧帝,即位于舜禹之前,在黄帝之后,申即当时申人三苗首领,羲叔人名,宅即住所,南交即神州南边疆与古百越交界之地,曰为生活,明都为明都城。三句含义为:申已获知尧或者其后继承天子帝位者,有南下征汉中荆中的三苗意图,故命羲叔回住在南交生活在明都古城,作好退回明都,躲避北方氏族集团南征的准备。果然,后继帝位的舜禹展开了上百年的对三苗征战,三苗分散人群,一部分退避到今四川贵州的东部,一部分退到南荆界今湘桂边境。过去南方古人大迁徙基本上是沿河流迁徙,南交之地应指湘江(长江分支)与茶江(珠江分支)相交之地,即今广西灌阳县洞井乡之湘江水源与恭城县栗木镇茶江水相交之地以及湖南省江永县谢沐河(湘江分支)与桃川镇的茶水河相交之地。明都就在今日恭城的栗木及桃川镇的两地之一。明都为瑶族明人的国都(也即瑶族的发源地“世外桃源”)依《尚书。尧典》的记载,说明在原始社会的五帝时,五帝已承认南方有一文明古都,被天下人视为“明都”。它是南人人文之始的都城。
  “世外桃园”顾名思义,四千多年前,舜禹征伐三苗,三苗首领一族退回躲进山中一个神秘的地方,舜禹没有查找到他们的踪迹,舜死苍吾葬九疑。这个地方,尤如似外世,与世隔绝了。桃园是苗首自己形容住地,山中鲜花灿烂,肥草甘美,谷幽水静,鸟语鱼翔,环山之中,有一沃土盆地,一水中流,人间仙境也,合起来就是“世外桃园”。
  这个暗香浮动而又便于耕猎的人间仙境到底在湘桂边境的什么地方呢?瑶史专家们认定,湘桂边境的今全州县灌阳县恭城县江永县道县,是瑶族祖居地千家洞区地,要找千家洞的世外桃园就在这五个县的某一县中找。
  找千家洞的“世外桃园”就要分析当时三苗南下的具体实情以及古时山脉地名,地理位置形貌,进行排疏。荆州为九州之一,九州指冀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荆州为九州最南的一个州,三苗战败,被舜追赶往南隐躲就应在荆州南边最南端的地方躲藏,也就是史记中录述的州界之地,狗头瑶的千家洞“世外桃园”。
  千家洞区地,古时的几条大山山脉地名分别是都庞岭,海洋山,花山(萌渚岭脉)三条大山脉,带有“花香”之意的就是花山,查千家洞的世外桃园就应在花山山脉的两侧,花山之名的起源,是古人根据地理自然条件而命名的。
  九州山脉纵横交错,东西走向的横山山脉常年的集雨量,温湿度,要比南北走向的纵向山脉的常年的集雨量,温湿度,要偏多偏高,较南的山脉集雨量,温湿度要比较北的山脉偏多偏高,纵向山脉的南端集雨量,温湿度要比较北的一端要偏多偏高,千家洞区地共有三条大山脉,三条山脉当中,都庞岭海洋山是纵向山脉,而花山是横山山脉,三条大山脉的交汇处,正有一块肥沃的盆地,一水中流,按地理自然气候的变化,潮湿的海洋季风由南往北推送,遇冷气流上抬遇高山向上浮升,达到一定高度气雾的密度,水气凝水成珠形成降雨,故花山山脉的横向性,它的常年的温湿度要比都庞岭海洋山纵向性的山脉的温湿度要偏高,这片雨林地带的花木果树,花山山脉应比都庞岭海洋山略胜茂丽,花山之名应由此而取名,花山山脉的南面应比北面雨量充沛,三条山脉交汇形成的中间盆地,雨量温湿度会使一切花木果树盛旺茂丽,飞鸟舞翔,查千家洞世外桃园就应在花山山脉南面及这块肥沃的盆地寻找。
  千家洞区地的五个县当中,恭城县属最南端的一个县,三苗往南躲藏舜禹追杀,就应在五县中的最南面,恭城县属五个最南的一个县,也唯有恭城县在花山山脉的南面,恭城县全境处于都庞岭海洋山花山三山脉交汇的盆地中现把地理地貌简介,恭城西边是海洋山脉,山脉一小部分成半环形绕围,都庞岭山脉的尾部终于东北角的今龙虎关(古谢沐关),在正北面与海洋山脉交接,花山山脉紧接都庞岭的尾部,隔江起源于东北角的龙虎关,然后南下东延属萌渚岭大山脉。三山交汇中的盆地,一水中流,属鱼米之乡,人民丰衣足食,这块盆地的恭城县,现在是全国闻名的生态农业示范县,水果之乡,这一特征表明,恭城的地理生态条件比较优越,符合瑶族人民流传瑶族祖居地“世外桃园”的基本条件。
  由于湘桂边境夏商周时期,历史是一片空白,故今的龙虎关的古时用“谢沐关”之名,定位在西汉时期,依“谢沐关”三字含义,辞别了奔波劳苦不休的征战关口,是关的南边有战事,还是关的北面有战争,非常清楚。春秋战国时期,古荆州南边州界的南方,今之广西区地,无甚战争,而荆州北及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则是战火连天,可以肯定地说,谢沐关是指关的南边人辞别了奔波劳苦不休的征战,无战火侵扰不用去征战,享受安逸生活,自耕自乐,就是世外桃园生活(五帝时为神州最南端,故称之为“南交”之地)。
  恭城县申家洞现世了一件清代铜方彝,其器铭文中的“荪申”二字,荪,古书记载的一种花草,今不知何物,依这种说法即世外香草,荪申即世外的申人。另有铭“徐工”即东徐戎最高统领。
  现湖南省宁远县周氏族谱记载,恭城县北唐时有“龙渚市”——水中一块安静陆地,龙(天子)潜隐修身之地。另又记有“炉口”——千家火炉之门户。(又《千家洞》述,太平千家洞源一事)
  依据恭城的地理自然条件,地名,及历史地名的演传,古文物的铭记,恭城县就是瑶族人民先祖所颂传的“世外桃园”,依周氏族谱记载“炉口”及《千家洞》书所述:“炉口之南古太平寨就是千家洞源(千家火炉之源)”
  千家洞源就是世外桃园之源,千家洞源是古太平寨,古太平寨的宗祠宗庙宗教又是什么样的祭祀先祖典礼活动传沿呢。
  荪申的先人们,也即夏舜禹时的三苗首领的“犬”图腾头领们,选择了恭城县古太平寨的自然地理形态,以表示本民族的来源地,古太平寨寨后有九座山峰,荪申先人依此命名“九龙山”,山的东面有一泉,村寨就立于此泉的南旁,泉的北面有一广阔小平川,命名为“巨塘”,依此而论,泉应名“九龙泉”,在泉的南边约一百米处,地名“禾稿岩”(实无岩)建有一宗庙,名“龙山禾稿岩庙”,又名“大王灵显庙”,此庙被命名为“龙山禾稿庙”即是纪念“九龙泉”的“神农”——祭祀禾稿就是古人纪念神农的一种祭礼的原始表现。“神农”被南方民族称之为“炎帝”,炎帝就是大王,由此证明,荪申(盘申)的始祖之一生于“九龙泉”为炎帝神农,由北向南穿流的河名“茶江”城号“恭城”铭记“茶”。
  “九龙泉”在哪里呢?炎帝能别称“神农”的远古大神,降生于何地?这位伟大之神降于湖南“古长沙茶乡之尾”今茶陵县南的“九龙泉”。
  荪申的先人除祭祀炎帝神农外,同时更祭祀“明都”之申祖,盘古伏羲,故荪申称盘申。
  从盘申先人祭祀宗礼的内容,基本上有一个明显表示本民族迁徙及发源的地点,盘申先人讲明始祖起源于盘古开天地之后的伏羲(居明)后的先祖就是“茶乡九龙”的炎帝神农。又从三苗发展壮大到“茎”,再发展壮大到“楚”,楚的发源地就应在荆州南州界之地,“楚”故名“荆楚”,依此推理而论,楚民族是在神农炎帝时期,由荆楚向北向东进入江汉流域江淮流域,与东方夷人结合,由于神农炎帝发明金器制器,使农业技术农业生产突飞猛进,苗与东夷相处非常融合故为苗夷。至蚩尤时,蚩尤逐先帝,自号炎帝,率苗夷集团进入北方与黄帝氏族集团大战,苗夷集团失败后退回江汉流域江淮流域,由此看出,三苗(后为楚)是由东方夷区退回江汉荆楚大地。楚由东方夷退回,只是三苗的一个壮大过程,即成为苗夷集团,为苗夷首领,所以楚民族非源出东夷,应源出荆州的今湘桂边境。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第十一章
  (瑶苗)炎帝的传说考研
  力拔云兮,龙腾神州现明宗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考,始于什么时候无可考究了,先秦时期虽有研考,但距今有很长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许多文献史记已失传,这就必须引起后之史学家对中断了的中国传统文化实行再研究,以获取对历史的了解。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古即久远,久远的中国在人类文明之始时,是个朦胧的社会历史阶段时期,既是一个朦胧的历史,当时的人文史说也是朦胧不清的传说,是故瑶族的起源也就留下了不清的史说。
  生活在海内外的华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了,说明中华民族皆尊炎黄两帝为人文之始祖,千百年来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中华民族儿女把脚下之土称之为“炎黄大地”,“炎黄故土”“大地,故土”代表着养育中华民族的这块神州(九州)大地,尊敬“炎黄”表示着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炎黄的功德。
  中华民族在认识自己的文明历史时,认为有五千年光辉灿烂历史,人类文明之始于五千年前的炎黄时期,对于炎黄的降生地曾经进行了不懈努力的调研。
  中华民族的始祖们,有着对宇宙万物的正确哲理认识观,这种认识观是人们长期对世间万物进行无微不至的观察而总结的精华,这就是自然哲理,后世之人,在研考先人所创的哲理观时,由衷叹服先人们聪明才智所创的博大精深哲理观学科。为后世之人研究社会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依据,这种依据的科学哲理为社会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人们在研究炎黄时期,特别是炎黄的降生卒地,有许多解说,对于黄帝的降生地,有个比较统一的认识,但对炎帝的降生卒地就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争议不休,而瑶族自有瑶传。
  既是在研究中国远古历史,研究炎黄两帝,就得清楚什么是中国,什么叫帝。
  中国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这个地域的概念,是中国社会各历史阶段时期所指则不同的,封建社会末期,中国一词泛指朝廷统治下的疆土,封建社会早期指华夏中原地带,奴隶社会时期常指华夏族建立,被众多诸侯国公认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中心国。原始社会的赤县称为神州中国。
  人们在研究“帝”字的含义时,认为帝是部落联盟军事酋长的名称,是主管,更有人认为是人王创世主,是神人天神天帝。
  通过对中国的一词认识,使我们清楚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指朝廷统治下的疆土,封建社会早期指中原地带,奴隶社会指夏商周各时期天子直统之下的本国疆地,原始社会及其以前指苗疆中的赤县。“帝”则是指部落氏族联盟的军事酋长(也有人认为指母系社会时女酋长)
  弄清了“中国”和“帝”的内含之意的前提下,这给我们研考“炎黄”两帝的降生卒地提供了先决的哲理依据,依靠科学哲理,在研考炎黄两帝的有关历史,就能找到明显的中国自古就有的哲理分界线,在这条分界线下,就能区别出炎黄两帝的降生卒地解决纷争。
  关于炎帝的降生地之说法,北方陕西宝鸡县志录述:“……炎帝生于姜(音江)水,沐浴九龙泉……”而晋,皇甫謐著《帝王世纪》记述炎帝:“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南宋史学罗泌经实地考察后,也将炎帝降生卒地在湖南茶陵县南确定后写进《路史》。宋太祖遍访全国古陵,终于在湖南茶陵县南觅得炎帝陵,于是建祖庙。自古以来,南北方人依己的史传之说力争炎帝降生在自己的一方。
  炎帝降生在哪里,首得弄清当时的社会属性,炎帝被人们尊称人文之祖,炎帝肯定就降在人类文明之始的历史阶段,人类文明之始就属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种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呢?它实际是原始的公有制社会时期,原始的公有制社会谁是公众领袖,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氏族部落酋长,成为公众领袖,成为主管,成为氏族部落联盟的军事酋长,也就是“帝”。中国之名源起赤县,赤县神州“源自苗疆”。(苗疆:远古苗疆泛指古齐鲁大地,江淮之地,汉江流域,荆州区地及江西等地。苗疆生活着苗夷等族。)苗疆属炎热气候地带,在这气候炎热生活的氏族部落酋长,就是赤县的主管就是帝,赤县名中国,中国的帝就是赤县的氏族酋长。赤县赤热的缩写,也就是炎,赤县的氏族酋长就是炎帝,故炎帝瑶苗的主管,瑶苗族的共祖(女王)。
  陈元德先生等人同样用哲学的观点,认为炎帝属南方江汉氏族(即苗黎集团),炎帝是神农是蚩尤,他们这种哲理观是附合古人对自然界认识克服自然困难获得生产力发展的美好愿望的,远古的苗蛮疆域,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加之风调雨顺,给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原始社会,农业非常落后,人们盼求饱腹暖身是最基本的要求水准原则,谁能使农业丰收,谁就是农业的能人(族),有技术农业生产发达的能人(族)。常被称之为神奇的农业生产能人(族),简称之为“神农”(氏族)。蚩尤利用金属制造农业工具,提高了生产力,在得天独厚地理自然优越的条件下,使苗疆农业发达了,他就成为苗蛮的“神农”“炎帝”。赤县是农业发达地,就称“神州中国”。
  神农炎帝:是指远古时期某个时代的数位氏族族长,是一个时代氏族部落酋长的职称,不一定指某一人。
  远古时期,生活在炎热的苗疆氏族群体炎热的气候,炎热的故土,农业的发达,使这个氏族联盟对足下之土有深厚的感情,他们为永铭历代神农炎帝功德,就统称神农炎帝氏族部落,黄帝氏族部落也应同出一理。
  水是生命之源,在远古时期,在黄河流域的大湾处的今甘肃陕西交界的黄土高原以及黄河流域的中部,生活着一个北方氏族部落群体,因黄河水及黄土高原养育了这个氏族群体,这个氏族群体对“黄”有着很深沉的感情,他们是依靠“黄”生存的,故而这个氏族群体在有德才的氏族首领领导下,强盛于黄河流域的中部,他们就称黄帝氏族部落。
  “赤县神州中国”据地理专家考证,上古时代的“县”指的是帝王所居之地,即王畿(国都)。神州是个广泛性地域,远古中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赤县神州中国”也就把神州赤县定义为神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了,苗疆是赤县是中国,上古时代的陕西宝鸡就是中国的西部地区,属神州地域范围内的地方性氏族国家,笔者认为,坚持炎帝降生于陕西宝鸡的观点,地域性立足逻辑性观点不够充足。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五千年文明历史,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中华历史上,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是非常强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人们道德观处世原则,违背这条原则,人生就难以立足于世间,原始社会的氏族首领,也因德高才被推选为公众领袖的。
  蚩尤利用金属制造农业工具,使农业更发达,生产丰收了,蚩尤利用金属制造兵器,远胜于过去的石器木械,而使氏族更加强盛起来,在传播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得到了南方氏族人民的广泛尊重,而成为氏族联盟的新一代酋长,因金属兵器强盛壮大了武力,蚩尤而被推选为氏族联盟的军事酋长。在农业经济实力为基础,在利硬的金属武器武装下,氏族联盟就加大了向北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向北扩展势力范围时,难免会发生械斗,被战败的一些北方氏族部落人群就会向北迁徙进入另一个北方强盛的氏族部落联盟群体,这个群体就是北方的黄帝氏族联体。黄帝以行道见施礼仪著称于世,自就广得人心。
  自古以来,人们对扩展自己势力范围而去侵犯他人利益的扩疆行径就认为是侵略行为。蚩尤利用自己的军事实力去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就是一种侵略行为,属不德之行,故后来的西汉贾谊《新书。制不定》载写道:黄帝行道,神农不德,放战于涿鹿之野。“
  蚩尤利用金属制造各种兵器,势力很强大,黄帝和蚩尤打仗,开始时还打不过尤,九战九不胜,经无数次交战后,总结经验,终于在琢鹿(今河北琢鹿县)与尤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史称“琢鹿大战”,这场大战打得非常激烈,结果蚩尤被黄帝氏族打败,尤被黄帝所杀,蚩尤原领率下的苗黎就败退回苗夷地区,也有史家认为这场大战是“炎黄大战”。
   “黄帝行道”这个道就是得人心,黄帝要获得更多的人心,就必须广播“道行”在对待自己与神农(炎帝蚩尤)的排称问题上,蚩尤在利用金属制造农业工具制造兵器,发达农业强盛武力造福天下黎民百姓远胜于自己,故首推炎帝,此后人文之祖就称“炎黄”,黄帝在中原大地,广修德政,天下仁和了,黄帝为了行道更高深,对不服自己统治的氏族部落进行征伐,苗黎集团氏族联体是炎帝蚩尤的后人,这个苗黎氏族联体长期不服从黄帝,黄帝及其氏族后人就与苗黎氏族后人相互继续发生征伐。古今中外历史都证明,一个民族(氏族群体)要战胜另一个民族,要使另一个民族完全服从自己的统治,不是一两次战争,一二十年战争,一二百年的战争胜利所能办得到的。除了战争获得胜利必须行道以德才服人心。黄帝及其氏族后人力图做到这一点,从黄帝的五帝(黄帝,颛顼,帝 ,尧,舜)至夏禹时期(公元前2550-前2100年),他们除了征战南方的苗黎集团,还要尽心尽力兴修水利,治理河道,发展农业生产,所行之道德服天下,人心所向,所以北方氏族部落联体首领用自己的道德,使南方炎帝氏族部落群体中众多的小部落臣服,但唯有以尤为图腾的蚩尤后人(三苗)仍顽蛮与之敌对,南方众多的小部落复又臣服南方苗首瑶。
  五帝至夏禹,他们虽有德,但神农(蚩尤)德才先行于他们,幅原辽阔人口众多的苗黎集团必竟很尊重自己的人文始祖,仍把炎帝排在黄帝之前,北方氏族是个行道重德的礼仪氏族集团,既重德行道就按事实就班,炎帝与黄帝排位尊称上礼应炎在先黄在后。北方氏族在发展农业强盛武力方面,依旧同享金属制器后的福利,故他们也称“炎黄子孙”。如炎帝降生地在陕西宝鸡的姜水,此处降生的“炎帝”,对南方氏族群体而言贡献,他的功德贡献绝对比不上黄帝,南人在将宝鸡的“炎帝”与黄帝排位尊称上,就不会将炎帝放在黄帝之前,既不能在黄帝之前,南人又怎会自称“炎黄子孙”,脚下之土又怎称“炎黄故土”(从楚人的顽弯固守精神,炎帝如不是自己先祖,决难荀认此种说法。)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秦山封禅是国家大典,泰山封禅始于何时难以考证,战国时期〈管仲。封禅篇〉记载:管仲向齐恒公叙述自古以来,封禅帝王有72家,他能说出姓名的有12家,即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 ,尧,舜,禹,汤,周成王,这12家帝王以无怀氏最早,泰山在齐鲁大地,也就是东夷之地,未发生“琢鹿大战之前“,东夷之地属苗黎势力范围,也就是炎帝蚩尤势力范围,炎帝在入主中原前就登泰山封禅过,”琢鹿大战“蚩尤被黄帝所杀,黄帝部落集团向东扩南展后,黄帝才有机会登泰山封禅。从战国时期〈管仲。封禅篇〉记载,登泰山封禅的帝王前后排名序而论,苗黎集团的炎帝蚩尤比黄帝早登泰山封禅。
  比黄帝早登泰山封禅的帝王是神农炎帝,这个炎帝是陕西宝鸡降生的“炎帝“还是苗黎集团势力范围内的“炎帝”呢?如陕西宝鸡的“炎帝”要去军事实力强大的敌对区去进行泰山封禅,有这个行得通的逻辑道理吗?过去有人认为蚩尤逐帝,将“炎帝”驱赶至琢鹿,如这个“炎帝”是在陕西宝鸡姜水一带地,蚩尤必横西过山西进入陕西扩疆扩展势力范围,然而当时的历史实情,北方中原地带平坦,土地肥沃便于发展农业生产,山西陕西是贫瘠之地,扩疆扩展势力就是侵略,侵略的目的就是掳夺财富,蚩尤怎会去贫瘠之地驱逐西部的“炎帝”呢?即使是有逐帝这回事,蚩尤逐赶的也是本苗黎集团前代帝王而非陕西降生的“炎帝”。
  对于“炎帝”降生卒地争论之说,我们必须要用正确的观点去研考,哲学的科学哲理,古者今人都认为它是一种正确的哲理,用它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了许多文明硕果,陈元德等人运用科学的哲理,论述炎帝属南方江汉氏族(苗),这个哲理论断是否经得住历史考验呢?
  事实胜于雄辩,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从苗(瑶苗)的后人的有关史记宗教信仰传说等,去进行排查梳理验证。
  苗夷集团最高首领一族人是今生活在湘桂边境的盘申瑶,盘申瑶的祖居地“世外桃园千家洞源”在今广西桂北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枧头村治地的小村,小村古时名太平村,太平寨(宗教晋明)
  从古老太平寨的祭祀宗庙,祭礼的先祖明神农以及广大瑶民祭祀盘王及地名“茶城,茶江”,这些古老沿袭向世人表达这个民族始祖来自遥远洪荒年代,来自盘古开天地之时,来自人类起源之初的伏羲来自明都,来自神农氏。先秦时的〈楚辞章句〉〈天文志〉提及伏羲常居处:“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伏羲)常居也。”在战国晚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被楚君流放到荆南苍梧,见到当时土著民俗民风,因而写下〈楚辞。九歌〉,第一篇就是〈东皇太一〉,为迎神曲,证明战国时期,辞别了奔波劳苦不休征战荆南“谢沐”了的盘申瑶的古老祭祀沿袭,这是公元前280多年前的史实记况。后来的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记述炎帝:“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为公元265-420年的记写。西汉时贾谊〈新书。制不定〉载写:“黄帝行道,神农不德(不德即莫瑶),放战于汤鹿之野。”可见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神农是蚩尤氏族的别称。蚩尤号“炎帝”,曾逐“帝” 蚩尤是苗瑶共同先祖,盘申瑶歌颂祭祀的先祖神农就是炎帝,今太平寨李氏先祖是晚唐天子隐居恭城,李氏承袭了盘申瑶古老宗教祭礼证明唐朝天子承认,湖南茶陵的炎帝是盘申瑶的先祖,唐时期是公元618-907年。宋太祖遍访全国古陵,至南宋史家罗泌的《路史》,同样证言,炎帝降生卒地是湖南的茶陵,九龙,宋时期为公元960至1279年。
  从公元前的280多年前战国晚期,到西汉的公元25年,再至晋的公元265-420年,又再延至唐公元618-907年,最后到南宋的1279年,这一千五百年间,诗人,史家,帝皇家都认可,炎帝降生卒地是在湖南的茶陵九龙。
  自古云:山川为鉴,天地共证。讲的就是古代先人们将某些重大的史事,以山川之名而铭记,世代不忘,以世传宗教传递信息。广西恭城县莲花镇枧头太平村李氏“晋明”碑,传递了李氏的宗教是古明,写“大王神”也就传递古明的先古大王们。湖南省的江永县的取名与该县“谢沐河”有永久性的纪念意义,江永县之前的县名为“永明县”,永明当然是纪念明都。在宋朝时,该县将原县名“永阳县”改名为“永明县”。古人眼里阳即明。广西恭城县的东北面与永明县相接壤,正北与灌阳县接邻。灌阳原意即“灌明”,也就是永久性纪念由该县向外界传递“明都”的文化和宗教等信息,如明都在永明县,则灌阳灌江就不会如此取名了,故古明都在恭城县北。在宋时,恭城县唐皇瑶的路口取名为“明源”,也是传递古明源信息。永明县改为江永县是来源于“谢沐河”,由于该县的县誌毁于太平军的焚烧,有些史记无可考证,“谢沐”一语用于地名上,本地域定位在战国晚期至西汉初,依周代“霸蛮”辞别奔波劳苦不休的征战(谢沐),霸蛮“申”是在西周穆王时期,也就表明“申”就是原古明都的后人。明人谢沐了,由此追溯至五帝时期的“炎黄大战”,尧舜禹南征三苗蛮夷,结合《尚书•尧典》记载:“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证明五帝时,北方氏族集团的领袖们,承认南方有一非常文明的古明都,一锤定音,古明都的人文早于五帝时期。
  盘申瑶自名:“盘申平头瑶”是因他们的始祖源自古明都平头山,又自明“盘申狗头山瑶”,是因他们的图腾是“神大”。 盘申的先人认为本氏族的始祖是伏羲(伏羲人称东皇太一《楚辞章句》《天文志》曰:“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常居也”),更说明古明都有很悠久的历史了。
  在上古年代,明都的明人是用什么方式方法来形容明都的文明向外界传递的呢?仍是用地名,山川来铭记,人称远古荒蛮的年代为洪荒岁月或称天地洪荒,人们生活海洋之中。然在真实的自然界中,人们不可能长期生活在海洋上,最起码的一个基点,就是有一小片陆地,故这一小片陆地,被盘申明人称之为“龙渚市”,龙渚市始发人类及人类文明,故将龙渚市附近围绕自己的三大山脉命名,海洋山、渚萌山、都庞山、三座大山脉的念义是,天下之大所有文明都萌发于龙渚处,明都萌发的文明,向海洋洪峰一样,冲向了神州,的确,长江的一大支流湘水源自广西恭城县北方的栗木镇泉会村的海洋山分水岭。滔滔不绝的海洋山水,带着古明都的文明,由湘水的上游灌江似滔滔洪水流入长江,古明都的文明,尽绿了长江两岸,波及黄河南岸,当这种文明与黄河流域的文明相冲撞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了“炎黄大战”也就是汉文化与荆楚文化在争夺天下的意识思想领域的争峰,数百年上千年的交锋,因汉文化有文学而楚没有本身的文字,汉文化而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大主流。有些历学者认为“炎黄大战”就是北方氏族集团与南方苗夷相互争伐,把尧舜禹征伐三苗视为抗“洪”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洪”是“明”在清代洪门就是明教,是不可否定的事实。
  古明都明人是怎样形容古明文化传渡到灌江的呢?因为古明都地的龙渚市距灌阳上游有约十公里,故而利用了“枧”这个渡水工具来形容号“上枧、大枧、枧头。”为了说明此事,又在上枧取名“三渡”,瑶族习俗,主管首领常称为“头首”,故枧的主管为枧头,掌管洪水之门首领为枧头,恭城县莲花镇枧头太平村李氏宗教“晋明”宗庙祭神农,大王神,说明该村李氏始祖就是唐,未进入恭城县北上枧的李氏唐皇,该县瑶民共奉的“李王”。中国神州赤县,是否指古明都待考查。
  太平村后山名“九龙山”穿越本县的河流取名“茶江”,就是记念先祖炎帝的隆生卒地在湖南的长沙茶乡之尾九龙泉(今炎陵),客观事实证明,神农炎帝是盘申瑶的始祖之一,神农炎帝是古明都的后人,荆楚文化源自古明都。
  中国是古陶的发源地,古陶的出现标志着古人类走向人类文明的新纪元,明人区地的古陶出现在何时,请看下章。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第十二章
  古遗物与古明都定位及史前文化考
  (尽求索,托起明天的太阳)
  
   从人类氏族的迁徙走向来解释荆楚瑶族的历史,只是一个概念性定义定位,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历史文物作证,有无史前文化遗址存在。
  依广西区考古资料反映,广西先后发现原始时代(约五万年前至三千年前)遗址有九百余处,重要发现,首先是“柳江人”头骨化石及其同时期的文化遗物,对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广西各地都有发现,早期的如南宁地区贝丘遗址和桂林市郊甑皮岩洞穴遗址,其特征是都有较厚螺蛳壳的堆积层,打制石器仍继续使用,但磨制石器已成为主要生产工具。磨制石器仅刃部磨光,以扁圆石斧、石奔、石杵为代表,骨器、蚌器大量发现,陶器处于手制阶段,都是绳纹夹粗砂陶,器形有直口、深腹、圜底的釜和罐。当时的社会生活以采集和渔猎为主,同时出现了原始农业。中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桂北地区的山坡遗址和桂南桂西南地区一部分洞穴遗址,其特征是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桂北地区以梯形穿孔石斧、石奔、石凿、三棱石镞为代表,陶器多手制,以绳纹夹粗砂陶为主,并出现少量划纹和印纹的泥质红陶及灰陶,器形多为圜底、侈口的釜罐,也有一部分三足罐和鼎。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农业已占主要地位,但狩猎仍然是重要的生活来源,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如广西南半部和西南部地区的山坡遗址,其特征是遗址范围大,分布密集,遗物丰富,代表器形是大型石铲,只发掘出石器,未见陶片,另外,作为男性崇拜物的石祖出现,应与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有关。
  商周时期的南方是我国古代的“百越”部落聚居的地方。《尚书•费誓》、《诗经•大雅》、《逸周书•王会》等文献及周代的青铜器铭文,出现有“南夷”、“仓吾”、“南欧”、“南国”、“南海”等名词,这些都是泛指居于“百越”的南方民族。南方“百越”部落同商周王朝经常有交往,有时也会发生战争。商周和春秋时代的文物,各地都有出土。武鸣、兴安出土了商的铜卤、铜戈,灌阳、忻城、横县等地出土的西周铜钟等,恭城加会的一座春秋晚期墓葬,也出土了春秋晚期的蛇蛙尊,这些青铜器形制纹饰有些与中原同,有些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断代年代,新石器时代早期为一万年前至九千年前左右,中期在八千年左右,晚期在五千年左右。在陶器制作的纹饰来断代,绳纹夹粗砂属新石器早中期制物,那么恭城有这种时代的陶器遗址吗?恭城北乡的上宅村“平头山”及其附近地的现世古物可作证。
  平头山是一座桶形山,只有一条陡峭的山径通向山顶,其它四方八面无可攀登,可谓是一座天然的安全堡垒。山顶面积约有两至三亩宽,略呈平型。现在很少人知道上山的途径,过去一位猎人无意中发现了登山的小路,告知了笔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笔者曾单独上此平头山去考古,发现山顶及附近山上,有许多红陶夹粗砂陶片,并挖到一支三棱石镞,还拾有许多陶片。由于保管不慎,遗失了。这点古遗东西虽遗失,但满山都可发掘先古遗物。宋唐晋汉战国春秋夏商及史前的文物遗陶片都有,从红陶夹粗砂绳纹陶片及三棱石镞看,其遗址年代应在六千五百年左右的时间,遗址或许更久远,可能达数万年时间之久远。
  大量的史前遗物出现,说明此地的史前文化相当进步,整个广西的红陶都呈绳纹夹粗砂,说明当时的古人已有交往,货物有所兑换,既广西的恭城有这些红陶夹粗砂绳纹陶,那么,古时的今湖南地,也应有这些红陶夹粗砂陶。依次类推,此时期的湘桂地的史前文化已经很宽广了,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出现一万五千年前陶片为证,属中国最早的陶器。(现代人断代的定性,陶器的出现,是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中国的一些其他地方,进入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时间,而瑶源古明都区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比北方中原等其他地方要早约五千年时间。中国人来自何方,学术界有两种学说:一说来源于古非洲大陆;另一说是出于中国本土。古明都遗址的现世,将会使考古界的焦点热点南移至湘桂边境,也许对解说中国人来自何方这一说学,提供一些参考帮助。原因是,冰川时期在二万年前结束,南方此时期应是聚居人口较密集地带。)
  恭城的先人为盘申狗头瑶,也称平头瑶。平头瑶与恭城北乡的“平头山”有关联吗?盘申讲自己的氏族人群,来源于始创人类的伏羲女娲,说明盘申平头瑶的历史很久远了,盘申平头瑶先人祭祀“神农”、“炎帝”,说明盘申狗头瑶的先祖是“神农”、“炎帝”。神农—炎帝的降生卒地在今湖南中东部,离广西桂北距离很近,神农(炎帝)是约五千年前南方氏族的酋豪,是指数代或者是十数代氏族酋豪的总称,不是指某一位人。
  在我国江淮流域的高邮市,有一个名叫龙虬庄的古代遗址,曾出土了一种七千年前的小颗粒碳化粳米,一种五千年前的大颗粒粳米是当时人们精选良种,粮食产量比过去大有提高,由此可想“神农”生活在五千年前,“炎帝”也生活在同一时期。广西桂北的今恭城,离湘中距离很近,恭城的“平头山”山顶人,生活在距今很久远的年代。在四千一百多年前舜禹征三苗时,盘申平头瑶为何能很顺利地躲进今恭城,有二种解释,很可能盘申瑶源出桂北恭城北乡的“平头山”,原因是太熟悉躲避舜禹的追杀路径与地毅山形,二,在舜之前,在尧时“申命羲叔,住南交,生活于明都,”故熟路径,如盘申平头瑶(盘申狗头瑶)真正的源出恭城的“平头山”,那么盘申瑶以及三苗所奉承“神农”“炎帝”是自己的先祖,以此作一种大胆符合逻辑的推理,将历史衔接起来,恭城的“平头山人”“越”过桂北进入湖南,然后再向北向东传递明都农业生产技术等先进生产工具。
  炎帝生活在五千年前的人文初萌时期,炎帝被后世之人称之为“人文始祖”,与北方的黄帝合称中华民族的“人文之祖”,由此,桂北恭城北乡,今栗木镇上宅村山下寨管地的“平头山”(平虎寨)遗址,就很有考古价值了,有史前文字符号存在吗?农业生产及渔猎生活怎样,中国南方人文之始源出此地吗?很值得研考。
  平头山方圆一里许的山上,都有零星红陶夹粗砂绳纹陶片,要收集、整理、发掘等等,工程浩大,颇费工日,这些事尚需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团体、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方能进行完成,希国家ZF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强保护,更希广大同仁的大力支持,以完善对瑶族历史的了解,对中国史前文明的了解。
  由于没有对恭城的“平头山“古代遗址进行清理,故不能清楚四千年前的夏时期以及久远时期此地“平头山”人使用的生活器具、渔猎等文明达到什么样式的程度,现只能望山兴叹,澎湃汹涌。
  商至战国时期,荆楚民族的文明程度、生产工艺、金属冶炼铸造艺技、纺织、刺绣、漆艺水平等等,在众多的出土现世的文物中,独领风骚,别具一格,已被世人公认,比如商代铜器,1959年湖南宁乡出土的人面纹方鼎,1939年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1963年湖南宁乡出土的兽面纹提梁卤,1970年湖南宁乡出土的提梁铜卤,1977年湖南衡阳市郊出土的牛尊,1975年湖南醴陵狮形山出土的象尊等等物件,都证明商时期古荆楚人民的聪明智慧。西周时期精美青铜器在这一带出土尚少;春秋是诸侯争霸的时期,青铜铸器更呈百花争春百花齐放景象。1983年湖南衡山出土一件蚕桑纹尊,蚕姿各异,令人拍案叫绝;在铜器字体上,南方铜鼎铭文以楚国文体为代表,推及周遍诸国,字体修长,笔画故作弧曲。春秋晚又有“鸟虫书”体出现,一直流行至战国前期。1979年河南浙川下寺楚墓中出土的“王子午鼎”及河北平山县出土的“中山王铁足鼎”,均属此类字体。丝绸刺绣方面,1982年在湖北的江陵楚墓(马山砖厂一号基),一个战国时期的“丝绸库”出土现世了,大量品种多、保存完好的绢、锦、罗、纱品种和大量的绣品,它的质量和图案设计,反映了当时丝织刺绣生产技艺的高度水平。漆器技艺方面,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战国《杉漆动物座屏》、《虎座鸟形鼓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绘画艺术方面,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流放期间,忧心愁悴,彷徨山泽,在先王庙宇及祠堂里,见绘有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壁画,在这些壁画的感召下,写下了不朽诗篇《天问》,可惜这些壁画因建筑物的毁坏早已不存于世了。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了《人物龙凤帛画》;1973年,长沙弹子库楚墓出土《人物御龙帛画》,这是为死者陪葬之物,由此可想到那些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壁画会更精彩绝伦。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今湘桂边境,古代谢沐了的盘申瑶与湖南中部九龙泉炎帝是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千家峒》书曾讲到一语:“仍系藏入千家峒根本源。”从恭城县莲花镇枧头太平村的旧址山名宗庙。《九龙大王庙—神农炎帝庙》可以看出,千家峒源的人,来源于湖南中东部茶陵“九龙泉”的神农炎帝,强盛的炎帝氏族部落,生活在古荆大地,今湖南的长沙衡阳等地,出土现世商时期青铜精品,属正常现象。西周初期,申人活跃于江汉之地,江淮流域。西周穆王时期到春秋之初期,申人分两大支流,一支活跃于宗周王室宫廷之中至西周末期住守谢(今河南南阳);另一支谢沐于古荆州南州交界之地既今湘桂边境,故西周时期的今湖南中部北部,青铜器精品较少出土现世也是符合历史实情的。
  在这里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湘桂边境,古时生活于夏商西周初期盘申人,能从遥远的荆南,长途跋涉,奔波劳苦,常往返于中原江汉江淮等地吗?以那时的交通工具,能达到此种程度的远征奔驰吗?现在大家可返想一下,已过六十花甲的舜,为征服三庙,从中原不远数千公里,经无数氏族部落诸侯国,南征到苍梧之地,难道就不允许一直是南蛮之首威镇黄河以南、长江流域的古代大王、炎帝的后人纵横在自己先祖曾经奔驰的故地上?关于这一点,人们无需再虑,谢沐关谢沐两字,表示了湘桂边境古荆南州界的盘申人,曾经长期奔波劳苦在北方大地,谢沐两字说明了一切。(神州一语起于久远的原始社会,神州被分称为九州,应是在周朝晚期《孟子•梁惠王上》说:“今海内之地,万千里者九。”《山海经》只记载:大禹治水未有分九州之事。)
  既然湘桂边境古荆楚南疆州界的盘申人,是威镇南方的古炎帝之后,是一个强盛的氏族部落,那有什么物证可显示这个原始氏族的强盛,由强盛而证明古荆南今湘桂边境地,是炎帝氏族部落归宿根据地,现在作个比喻,谢(河南南阳)是古荆进出北方中原的门户关口,湖南的长沙衡阳是盘申人到谢的中点站。古荆南州界今湘桂边境是老巢密宫明都,三点成一线,长沙正好是半途的正点。
  有人类生存的地方,也就有人类死后安葬之地。古谢沐的谢沐盘申人(神农炎帝氏族部落后人),分居点大致可分为今湘桂边境的全州灌阳恭城江永道县区地,在谢沐关的两侧,尤以今湖南省江永县的桃川镇、粗石江镇,广西区的恭城县栗木镇、加会乡、莲花镇,灌阳县的洞井乡、黄关镇为主要聚居地。这一带区地范围内,春秋战国至汉晋时期的古墓群密集,从葬风习俗可看出各时期的墓葬习风。春秋至战国初期,墓葬很浅,深约一米五左右,恭城县加会秧家的战国墓、灌阳县洞井乡水流寨春秋墓都证明了这一点,战国墓象井字形排列有序安葬,西汉墓葬山顶,以站得高望得远表达人们的胸怀,东汉至晋,大都是砖室墓,荆楚北地及中原,春秋战国墓葬很深,西汉墓葬山顶与荆南地葬风相同。
  湘桂边境,现世和出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吗?有是可以肯定的。
  一、近年,在谢沐范围区地,一人偶得一件青铜四方鼎,其特征如下:实心四足,两耳直立于器身,高约二十厘米,长约十二厘米,宽约十厘米,厚一厘米,重一点七公斤,四足呈龟裂炸纹,一足在器底断脱,从断层看实体内部的氧化程度,不见任何一点铜铁锡金属,但见有如朱砂粒亮灿于其内,拍其物,呈“扑、扑”旧瓦声音,这些特征,证明此物的金属已完全被氧化,鼎四角有扉棱,四面器身为兽面纹,兽面纹上有两条夔纹相对称,云雷纹为地,浮雕兽面纹内有细纹,是典型的三层花纹器,根据氧化程度和重量的比例,结合音质花纹器型,属晚商周初的青铜方鼎。
  二、一九八七年,灌阳县洞井乡的水流寨出土了一件青铜鼎。此鼎高十六厘米,口宽经十六厘米,重一点二公斤,型为三足直立园鼎,两耳直立于器身,耳饰蚕纹,器身为上下两道绳纹,两绳纹之间为九个火纹,云雷纹为地但不见清晰,外底部铸三角符印,音呈“扑、扑”旧瓦声音,经考证,属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产物。另一见矮足三脚园鼎,器身无饰纹而底部铸有三角符印,被农民取土打砖敲碎遗弃。同在此地,过去也曾出土过一件青铜鼎,农民取土时,曾挖出予、镞、钺、戈等青铜器物。
  三、一九七一年,在恭城县加会乡的秧家,当地农民取土修路,发现了一座战国古墓,出土三十多件青铜器,有鼎、钺、尊、编钟、斧、凿、 、戈、剑、镞、车轼等物,其中一件春秋晚期蛇蛙纹尊,花纹图案颇具地方特色,是少见的青铜珍品。这批出土文物,一部分已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陈列展出。另在恭城莲花镇枧头村太平村的九龙山上及一些岩洞,也随地可见到一些春秋时期的青铜碎片、碎陶片。在恭城县栗木镇上灌村也可见到一片排列有序的战国墓群。
  四、一九九三年四月份,湖南省江永县桃川镇新宅村,一农民在挑鱼塘泥时,无意在深塘泥中掘得有型如面盆的两铜盆,两盆上下合包一酒尊在其内(铜盆已破旧碎烂, 农民就拿到圩集当废旧出售,卖得三十元。)在两盆之中的盆内底部,铸有正反两条鱼,两鱼之间铸铭文四字:“华口口王。”酒尊高约二十五厘米,盖上有三只羊,器耳浮雕人头龙身王者争霸饰纹,王者身后有奇异怪兽在翻涌云气中争雄,其后是一孩童,此器工艺精湛,兽身上的毫毛都被细刻而出,它展示了当时南荆瑶都文化的艺术顶峰,是一件难得的古荆王者酒器。从其饰纹及器物氧化程度看,当属战国晚期西汉初期器物,后酒尊被文管部门征收,传闻现藏于长沙博物馆。
  不久前,桃川镇当地人传言,在其某附近地,在一个点上出土了三把青铜剑及一些石片(玉片),观石片为很多怪兽型,当属东周时期器物,遗憾的是,三把青铜剑未得一观,经见者讲述,三把剑当中,有一剑于剑身上刻有四十六字,这四十六字是非常有考古价值的,此剑之价值绝不会亚于越王勾践剑,当属霸蛮荆王用剑,它是荆文王的第几代后人所持呢,不见实物,实难定断。
  近十年来,文物爱好者及文物商贩常奔波于桃川及附近地,购走了不少古代文物精品,青铜器尤以春秋战国物器居多。古老荆国之都物剩多少?荆文王是何时立荆国(约于周穆王[公元前976年—前921年])。又于何年向天下宣誓“谢沐”的,其物证尚在吗?那场伟大壮观“谢沐”场景的记载物证尚在吗?神农氏炎帝族后又是何时返回古荆南的记载器物尚在吗?等等等,何时才能昭示天下?
  的确,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
  明都神农氏炎帝族起源迁徙走向及三代史大事简介及明都定位:
  约一万五千年前明都已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约五千至一万年前,湘桂边境的今广西恭城县北的平头山生活着一群原始人群,平头山非常安全,人群能安然繁衍后代,进行耕猎,后来,人群渐多,部分人沿湘江之源,今广西灌阳县洞井乡、湖南江永县的谢沐河北上进入湖南全境,在湖南优越的地理条件下,形成了神农炎帝氏族群体,后沿长江水流而下,至东方夷部落融合,共同发展而成“苗黎“(三苗)集团,因源出恭城县北,故把源出地称明都以纪念之。
  约公元前两千六百年至前两千一百年,炎帝氏族之后,“蚩尤”率“苗黎”向北挺进,在涿鹿(今河北境)与黄帝氏族部落发生大战,“苗黎”战败,退回南方及东夷地区。北方氏族集团趁机向东向南挺进征战,开拓地盘及发展势力,先占克东夷,再征战顽敌三苗。在舜时,把三苗从江汉流域,征伐追赶至神州的南州界发源地。
  约公元前二千年至前一千年,神农氏炎帝族后人,重返江汉流域东夷区地,重树南霸天雄主地位,商王扩疆与之相伐,名“奋伐荆楚”。周朝初建,为巩固政权,也东征东夷,南伐荆楚,夏商周初,南州界之地,已成荆楚坚强根据地。
  约公元前一千年,周穆王时(公元前976—前921年),荆文王自立,为使南方各诸侯国在周朝享有平等社会地位,荆文王潜号,率九夷集团征伐周天子,周天子(穆王)命徐偃王分封东方诸侯,天下至此安定和谐。荆文王向天下诸侯国起誓:谢沐(山中君王从此辞别千余年奔波劳苦不休的征战)。周天子为固朝政,邀留荆文王之后“申”朝廷任职,申取代了徐 王在朝的地位,荆文王正后在谢沐地继任正统,为防外人进入瑶源(古谢沐关南),今江永县桃川镇,自周穆王之后,明都将瑶都设此地,直至汉初自消失。
  约公元前八百年,周天子(宣王)(前827—782年),为巩固南方安定,将王舅申伯徙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建立申国。周幽王(天子,前781—前771年),废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申侯联合曾国西方大戍杀死周幽王,西周覆亡,后立太子继周天子位,历史进入东周。
  约公元前七百年,公元前740年,谢沐的荆文王之后,扶居于丹阳(今湖北秭归)的熊通,建立楚国,为楚武王,将都城迁至今湖北江陵纪南,并向北扩展地盘,后楚文王在“谢沐申王”率领下,并吞了江汉间的申、息、邓等国。谢沐申王在江汉间及东方诸侯国仍有很大威信,后楚在王率联军伐吴国,口号是“使屈申围朱方”,时约公元前600年。此时期礼崩乐败,社会在大变革,申的权威自被动摇,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写道:“楚失华夏。”随着历史的延伸,谢沐荆国自然消失。
  约公元前三百年,熊通后人掌管的楚国已近临灭亡,而国君又昏庸,将屈原流放沅湘。在荆南,屈原将所见所闻写入《九歌》。“南夷之莫”一语,讲尽了谢沐荆人的历史,“莫瑶”贬词出现。公元前223年楚被秦灭。
  注解:为何把三千年前的明都定位于广西恭城县北的今栗木镇上宅村附近的范围,一是以“平头山”为远古人类生活源点,明都就在其山附近地;二是以河流交汇之间而定位,往北十余里就可进入湘江之源,今灌江河。又顺平川河下十余里,逆茶江水而上入湖南的今江永县桃川镇,再走往东十余里,就又可入湘江的另一分支而入湘江主流;三,盘申瑶主要生活在湘桂边境,特别是古“谢沐”关两边,恭城县域地处“楚尾越头”,是古神州与百越交界处。附合《尚书•尧典》记: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记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